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无所不在的信息1.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762286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 无所不在的信息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节 无所不在的信息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节 无所不在的信息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节 无所不在的信息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节 无所不在的信息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 无所不在的信息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 无所不在的信息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第一节 无所不在的信息教学设计辛集市第一中学 刘红霞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感受和思考、分析和讨论、归纳和举例来认识身边无处不在的信息,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新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信息的含义、表现形式、载体的讲解帮助同学们对信息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使学生更深的体会现代社会信息的重要性,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操作

2、能力。二、学情分析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形成了一定的信息能力, 而且已具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及相应的生活与知识经验的积累,这些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高一学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人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突出表现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感官刺激,接受能力强,但对事物甄别真伪的能力较弱且意识不强。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信息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教学难点:对信息的概念的理解。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应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小

3、例子:同学们,笔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每天学习、写字都离不开它,从我手里拿的这根笔中,大家能获取哪些信息呢?生1: 这根笔是直的。生2:是一根黑色的炭素笔, 生3:这根笔是塑料的师: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 从这根笔我们能发现很多信息,第一位同学说是直的,是从笔的形状来说的,第二位同学说黑色的炭素笔是从笔的种类,第三位同学是从笔的结构来说的,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笔的颜色、笔的样式、笔的价格等等。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如果没有信息,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呢?信息对人类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呢?由此宣布: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节无所不在的信息。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并提问、学生回答。21世

4、纪,我们处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物质、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下面播放一段信息化的视频。让同学们思考从短片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从而引出什么是信息?思考什么是信息?让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2-3页,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信息的?师: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信息的呢?师:总结:我们身边的信息非常多,哪什么是信息呢?生:信息就是音讯、消息。师:“信息”简单的说就是音讯、消息。尤其在通信并不发达的古代,信息大多指的是消息。教师准备:宋代李清照的“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在李清照的心目中,来自家乡的信息比珍贵的“隋珠”与“和壁”

5、的价值更高。上面,都是古人眼中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对信息这一概念是如何理解的呢?假如是现代,你会怎么办,怎么实现古人的这些需求。学生们阅读课本,关于信息的概念。并提问,学生回答。理解信息的概念现在,“信息”一词有着远比古代更为丰富的含义。关于“信息”,目前还没有一种被各方面都认可的权威性定义。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群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有着不同认识。美国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哲学家认为信息是认识世界的依据,数学家则认为信息是一种概率。目前比较容易被大家接收的定义是: 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

6、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师:学生思考、列举我们身边的信息。生1:上课铃声是信息,生2:今天的天气情况也是信息,生3:从网上可以获取很多信息,例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等。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除了这些还有哪些信息呢?师:老师讲课的内容、从网上获取的APEC峰会和神舟飞船相关的信息,到超市买东西,需要了解商品的价格、功能、颜色等都是信息。学生活动:猜一猜 根据提供的信息,让学生们猜一猜他是谁?师: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生活在唐代。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号青莲居士。这段话说的是谁?随着信息的增加,不确定性的内容随之减少,我们能够从掌握的

7、信息中判断出这位诗人是谁?生:李白。同学们既然猜出了这位唐代的诗人是李白。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留下了好多名句,下面哪位同学能背一下李白的诗?学生思考、列举我们身边的信息。学生参与到小游戏,“猜一猜他是谁”?互动讨论,猜出后,背一下这位诗人的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入理解:通过三方面进一步认识、理解信息的概念虽然对信息的描述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描述,通过对这些描述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信息的含义:信息所要传达的内容。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内容通过什么表达出来,人们是通过什么来认识信息的。(如语言、信号、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的载体:信息是不

8、能独立存在的,它总是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文字、符号、图像、声音、光波以及电磁波都是信息的载体。提问:信息真的无所不在吗?1. 今天你获得哪些消息; 2. 通过哪种途径或方式获得; 3. 对你产生的作用是什么。对我们一天所接触的信息进一步理解,完成下表时间事件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载体6:30听到闹铃声起床时间到了闹铃声音7:00听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广播声音7:50遇到交通信号灯控制车辆停与行信号灯颜色的变化光波8:00在教室上课学习各种知识课本、讲解、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给出的信息的含义、表现形式、载体的概念,再从三方面来理解信息的概念。请学

9、生列举出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信息。并按教师要求完成下表。使用分析、归纳的方法总结信息的作用分析学生所提交的“我一天所接触到的信息”表格,通过“信息的含义”来理解信息的作用。理解信息有如下作用:告知消息、提供决策依据、控制主体行为、还有认知、使动、欣赏、学习以及研究的作用。体会信息在我们的学习和活动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信息的基本特征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呢?1、普遍性(课件演示)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信息存在。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2、传递性(课件演示)例1:中国古人用“飞鸽传书”、“烽火告急”等方法来做什么?师:现代人们用

10、什么方法来传递信息呢?生:现代人可以看电视、通过QQ、微信等传递信息。师:(课件演示)现代可以通过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网络等这些方式来传递信息。例2:2013年6月11日神州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通过电视、网络传遍世界各地。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不完全性(课件演示)人们很难一次就获得客观事物的所有信息,而只是得到一些片面的信息。例:盲人摸象这个故事体现了信息的哪个特征呢?4、依附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生:找不到。师: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mp3歌曲的载体是CD光盘,mp3歌曲还可以依附于其它

11、载体吗?生:可以,手机,电脑都可以是mp3歌曲的载体。师:mp3歌曲可以依附于CD光盘、手机,电脑等不同的载体。课件演示:(1)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不同信息可以依附于同一个载体。5、时效性(课件演示)信息是具有价值的,但是信息的价值又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甚至消失。例:天气预报 股票价格师: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看一下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课件演示)生:普遍性、传递性、不完全性、依附性、时效性。(齐)学生积极思考,现代人们用什么方法来传递信息呢?提问学生。学生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小练笔“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普遍性三国演义中”空城计“ 真伪性找路时,使用

12、旧的地图往往会误事。 时效性一传十,十传百。 传递性“书中自有黄金屋” 价值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包含信息的哪一个特征?防止学生思维疲劳,提高学生兴趣课堂小结信息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不完全性依附性时效性传递性学生认真听讲,学生概括课后作业1、查阅不同的词典,看看它们对“信息”一词是如何解释的2、总结巩固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反思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小游戏“猜一猜”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