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语文六校联考(201212).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75480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语文六校联考(2012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语文六校联考(2012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语文六校联考(2012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语文六校联考(2012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语文六校联考(2012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语文六校联考(2012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语文六校联考(201212).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六校联考试卷(201212)一、阅 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怀疑和想象是创新的前提葛剑雄人类认识世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是一个漫长而无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观念和理论。稍有哲学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些知识、观念和理论绝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谬误,有的是建立在谬误的基础上的。( )至今仍被认为无懈可击的,( )只是相对真理,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保持其正确性。如果没有人对它们提出怀疑和挑战,是不会进步和完善的。怀疑不一定正确,但排除怀疑的过程却必不可少。如果怀疑被证明为错误,实际上是更巩固了原来的知识、观念或理

2、论。反之,如果怀疑被证实为正确,那就意味着原来的知识、观念或理论存在局部或整体的谬误,或者需要修正或完善,或者必须完全否定或清除。无论如何,都为新的知识、观念或理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我们称某一真理为“颠扑不破”或“战无不胜”,就表明它不害怕被怀疑,经得起怀疑,并且能在不断的怀疑中坚持其主体部分,同时在局部得到经常性的修正与完善。任何不允许怀疑的事物,并不能表明它的正确,恰恰显示了它的虚弱。实际上连它的持有者和拥护者心里都明白,它是经不起怀疑的,更害怕受到挑战。创新的途径很多,但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否定或破坏旧有的,一是在空白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前者不能完全脱离旧有的,后者却能凭空产生崭新的。所谓

3、凭空,并非没有实际基础,或者不符合客观条件,只是人们此前尚未认识或拥有。这就需要想象,想象力越丰富越好。想象力可以来自个人的天赋和灵感,也可以出于对被当作天经地义的规律或真理的突破或颠覆。多数想象一时无法成为现实,甚至永远无法证实,但在想象和求证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新的成果。一部分想象纯属胡思乱想,或者被证实是谬误。但只要有一小部分想象产生效果,就能带来人类社会的飞跃。模仿只能形成量的增加,是一时的捷径或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却只能永远跟在创新者的后面,更不会形成质的变化。实验或实践也是创新的途径,但如果不与想象结合,就只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新发现往往是成千上万次实验的结果,或者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

4、践、甚至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被证实。何况很多自然现象或客观规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类还无法通过实践去发现或验证。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的政治权威名存实亡,天下分裂,战乱不断。当时生产力低下,技术落后。却是百家争鸣,群星灿烂,不仅是学术思想史上少有的辉煌篇章,也是科学技术史上的黄金年代。由于不存在一个公认的学术权威,也没有一位足以掌控全局的君主,各种学派的代表人物都随时会面临其他学派或本派内部的质疑和挑战,而只要不介入政治斗争或行政体系,士人可以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他们的想象力也特别丰富。庄子“一尺之棰,日截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并不需要物质可无限分割的实验,而是出于简单的逻辑推理。邹衍提出了“大九

5、州”学说,认为天下由九个互不相连、为大海所包围的大州构成,中国的九州只占其中的八十一分之一。邹衍的足迹从未离开中原,他的学说纯粹出于想象,却最接近地球上有七大洲的事实。而当儒家经典被专制集权统治者禁止怀疑后,在黄河正源已被发现时,乾隆皇帝还规定必须坚持禹贡中的说法黄河上游先潜入地下,到积石山后再流出地面。要说今天创新的障碍在哪里,可以找到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根本性的障碍,就在于我们的科研和教学中非但不鼓励怀疑和想象,限制甚至禁止怀疑,阻碍甚至扼杀想象。无论是基础教育、家庭教育、高等教育、社会风尚、伦理道德、行政制度、科研政策、学术氛围大多不利于怀疑和想象,近年来的学术腐败和学风不正,更助长了

6、模仿、复制甚至抄袭、剽窃。急功近利的论文竞赛、排名竞争和“山寨文化”,更与创新南辕北辙。在政治生活、行政管理和社会运作中自然不能滥用怀疑,或者更多需要相信。但在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和教育教学中需要充分的思想自由,必须允许并鼓励怀疑。实际上,当局早已确定“宣传有纪律,学术无禁区”的政策,这两方面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但不设置禁区不会自然导致创新,鼓励怀疑和想象才是创新的前提。1第段中“虚弱”在文中的含义是_(2分)2联系上下文,为第段画线句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简述理由。(3分)_、_ 理由:_3第段列举庄子、邹衍、乾隆的事例,是为了_(3分)4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类长久以来积累的

7、知识、观念和理论都是不完美的,需要进一步修正和完善。B无论怀疑被证伪还是证真,都为新的知识、观念或理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C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科学技术空前繁荣得益于士人可以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想象力特别丰富。D造成创新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鼓励怀疑和想象,限制甚至禁止怀疑,阻碍甚至扼杀想象。5联系全文,分条陈述作者对创新认识的主要观点。(4分)_6请以“创新”为主题,为某一中学撰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1分)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

8、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

9、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林

10、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天很快就黑了下来。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迅忽。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用

11、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 下它的一瞬,发出嗤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置疑。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嗤的一声撕裂。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

12、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凡的极限。 (节选自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有删改)7第段画线句的含义是_。(3分)8请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_9第段画线句中,作者为什么要加上“15瓦”、“14英寸”、“一片雪花斑点”等词语?(3分)10对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村民每天的生活有固定的程式,但创造的价值却日日不同。B村民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

13、的参与,是因为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C“撕日历”的细节显示了村民日子过得真实丰厚,简单迅忽。D蓝天白云为村民平凡的劳作生活增添了恬淡悠远的情调。E城市的奢华对贫困的林一家来说,不过是一个神话和传说。F古老的村落千年不变,按部就班,令人担忧。11简述第段的作用。(3分)12简析本文的叙述方式及效果。(4分)(三)默写(任选6空填写,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13. (1)执手相看泪眼,_。 (柳永雨霖铃)(2)_,栗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4)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5)潭西南而望,_,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6)倚南窗以寄傲,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7)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8)几处早莺争暖树,_ 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7分)初见嵩山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14从形式看,这首诗属于_诗。(1分)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层层渲染之后引出描写对象嵩山。B本诗一开始直接抒发嵩山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