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锚护壁方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753507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喷锚护壁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喷锚护壁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喷锚护壁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喷锚护壁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喷锚护壁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喷锚护壁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锚护壁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侯区新苗片区“新居工程”地块B标段工程基坑喷锚护壁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武侯区新苗片区“新居工程”地块B标段工程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侯大道与簇马路交汇处,本工程为基坑护壁支护,从标高499.400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 由于拟建场地地质结构多为砂夹石并含有大量的回填杂土,其自身稳定性较差,加上放坡工作面不够极易产生基坑边壁整体滑坡现象,一旦发生滑坡现象将危及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故必须采取钢管喷锚基坑护壁。 二、工程地质 (一) 拟建场地内地层结构简单,除表层的杂填土外其下为原始砂夹石土层。其地质结构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 杂填土层 2 砂夹石层 (二) 场地岩土工程参数 1 杂填土:y=18KN/

2、m3 h=0.003.50m 2 砂夹石:y=18.5KN/m3 c=0kPa 15 h=1.507.50m 三、基坑护壁 (一) 设计依据 1 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 建筑基础平面图 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4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5 砼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 6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基础设计及施工规范 (二) 喷锚设计1 设计思路为了满足施工安全,1号楼四周、2号楼四周、3号楼四周、地下室四周及汽车坡道四周基坑坑壁全部作喷锚护壁,其中地下室的柱基础独立放坡后其四周同样进行喷锚护壁。 锚杆的支护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置于现场的原位土体中的锚杆,坡面上的喷射砼面层以及被加固的土体。现场土体经过

3、锚杆的就地实施加固并与喷射砼面板相结合,形成一种类似于重力式挡土墙的复合加固土带,且有很强的稳定性及整体柔性,能够有较强抵抗背后非加固土体的侧压力及其它类型荷载的能力。 锚杆的原理在于利用锚杆相对较强的抗拉、抗剪、抗弯作用(主要通过抗拉作用)来弥补天然土体自身抗剪强度较弱的缺陷。一方面,锚杆对土体起补强作用,通过土体与锚标界面之间的钻结力和摩阻力而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密布于土体中的锚杆起到空间骨架作用,配合得以砼面板,土锚杆面板相互作用,共同工作而成为一个整体,使加固后的土体整体刚度大大提高,变形性能得以改善,成为一种良好的主动支护体系。 2 锚杆设计(详附图) 根据现场情况及开挖深度、土层结

4、构设计施工方案如下: 采用气动锚杆机将48-3.5规格焊管打入地层,并通过锚杆前端注浆口高压灌入10.8(重量比)的水泥砂浆,水灰比0.45,灌浆压力约为0.30.5MPa,从而形成全磨擦形锚杆。 基坑深度见设计标高。 假设锚杆6排,锚杆打设角为15,最后一排锚杆打设角为20。 由于场地土质结构松散,在雨季施工基坑边线易发生边坡移位变形,故采用放系数10.3,个别由于需要留足施工道路其放坡系数为1:0.05,采用加固方案以确保基坑边壁安全。加固方案由现场视实际情况设定。 各排锚杆各项指标如下: A 各排锚杆水平间距(Sy)=1.00m。B 各排锚杆垂直间距(Sx)=1.00m。 C 各排锚杆长

5、(L)自上而下分别=6.00m、5.00m、4.00m、3.00m、3.00m、2.00m 3 护壁结构安全稳定验算 技术数据选取 A 各排锚杆参数 Sy=1.0m Sx=1.0m L1=6.00m L2=5.00m L3=4.00m L4=3.00m L5=3.00m L6=2.00m B 开挖深度H=设计标高 C 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取值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假想在基坑深度内为均匀质土,故将各土层的Y、C、值进行加权平均。 Y平=20.78KN/m3 C平=0.52kPa 平=27.76 D 锚体锚固力取15KN/m3(工程类比法) E 边壁破裂角定为45(1.2(安全) D 土层拉杆安全系

6、数 拉杆采用48焊管,高压灌浆后可视作48实心钢拉杆,则拉杆安全系数为: Kpmin=a。A/Tmax=2.48(安全) E 喷射混凝土面板冲切强度验算 喷射砼厚度0.1m,强度等级为C25 锚杆头处喷射砼抗冲切安全系数: Kpmin=pk/Epmin Pk=(a+b)f/Cos45 则Kpmin=1.92(安全) 4 护壁技术要点 由于基坑开挖深度大,地质结构稳定性差,易坍塌,基坑边坡不允许有较大变形,施工难度极大,在土方开挖及喷锚护壁施工期间,应对基坑边壁变形量进行严密监控,如基坑边壁出现异动现象,应及时会同各方有关技术人员现场进行补充加固方案,以确保基坑安全,在含砂层较厚地段,应采取先挂

7、网喷浆,后打设锚杆,再焊接加强筋,最后喷浆达到设计厚度的逆向施工方法对该地段进行及时封闭。 5 钢筋网 钢筋网采用A10网筋,网眼为100mm100mm;加强筋采用直径B18,间距为10001000(见喷锚护壁结构图)。 6 喷射砼面板 喷射砼采用C25细石砼,厚度100,配合比为131(水泥砂豆石),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含量。 7 高压灌浆 灌浆压力为0.30.5MPa,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合比为10.8(重量比)。水灰比为0.45,在有渗水地段浆液加入速凝剂并适量增加水泥含量。 每根锚杆压浆量应根据土质而定。 浆液制作应随搅随用,严格按水灰比制作,并搅拌均匀,在浆液

8、初凝前全部压完。 8 基坑防水带及挡水线沿基坑水平面边线喷射C25细石砼防水带,宽度为1.20m,厚度为100mm,钢筋网按A10100mm100mm布置(见喷锚护壁结构图)。挡水线作120宽、200高M5水泥砂浆页岩标砖砌体,挡水线离基坑边沿距离为1200mm. 9 锚杆制作 杆体选择:杆体选用483.5焊管,杆体选择要求表面平直,内部通畅,杆体无裂痕、无创伤。 杆体制作:杆体分为锚固段、自由段,在锚固段钻孔形成花管,并焊接B18钢筋倒刺,在卵石层焊接锥形钻头。 焊接:杆体之间的焊接强度应超过锚杆的抗拨力,焊接时应保证杆体内部畅通,同时焊接长度和焊接质量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对焊接点进行检

9、查,对虚焊点补焊并重点检查。 (三) 施工工艺 施工工序: 修整坡面锚杆机就位调整锚杆打设角将锚杆打入设计深度绑扎钢筋网焊接加强筋喷射护坡混凝土面板压力灌浆土方开挖反复施工直至设计深度。 1 土方开挖 基坑开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次开挖深度按锚杆要求的排距左右开挖(每次开挖深度不超过2m),横向应分块段间隔开挖,不允许随意开挖或一挖到底。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方案开挖,应随开挖随支护,即挖土应服从锚杆支护工作的程序及安排进行,严禁开挖与支护工艺流程脱节及超深开挖。 2 锚杆定位测量 由锚杆工长沿平整边坡壁面或(护壁砼面板)作标记,测量误差不超过500mm。 3 锚杆施工 钻机安放: 钻机就位后,

10、钻杆前端对准设计孔位,并调整钻杆倾斜角度至设计打设角度,然后将钻杆钻入至设计深度,在整个钻入过程中,钻杆应保持平直,不变形。 4 钢筋网安放 由钢筋工长在锚杆前端作定位标记及砼厚度定位标记,以确保喷射厚度及平整度。 加强钢筋焊接处应满焊,并在加强筋与锚杆前端交接处加设U形锁口筋锁定。 5 喷身砼施工 喷射前应对边坡上虚土进行全面清理,使边坡较平直。 喷射砼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并在有渗水的地段加入速凝剂,施工完成后,对砼面板按规范进行养护。 在护壁砼面板凝固一天后,在面板上每隔1000mm设置一根48壁厚3.5、深2000mm的排水管。 (四) 现场管理 1 严格遵守施工程序,把好每道施工环节,

11、锚杆间距、长度、编网、焊接等均应按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注浆应达到标准压力及注浆饱满。 2 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特别是锚杆、水泥、砂石等质量应符合要求。 3 加强监督,每进行一道工序,都应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对于局部地层土质松散段,宜加大灌浆压力及灌浆量,以保证锚杆孔内浆液饱满,增强锚杆拉力。 5 如工程施工期间,处于多雨季节,在开挖期间遇雨天应在砼搅拌现场以及开挖地段搭设防雨棚,以便及时对已开挖工作进行封闭。 6 加强人员及施工管理,组织严密,科学施工,杜绝一切事故发生。 7 对于蠕变的淤泥或粉土,开挖时难以直立时,应及时停止开挖,进行超前锚杆技术加固。 8 对于载重车辆过道

12、及具较大荷载集中处,锚杆支护工作应随时加强。 9 严密监测,发现局部渗水量较大或基坑边壁变形较大,应及时采取措施,如高压灌浆阻水,改变锚杆参数等,以保证边壁安全、稳定。 10 如工程地层中部含有较厚砂层,开挖时应及时用细眼铁丝网进行封闭后喷射砼面层,以免出现滑坡现象。 11 严格掌握开挖进度,保证边壁稳定性,待土层喷锚支护稳定后,方可继续开挖。 12 在基坑边缘未进行加强地段内,距基坑边线3m内不得堆放重型机械及材料,以免造成垮塌事故。 四、质量保证措施 (一) 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管理制度,开工前要落实好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作好技术交底。施工中认真检查执行情况,开展全面质量评定,作好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