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程度副词{太} 出现的时代及其与“太”,“大”,“泰” 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程度副词{太} 出现的时代及其与“太”,“大”,“泰” 的关系.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程度副词太出现的时代及其与“太”、“大”、“泰”的关系 叶 玉 英(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5)摘要:从传世典籍来看,战国时期始有程度副词太,同时“太”字已用来记录程度副词太。然而,甲骨文、金文、战国秦汉出土简帛资料表明:在字与词的关系上,程度副词太 和记录它的“太”字出现的时代并不一致。西周时期已有程度副词太,表示程度过甚。这种用法是从程度副词大表程度深引申而来的。不过在东汉中期以前,程度副词太在出土文献资料中多作“大”,或假借“泰”为之。程度副词太写作“太”是在“大”、“太”二字分化之后,时间不会早于魏晋。典籍中“泰”作程度副词属假借现象,即“大”、“太”假借“泰
2、”为之。这种现象集中在两汉时期,魏晋以后逐渐消失。关键词:程度副词;太;大;泰 近年来,不少学者意识到以传世典籍作为研究依据,存在三个问题:第一,现有古籍都是世代传抄而来的,这使得我们很难断定一些语言现象的确切时代;第二,最早的传世典籍如周易、尚书、诗经等的成书都经历了很长时间,大约从西周到战国,因此我们无法确知商周时期的语言状况;第三,在语言与文字的孳乳分化过程中,字与词的发展往往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通常是一个词出现很长时间了,还没有造出新字来记录它,而是用与之字义相关的已有的字或假借与之音同的字来表示。凡此种种,常使我们的研究出现偏差。程度副词太(为了区分字和词,我们用太表示词,“太”表示字
3、)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太是先秦就有的程度副词。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所谓“先秦”,最早也是诗经时代。笔者翻检目前所能见到的出土文献后发现:程度副词太与记录它的“太”字在出现的时代这个问题上并不一致。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检讨程度副词太出现的时代、太和大以及“太”字与“大”、“泰”二字的关系等问题。 一商代甲骨文里中已有“大”字,其中有不少用作程度副词大的,但还没有用为程度副词太的,例如:(1)乙酉卜,宾贞:秋大爯。(甲骨文合集13538,以下简称合集) (2)戊申卜:其大敦。 戊申卜:不大敦 。(合集7665) (3)丙午,王卜:大延。合集23667) (4)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4、其受年,十一月。(合集1)(5)其启,三日庚寅大启。(合集8683) (6)方大出。(合集6703) (7)贞:方不大出。十三月。(合集6704正) (8)乙亥卜,宾贞:合鬯大禦于祖乙。(合集1076甲正) (9)祖丁大久,王其延父甲。 大吉(合集27363)(10) 甲子卜,王。卜,大。(合集22758) (11)乙巳卜,中贞:卜若兹不安,其大不若?(合集23651)(12)壬寅卜,癸雨,大骤风。(合集13359) 在上引文例中,“大”的用法有四种:1、大+动词,即如“大爯”、“大敦”、“大令”、“大久”、“大告”、“大延”、“大禦”、“大示”、“大”,表示程度深。张玉金先生认为“大禦”、“
5、大出”、“大令”、“大敦”的“大”是情态方式副词,可译为“大规模”、“大举”。1P57我们认为“大”译为“大规模”或“大举”于“大爯”、“大敦”、“大出”、“大久”、“大延”、“大禦”、“大”等文例中虽然可通,但于“大令”、“大启”等则不能读通。再者,文中“大”是表示这些动作行为的程度而不是方式,有如我们今天说“大战一场”、“大干一场”、“大操大办”。“不大出”、“不大敦”是“大出”、“大敦”的否定形式。因而还是视其为程度副词为妥;2、大+形容词。甲骨文中兆记辞常用“大吉”。“大”表示程度深,可译为“非常”或“很”;3、大+不+形容词。合集23651片中“大不若”,张玉金先生认为“大”表示程度
6、深,可译为“非常”、“很”;1P634、大+形容词+名词。如合集13359“大骤风”,“大”修饰“骤”,表示程度厉害。二在西周甲骨文、金文里,程度副词大仍沿袭甲骨文,有两种形式:1、大+动词,表示程度深。如周原甲骨文“大出于”(H11:9)、“其又大乍”(H11:12)、“大还,思不大追”(H11:47);西周早期金文“王大省公族,于庚辰旅(中觯)”,西周中期金文“唯戎大出于軝”(臣谏簋),西周晚期金文“今大赦汝”(匜);2、大+形容词+名词,表示程度深。如西周中期金文“敢作文人大宝协龢鐘”(鐘),西周晚期金文“王受皇天大鲁令”(五祀鐘)、“降余大鲁福无斁”(梁其鐘)。尚书大诰“宁王遗我大宝龟
7、”与此句式相同。与甲骨文相比较,西周时期程度副词大有所发展,即由表示程度深,引申而有过甚的意思,因此语言中又出现了新的程度副词太。不过,此时程度副词太是用“大”来记录的。如西周晚期毛公鼎“大纵不静”中“大”字就当读为“太”。“大纵不静”即“太放纵则不静”的意思,文意含有转折的意味,表示否定,相当于我们现在说“太就”。今本尚书多方“有夏诞厥逸,不肯戚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乃尔攸闻”,孔安国传曰:“言桀乃大为过昏之行,不能终日劝于天之道。”可见文中“大”字有“太过”之意,亦当读为“太”,表示贬斥。今本尚书还有一种句式“大+不+形容词”,如“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
8、,大不友于弟”(康诰)。这种句式带有强烈的否定语气,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太不”。“大不友于弟”即“于弟大不友”。“大”用作程度副词太,表程度过分,并带有谴责的语气。今本尚书中程度副词太仍写作“大”,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古本的原貌。 三以传世典籍资料观之,春秋战国时期“大”、“太”、“泰”三字分别表示大、太、泰三个程度副词。其中有一种大的用法值得我们关注,即大+形容词,表程度过甚,如:彼谮人者,亦已大甚。(毛诗小雅)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毛诗大雅) 大无信也,不知命也。(毛诗国风) 昊天大幠,予慎无辜。(毛诗小雅)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庄子齐物论) 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9、。(庄子寓言)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庄子胠箧)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周易需)上引文中“大”字皆可读为“太”,表示程度副词太。毛诗“大无信也,不知命也”,韩诗外传作“太无信也,不知命也”;“彼谮人者,亦已大甚”一句,说苑作“彼谮人者,亦已太甚”;“旱既大甚,蕴隆虫虫”,春秋繁露作“旱既太甚,蕴隆虫虫”;“昊天大幠”,韩诗外传或作“昊天太憮”,唐石经本作“昊天泰憮”。庄子“大白若辱”、“大巧若拙”二句文意皆含转折之意,“大若”即“太则若”,“大”表程度过甚,用为程度副词太。周易需卦“未大失也”意谓“此失未过”,“大”含
10、有“过分”之意,亦当解为程度副词太。这说明“太”字表程度过甚的用法本来都写作“大”。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有的保留了古本的原貌,如上引今本尚书、毛诗、周易、庄子之例;有的在“大”、“太”二字分化后,改写成“太”,或假借“泰”字为之。如:虽然,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庄子天下)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饬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庄子渔父)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韩非子爱臣)车席泰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阴之太盛,雨湛不霁,阴盛阳微,非道之宜。(论衡顺鼓)今不曰所言非,而云泰多。(论衡自纪)上引传世典籍中程度副词大、太、泰的用例表明,最迟在战国
11、时期“太”、“泰”二字已经用来记录程度副词太和泰了。然而,我们在出土战国秦汉文献中看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发现,古籍中表示极大、程度深或程度超过某一限度(且含有贬义)等意思的程度副词太,在东汉中期以前的出土文献中多写作“大”,有时作“泰”。如:1、大(太)+形容词,表示极大、甚而过之,但不含贬义,如: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盛若詘,大直若屈45。(郭店楚简老子乙本) 按:简文中“成”(盛)与“缺”、“盈”与“沖”、“巧”与“拙”、“盛”与“诎”、“直”与“屈”均构成反义词,“大”当读为“太”,意谓“极大、甚而过之”。这与上引文中庄子“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大巧
12、若拙”之文意相同。葛佳才先生认为今本老子与此相对应的句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中,“大”表程度过甚,相当于“太,过于”。3P138 2、大(太)+形容词,表示程度过甚,含有贬义,如:喜乐无限度,是谓大(太)荒7。(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德) 欲富大(太)甚,贫不可得;(一贰)欲贵大(太)甚,贱不可得。(二贰)(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天下休183,秦兵适敝,秦有虑矣。非是犹不信齐也,畏齐大(太)甚也184。(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谓起贾章)江君奚洫曰:“大(太)缓救邯郸,邯郸317郸。(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麛皮对邯郸君章)攻秦,寡人之上计,讲,寡人之大(太)下也99。(马王堆
13、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自赵献书于齐王章(二)交股者,刺大(太)过也;平踴者,欲123浅也124。(马王堆汉墓帛书合阴阳)其内大(太)美,其外必有大声问36行。(马王堆汉墓帛书二三子问)二曰浓浅而砭深,谓之泰(太)过60。(张家山汉简脉书) 日再,三饮,肠自为人,大(太)良,勿传也54。(武威医简) 此膏药大(太)良,勿得傅67。(武威医简) 3、大(太)+形容词,表程度深,含有褒义,如:大(太)久而不渝,忠之至也3。(郭店楚简忠信之道)4、大(太)+形容词,表示超过某一限度,如:岁收:中田小亩亩廿斗,中岁也。上田亩廿七斗,下田亩十三斗,大(太)上与大(太)下相覆以为率4881。(银雀山汉墓竹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5、大(太)+不+形容词,加强否定。如长沙楚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