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安全管理论文》浅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789288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 年《安全管理论文》浅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 年《安全管理论文》浅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 年《安全管理论文》浅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 年《安全管理论文》浅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 年《安全管理论文》浅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 年《安全管理论文》浅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马上删除。资料共共享,我们负责传递学问。浅谈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摘 要) 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元凶,有效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对预防建筑施工平安事故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平安系统工程的事故树分析法,通过对近年来所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缘由分析,探讨了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缘由和防治对策,以期达到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目的。 (关键词) 高处坠落 事故树分析 对策 建筑施工的特点是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作业环境简单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多工种交叉作业危急因素多,极易发生事故,因此,建筑业在我国各行业中属危急性较大的行业。平安生产是建筑

2、企业的生命线,发生事故不但给企业造成严峻的经济损失,同时又会造成家庭的不幸和哀思,影响企业的声誉,制约企业的生存和进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为此,对建筑业的伤亡事故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从中找出事故的成因及对策是格外迫切和必要的。依据建设部公布的事故信息: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519起,死亡582人,其中高处坠落事故240起,死亡257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46.24%和44.16%;2023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69起,死亡199人,其中高处坠落事故88起,死亡97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52.07%和48.74%。事实表明,在建筑业“五大损害”(高处

3、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机械损害)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最高、危急性极大。因此,削减和避开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降低建筑业伤亡事故的关键。 依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平安技术规范(JGJ80-91)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通过对某地区1990年以来所发生的62起高处坠落事故所做的调查分析,并参考有关资料,就其成因和防治对策做以探讨。 1 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分析 1.1 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十种方式 1.1.1“四口、五临边”防护设施不齐全而坠落。 1.1.2 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防护设施不全、脚手板材质或铺设不符合要求而坠落。 1

4、.1.3 拆除脚手架、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时坠落。 1.1.4 起重吊装时坠落。 1.1.5 梯子上作业时坠落。 1.1.6 轻质板断裂导致坠落。 1.1.7 吊篮架、提升架、挂架坠落或失稳而坠落。 1.1.8 倒塌脚手架、模板支撑架、塔吊时坠落。 1.1.9 提升机吊篮乘人断绳或施工升降机梯笼坠落而坠落。 1.1.10 随楼板坍塌而坠落。 1.2 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缘由分析 下面运用平安系统工程的事故树分析法(即FTA法),对高处坠落事故做以定性分析,如下图所示 。 (.) 高处坠落事故事故树分析图 从以上事故树分析中可以看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缘由是 1.2.1人的方面 1.2

5、.1.1各级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会造成事故。 1.2.1.2监护人的失职、各项管理制度未得到落实,本可避开的事故就会发生。 1.2.1.3操作者本人的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和平安技术学问的缺乏,会造成大量的事故。 1.2.2物的方面 1.2.2.1没有防护或防护设施有缺陷,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1.2.2.2施工设施的平安度不满足,易发生多人伤亡事故。 依据事故统计分析,可能坠落高度一般在25米以下,尤其是15米以下,占所分析事故的96%以上。同时,必需重视亚高处(2米以下)作业个体防护措施的落实。 2 高处坠落事故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2.1对策 2.1.1各级平安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需提高对平安生产

6、重要性的生疏,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认真贯彻平安生产法、建设工程平安生产管理条例和平安生产许可证条例,加大对平安生产的投入,设置平安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平安管理人员,使平安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1.2严格依据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平安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建质(2023)59号)和建筑业企业职工平安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建教(1997)83号)的要求,抓好施工企业平安生产管理人员的平安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增加做好平安生产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法制意识。专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需加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平安专业技术素养,做

7、好督促、监护和检查工作。 2.1.3坚持对从业人员特殊是新入场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劳务分包企业人员的三级平安教育,使教育培训工作既有针对性、又能保持经常性,防止走过场,使操作人员自觉遵守平安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行为。 2.1.4企业在编制平安技术措施时,必需依据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23)82号)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明确每个高处作业点的防护措施,特殊是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如脚手架工程、吊装拆除工程(包括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的安装和拆除)、模板工程、临边防护等都应作特地的施工方案。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并进行针对性的平安技术交底和教育。转变或

8、拆除现场的防护设施必需经平安技术部门的同意,并做好其它防护措施,作业时做到自我爱护和相互提示。 2.1.5 切实做好针对性的平安技术交底,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和零星支配的作业,都必需向操作者讲清楚施工环境、操作过程、操作工艺、操作方法的具体要求和应接受的防护措施、作业中应遵守的纪律和存在或潜在的危害及发生时实行的应急避险措施。操作过程中必需监督平安技术交底的执行状况,使每个操作者时时、处处重视平安。 2.1.6 依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平安技术规范(JGJ80-91)的要求,准时、规范地做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按规定设置平安警示标志,同时做好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准时对拆除的部位进行恢复,确保防护

9、措施有效发挥作用。 2.1.7 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挂、挑、爬和吊篮脚手架,严格依据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平安检查标准(JGJ59)、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平安技术规范(JGJ130)、高处作业吊篮平安规章(JGJ5027)和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23)230号)等的要求,在设施选用和方案编制时,必需严格执行标准;在使用前必需组织技术、平安、机械等专业人员进行验收或经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确认架体制作和各平安装置、防护措施等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对附着升降脚手架必需在检测合格后的30日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监督。使用中必需经常检查各关键部

10、位是否符合要求,操作人员是否有违章行为,发觉特别必需马上停止施工,实行相应的措施,确保使用平安。 2.1.8 对模板支撑架,特殊是4.5m以上的高支撑体系和特殊的支撑架(如超重、超大)必需进行特地的设计,在搭设之前,应确认钢管、扣件、脚手板的材质和立杆基础是否符合要求,搭设过程中必需准时检查验收立杆间距、接头方法及纵横向支撑、剪刀撑(包括水平)设置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注时必需检查施工方法和施工荷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1.9 对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的选购、租赁及使用必需严格把握,防止不合格产品投入现场使用。对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必需依据施工升降机平安规章(GB10055-96)、建筑机

11、械操作使用平安技术规程(JGJ33-2023)和随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附墙装置、制动器、限速器、限位装置等的日常检查和修理,防止动作失灵。使用过程中必需严格把握笼内的载荷,防止超载或物料放置偏移。对物料提升机必需设置牢靠的楼层停靠装置和断绳爱护装置,使用过程中不得乘人上下。 2.1.10 在恶劣的气候(如雨雪天、大雾、六级以上强风)和环境不良的条件下,禁止从事高处或洞口作业。 2.1.11 对利用登高设施或登高用具进行攀登作业的,作业前应对其材质和稳定性进行检查确认,对材质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2.1.12 对现场的临时用房或工棚的瓦屋面应固定牢靠,防止雨天或大风天气进行抢修;同时不宜使

12、用石棉瓦等易碎材料作为临设的屋面,避开铺设或修理过程的坠落事故。 2.2 建议 2.2.1 施工企业在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同时,应当坚持平安生产的“一票拒绝”制,增加各级对平安生产重要性的生疏。 2.2.2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平安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方法的要求,尽快做好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就位和平安认证,规范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的用工行为,对只顾赚钱、不管操作人员生命平安的劳务企业坚决清出建筑市场。 2.2.3 对目前大量使用的双吊篮井字架简易物料提升机,大都无特种设备平安认可证、平安装置不全且安装过程危急性较大,建议应逐步清理出建筑工地。 2.2.4 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应当认真负责的做好特种设备安装后的现场检测,对检测报告中要求的各项动作试验应现场检验,以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对检测重要性的生疏。 2.2.5 施工企业应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力度,同时应加大平安技术的科研攻关,逐步淘汰平安隐患突出的施工设施和施工工艺,提高操作的本质平安化程度。 综上所述,在广泛接受以上对策和建议的基础上,深化开展平安标准化管理,认真执行现行的平安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高处坠落事故是完全可以削减和避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