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77762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建二局深圳南方建筑公司 深圳电视中心项目组目录一、 编制依据二、 工程概况三、 高支撑模板系统的构造四、 模板支架的检查验收五、 支架的拆除六、 扣件式满堂模板架计算书七、 碗扣式满堂模板架计算书八、 扣件式满堂模板架示意图九、 碗扣式满堂模板架示意图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方案是依据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手册、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规范编制。二、工程概况地下室楼面板厚为330、250、200、180、150;梁的截面主要为300X700、800X800、400X600、700X1200等,但有个别的大梁如:700X1500等;模板的支撑高度为:

2、6.19m、6.17m、5.47m、6.12m、4.64m、4.7m、4.83m、5.5m、5.68m、7.3m、6.03m等多种高度。三、高支撑模板系统的构造高支模是指高度大于或等于4.5米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高支撑模板系统满堂架采用48X3.5钢管搭设。立杆间距的布置为:板厚为330时,立杆间距为800X800;板厚为200及200以内时,立杆间距为900X900;梁底立杆间距加密为相应板立杆的一半,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立杆的接长:立杆的接长均采用对接扣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

3、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不宜小于500 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采用搭接。水平杆布置为:扫地杆距根部为300mm,其它步距为1500,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不大于600mm。水平杆的接长:水平杆的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跟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2)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4、,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mm。剪刀撑的布设为: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布设时,梁底和板跨中部位必须布设剪刀撑;高支撑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剪刀撑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100 mm;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宜按下表的规定确定。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a455060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

5、根数n765大龙骨采用48X3.5钢管,间距由上述立杆间距而定,梁底和板底均采用双扣件,在上钢筋之前和浇混凝土之前必须再次拧紧,拧紧扣件用45N.m60 N.m的力矩;小龙骨采用50X100木枋,间距为:板底中-中350,梁底中-中250均匀布置。见附图四、检查与验收钢管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4)钢管的外径、壁厚、端面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5)旧钢管的锈蚀深度0.5mm时禁止使用,弯曲、变形的钢管禁止使用。6)扣件: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

6、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五、模板支架的拆除1)拆除前应全面检查支架的扣件连接、支撑系统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2)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3)模板应随支架的拆除逐块拆下,禁止成片撬落4)拆除区域应围起警戒,禁止其他人员进入5)拆下的模板和扣件等禁止高空抛落6)模板的拆除要搭设操作平台7)拆下的模板、木枋应及时除掉上面的铁钉防止扎伤。六、扣件式满堂模板架计算1.楼面板为200厚的板支撑系统1.1板厚为200,层高为6.37m。1.2支撑材料为:50X85木枋,板底中-中350,梁底中-中250;48X3.

7、5钢管,板厚为200及200以内时立杆间距900X900,板厚为330时立杆间距为800X800;梁底间距为450或400;可锻铸铁铸造扣件。1.3荷载分类新浇混凝土自重:24000N/m3钢筋自重:1100 N/m3模板自重:250N/m2活动荷载:3000 N/m2钢管支架及构件自重计算:156.72X5=785N。沿纵向0.9 m,计算一个步距1.5 m高的自重序号构件名称单位质量计算式荷载(N)1立杆38.4N/ m38.4X1.557.62水平横杆38.4N/ m38.4X0.9X269.123扣件15N/只15X230合计156.72N1.4楼面板为200厚的板支撑系统1.4.1

8、抗弯强度计算1)荷载F1=250+24000X0.2+1100X0.2=5270N/ m2F2=3000 N/m2(活动荷载)2)化为线性均布荷载q1=5270 X 0.35=1845 N/ mq2=3000 X 0.35=1050 N/ m3)弯矩MGK= q1 X L2/8=188 N. mMQK= q2 X L2/8=106 N. mM=1.2 MGK + 1.4 MQK=374 N. m4)木枋截面抵抗矩W=bh2/6=50x852/6=60208mm35)抗弯承载能力d=M/W=374x103/60208=6.2N/mm2df木=14 N/mm2 满足强度要求。1.4.2挠度计算I=

9、bh3/12=50X853/12=2558854mm4,E=9000N/ mm2n=5qL4/(384EI)=5x1.2x1845x10-3x9004/(384x9000x2558854) =0.82mmnL/400=2.25mm 挠度满足要求。1.4.3抗剪强度计算V= qL/2=(1.2X1845+1.4X1050)X0.9/2=1658N剪应力 t =3V/2bh=3X1658/(2X50X85)=0.58N/ mm2tfv=1.4 N/ mm2 抗剪满足要求1.5楼面板为200厚的板底水平钢管强度、挠度计算1.5.1抗弯强度计算1)荷载F1=250+24000X0.2+1100X0.2

10、=5270N/ m2F2=3000 N/m2(活动荷载)2)化为线性均布荷载q1=5270 X 0.9=4743 N/ mq2=3000 X 0.9=2700 N/ m3)弯矩MGK= q1 X L2/10=384 N. mMQK= q2 X L2/10=219N. mM=1.2 MGK + 1.4 MQK=767 N. m4)钢管截面抵抗矩 W=5080 mm35)抗弯承载能力d=M/W=767X103/5080=151N/mm2df=205 N/mm2 满足强度要求。1.5.2挠度计算I=12.19X104mm4,E=2.06X105N/ mm2n=qL4/(150EI)=1.2x4743

11、x10-3x9004/(150x2.06X105x12.19X104) =0.99mmnn=3mm 挠度满足要求。1.6楼面板为200厚的板底立杆稳定性计算1)荷载NGK1= (250+24000X0.2+1100X0.2)X0.81=4269NNGK2= 785NNQK= 3000X0.81=2430NN=1.2(NGK1 + NGK2 )+ 1.4NQK=9467 N2)长细比l0 =h+2a=1.5+2x0.6=2.7l=l0 /i=171 (i=1.58cm)3)稳定系数查表为:j=0.2434)立杆的稳定性N/jA=9467/(0.243X489)=80N/ mm280 f=205N

12、/mm2 稳定性满足要求。5)扣件拧紧在满足45 N. m60 N. m的力矩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值为8KN。采用双扣件抗滑承载力为8000NX2=16000NNGK= NGK1+ NGK2=4269+785=505416000抗滑承载力满足要求2.0楼面板为330厚的板支撑系统2.1板木枋强度、挠度,抗剪计算2.1.1 抗弯强度计算1)荷载F1=250+24000X0.33+1100X0.33=8533N/ m2F2=3000 N/m2(活动荷载)2)化为线性均布荷载q1=8533 X 0.35=2987 N/ mq2=3000 X 0.35=1050 N/ m3)弯矩MGK= q1 X L

13、2/8=239 N. mMQK= q2 X L2/8=84 N. mM=1.2 MGK + 1.4 MQK=404 N. m4)木枋截面抵抗矩W=bh2/6=50x852/6=60208mm35)抗弯承载能力d=M/W=404x103/60208=6.7N/mm2df木=14 N/mm2 满足强度要求。2.1.2挠度计算I=bh3/12=50X853/12=2558854mm4,E=9000N/ mm2n=5qL4/(384EI)=5x1.2x2987x10-3x8004/(384x9000x2558854) =0.83mmnL/400=2.25mm 挠度满足要求。2.1.3抗剪强度计算V=

14、qL/2=(1.2X2987+1.4X1050)X0.8/2=2022N剪应力 t =3V/2bh=3X2022/(2X50X85)=0.71N/ mm2tfv=1.4 N/ mm2 抗剪满足要求2.2板厚为330的板水平钢管强度、挠度计算(立杆间距为800X800)2.2.1抗弯强度计算1)荷载F1=250+24000X0.33+1100X0.33=8533N/ m2F2=3000 N/m2(活动荷载)2)化为线性均布荷载q1=8533X 0.8=6826 N/ mq2=3000 X 0.8=2400 N/ m3)弯矩MGK= q1 X L2/10=437 N. mMQK= q2 X L2/10=154N. mM=1.2 MGK + 1.4 MQK=740 N. m4)钢管截面抵抗矩 W=5080 mm35)抗弯承载能力d=M/W=740X103/5080=146N/mm2df=205 N/mm2 满足强度要求。2.2.2挠度计算I=12.19X104mm4,E=2.06X105N/ mm2n=qL4/(150EI)=1.2x6826x10-3x80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