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777584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一)知识教学点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启发谈话、引导、点拨。(二)学生学法自读感悟,讨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二)疑点结尾句的理解。(三)解决办法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导

2、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及讨论,在学生交流中点拨、评价、布置作业。(二)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课文。2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3课下阅读相关篇目。五、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板书:14 理想的风筝(二)整体感知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3交流所得。(三)再读探究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

3、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3班上汇报。(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刘老师在课堂上,只*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四)总结、扩展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3写法上的启示。(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写一篇读后感。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