东西方不同自然观在建筑文化上的反映.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79796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西方不同自然观在建筑文化上的反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东西方不同自然观在建筑文化上的反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东西方不同自然观在建筑文化上的反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东西方不同自然观在建筑文化上的反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东西方不同自然观在建筑文化上的反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西方不同自然观在建筑文化上的反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西方不同自然观在建筑文化上的反映.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题 目: 东西方自然观在建筑文化上的反映院 (系):文学院 专业班级:英语1002 姓 名:张青鹏 学 号:101110202 指导教师: 王兆宗 马龙 2011年12月06日东西方自然观在建筑文化上的反映【摘要】自然观是人们对周围自然界的基本看法,主要受到不同时期的环境、信仰、科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自然观大相径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观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方的建筑文化和艺术。关键词: 自然观,中西方传统文化,场所感,建筑审美自然,最广义而言指的即是自然界、物理学宇宙、物质世界以及物质宇宙。“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的现象,与及

2、普遍意义上的生命。英文的Nature来自拉丁文Natura,意即天地万物之道(the course of things, natural character)。何为自然观?自然观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像,也可以是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与想法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它是人类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中西方人们由于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观。两种不同的自然观不仅反映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东西方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建筑物的认识和建造,想成截然不同的建筑物文化。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中国几千年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农业文

3、明,造就了中华民族 “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对大自然的依赖,使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然规律。由于物质资料和思想观念的限制,古人对于自然环境有着极度的依赖和深厚的情感。随着人们对各种自然关系与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类从最早期对原始自然的盲目崇拜和敬畏,逐步发展到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观察和把握自然,并从不断的实践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中国儒家文化讲求“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东方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以达到最终与自然的

4、和谐共处。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在古希腊,当时人们的自然观还主要建立在泛神论的基础之上。泛神论把神视为自然存在的本身,即自然就是神,神就是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西方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因此这些国家的人们在这样的客观自然界中造就了与东方国家完全不同的自然观。一方面,他们有着对自然界的畏惧,而另一方面,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使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可以通过斗争与努力改造自然甚至是征服自然。这也正是西方国家园林、建筑等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因。建筑艺术与自然观的联系人类的自然观影响着人们的许多行为方式,并作用于建筑,构成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艺术与自然观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一、

5、不同的自然观体现了建筑艺术成就的主要建筑类型。不同国家和民族在一个时代中都有某一类型的建筑形式代表了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如中国历史上的皇家宫殿、园林,西方历史上的神庙和教堂等。人们最为重视哪一种类型的建筑艺术形式,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人们面对自然的态度如何,与自然界的关系怎样,自然环境的现实对人类的影响又如何。如右图中国建筑典型代表的故宫和西方神庙类建筑的杰出代表帕提农神庙,两种完全不同的建筑风格,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观,两种不同的地域文化。二、不同的自然观决定了建筑艺术与主要建筑类型的使用目的。当人们确定了在某种使用目的下主要采用哪种建筑类型之后,人类所有的建筑活动和空间组织便都以此为核心

6、而展开。与建筑艺术形式相对应的文化内涵往往反映出人们在造型时赋予建筑的灵魂,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人喜爱自然、赞美自然, 自然的永恒和人类生命的短暂两相碰撞进而激发了中国人的想象力。闻名于世界的苏州园林就是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改造。体现出中国对自然的独特认识和喜爱。而西方园林更多是去改造和征服自然,营造一种自然服务于人类的独特环境。三、场所感反映了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感官认识。不同的建筑空间形式表达出人为场所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同建筑带给人们的不同场所感也能够使人们切身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疏、远近关系。例如:西方中世纪大体量空间的神

7、庙、教堂等建筑,往往给人一种与自然分离或征服自然的场所感;而中国近代的苏州古典园林,在设计上取材于自然,贴近自然,这种建筑形式使得建筑空间中渗透出人类与自然世界相关联的场所感。四、园林艺术是对自然观的直接体现。园林是特殊的建筑表现形式,它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硬体建筑和与之相关的户外环境。人类的自然观影响了园林艺术,并由园林艺术直接体现出来。从园林艺术之中我们能够更清楚的了解人类对自然要素的提取和利用,对于自然界亲近的渴望,对园林造景中人类的艺术加工与自然本身相融合的把握,最终直接显示出人类在景观构成的审美中对于自然的感情。对比东西方的建筑可以清楚地发现,中西方建筑在形式上的差别,在本质上体现出文化

8、的差别,同时也反映了物质与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别。纵观历史进程的发展,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建筑材料的不同在现代建筑未出现之前,人类的大部分建筑主要以砖石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其中包括当时已经较为成熟的建筑体系,如:古希腊神庙、古埃及金字塔等等。但我国的古典建筑却采用木材作为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建筑体系。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了自然因素的差异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们的自然观和文化理念的不同。西方人对石材的选择和肯定,体现出他们观念中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本体地位和主导性。而中国传统农业耕种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

9、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尊重。因此中国人取材于自然,选择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二、筑形式和空间布局的不同中国的古典建筑,主要以封闭的群体式的空间布局为主,建筑的形制表现为横向。无论是中国的住宅还是皇家宫殿,几乎所有典型的建筑都采用类似于“四合院”的格局模式。中国建筑的美是一种群体式的美这样的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以及严格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截然相反的是,西方的建筑形式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建筑设计中精密严谨的几何比例,富于张力的穹顶和拱券结构都显示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征服。西方古典建筑强调个性特征,体现了西方人重视

10、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本质。三、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注重对各种信息的感性认识,而西方的建筑则注重对实物的理性思考和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仅仅是凭借前人的经验和成功者的实践。中国古代历代帝王陵寝和民居都按照风水学说来进行建造,以求得天地、人神和自然界万物的和谐共生。而古代希腊理性主义的“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建筑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一切建筑和艺术都被赋予了科学和理性的实质内涵。甚至于像园林绿化等自然物,经过人工的修剪所呈现出的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这种人为创造的人工美与中国园林那种源于自然的美大相径庭。总的来看,中西方都有着优秀的传统建筑和文化内涵,并且对今天的建筑艺术思维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从而引领着我们向“设计结合自然”的目标而努力。我们应该从我国传统自然观中的精髓和西方建筑中吸取的经验,把我国建筑结合自然生态的优秀手法同西方科学理性的空间构造相结合,通过建筑艺术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 朱翔,张琦.两极之间论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J. 装饰. 2005(12)2 郭鹏飞.中西建筑及其文化背景的异同初探J. 南方建筑. 2006(12)3 石海兵; 刘继平.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中西自然观的比较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0(3)4 何正欣. 浅析中西自然观之差异J. 理论学刊. 2000(3)第5页 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