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737030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验室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验室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验室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室管理的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管理的基本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室管理的基本知识(一)实验室的基本任务和工作准则1. 实验室的基本任务 实验室是组织中负责质量检验工作的专门技术机构,承担着各种检验测试任务。它是组织质量工作、质量控制、质量 改进的重要技术手段,是重要的质量信息源。其基本任务是:(1)快速、准确的完成各项质量检验测试工作;出具检测数据(报告)。(2)负责对购入的原材料、元器件、协作件、配套产品等物品,依据技术标准、合同和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进 货验收检验。(3)负责对产品形成过程中,需在实验室进行检验测试的半成品、零部件的质量控制和产成品交付前的质量把关检验。(4)负责产品的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可靠性试验和耐久试验。(5)承担或参与

2、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技术验证工作.(6)承担产品质量改进和新产品研制开发工作中的检验测试工作。(7)及时反馈和报告产品质量信息,为纠正和预防质量问题,提出意见。2. 实验室的基本工作准则 由于实验室是生产组织进行质量把关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为质量控制、质量评价、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等 项工作提供技术依据的重要的技术机构,其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信誉和组织自身的发展。只有为各项检验任务提供 正确的、可靠的检测结果,才可能对质量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反之亦然。因此,实验室最基本的工作准则,应该是坚持 公正性、科学性、及时性,做好检验测试工作。(1)公正性。就是实验室的全体人员都能严

3、格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工作纪律,坚持原则,认真按照检验工作程序和 有关规定行事。在检测工作中,不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和影响,能独立的公正的做出判断,始终以客观的科学的检测数据 说话.(2)科学性。就是实验室应具有同检测任务相适应的技术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配备能满足检测工 作任务的需要。检测仪器设备和试验环境条件符合检测的技术要求。对检测全过程可能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各个要素,都 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3)及时性。就是实验室的检测服务要快速及时。为了做到及时性,就要精心安排,严格执行检测计划,做好检测过程 各项准备工作,使检测工作能高效有序

4、地进行。试样的制备,仪器设备的校准,环境技术条件的监控,人员的培训以及规 范操作等都应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正常地进行。检测过程不出和少出现差错、误时、仪器设备故障等影响检测顺利进行的 现象,以保证检测工作的及时性。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1。明确质量形成过程实验室是专门从事检验测试工作的实体。实验室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就是实验室的产品,同样有一 个质量形成过程。为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以确保检测报告的质量,就必须明确它的质量形成过程和过程的各个阶 段可能影响检测报告质量的各项因素。从而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使其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5、以保 证最终产品-检测报告的质量。由于生产组织的性质不同,产品特性不同,实验室的工作任务不同,因而,其质量形成过程 也不尽相同。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应根据本实验室的工作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明确其质量形成过程及涉及的要素。 比较典型的质量形成过程,大体上包括以下各阶段。(1)明确检测依据。接受某项检测任务,首先要明确检测依据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熟悉和正确掌握它的技术要求和 检测条件。必要时,在完全理解检测依据的基础上,编制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检测程序和方法。以防止在掌握检测依据上出 现偏差,保证具体操作上的一致性,避免发生质量问题。(2) 样品的抽取.为了使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且真实完整,应

6、制定合理的随机抽样方案,明确抽样、封样、记录、 取送方式等各项质量要求或严格按检验规程规定进行抽样工作。(3) 样品的管理和试样的制备。为了保证样品的完好,不污染、不损坏、不变质,符合检测技术要求,应编制样品的 交接、保管、使用、处置的质量控制措施。需要制备试样时,还应制定制备程序和方法,对制样的工具、模具等也应进行 质量控制.(4) 外部供应的物品。对检测工作需用的从外部购进的材料、药品、试剂、器件等物品。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和进行 验收的质量控制措施.(5) 环境条件。应有满足符合技术要求的工作环境,并有必要的监控环境技术参数的技术措施。(6) 检测操作。检验人员要依据技术标准和检验规范规定

7、的方法,正确、规范的进行检测操作,及时准确的记录和采集 检测数据。(7) 计算和数据处理.依据检验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检测数值进行正确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并经过校对验证,以确保结果 正确无误。(8)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审定.检测报告的内容应完整,填写应规范、正确、清晰、判定准确,并严格执行校核、审批程序. 分析检测质量形成过程,准确的找出可能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各项因素,使其持续的处于受控状态。这是建立质量管 理体系的一项基本要求。一个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应能实现纠正和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即使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也 能及时发现,迅速予以纠正和改进。2。配备必要的人员和物质资源 在明确质量形成过程中应

8、开展的质量活动的基础上,为使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的运行,应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各类人 员和物质资源。(1) 配备包括管理人员、执行人员、监督人员的各类人员。这些人员应具有同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工作能力、经验和技 能,规定有明确的质量职责、权限和彼此的相互关系。(2) 配备物质资源包括仪器设备、工作场所、环境设施、技术控制手段和其他检测装置等.资源的配置应满足工作任务 的需要和检测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仪器设备的功能和准确度符合产品的技术要求,环境条件和监控设施符合有关技术规 定。3。形成检测有关的程序文件(1) 程序文件是规定检测活动和检测过程的途径,是为控制可能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而制定的文件。质量管理

9、体系的 运行是通过贯彻实施程序文件实现的,因而制定好程序文件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2) 程序文件应做到全面、适用、可操作。其内容通常包括:开展某项质量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对检验要做什么;由谁 来做;如何做;如何控制;使用的设备和文件等做出具体的规定。(3) 编制程序文件时应参照GB/T 15481 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和结合本生产组织实 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需要而定.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编制的程序文件的内容是否完整、适用,可操作进行评审,提出 意见,经修改、审核后正式批准、颁布执行。(4) 应制定的程序文件一般包括: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检测工作程序、样品质量控制、

10、技术文件控制、仪器设备 质量控制、环境条件控制、外购检验用品质量控制、分包检测的控制、记录和报告、质量申诉处理等.(三) 样品质量控制1。样品的抽取 样品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对象,需要抽样时,抽取样品是检测工作过程的首要环节,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抽 取的样品应做到真实、完整、具有代表性。(1) 规定具体的抽样方案。按照抽取的样品类别,分别编制各类样品的随机抽样方案。在技术标准中抽样方案已有具 体规定的,则按照标准中的规定执行;技术标准没有规定抽样方案的,则应针对抽取样品的具体情况,参照国家有关的抽样 检验标准研究确定可操作的具体抽样方案,纳入检验规程或作业指导文件.(2) 认真做好抽样工作

11、记录。抽样记录是检测工作的原始凭证之一,是检测和溯源的依据。重要的是抽样人员应认真执 行规定的抽样方案和随机抽样方法,封样应做到牢固、有效,并如实记载样品抽取的情况:样品情况、抽样方案、封样情况、 抽样和被抽样双方人员签名等,按照抽样记录单的内容,认真填写做到完整、真实、准确。2。样品管理 实验室应对样品的接收、保管、领用、传递、处理等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样品不污染,不损坏、不变质,保持 完好的原始状态。(1) 样品接收。应有人负责样品接收检查、登记和管理工作。接收时要检查样品是否符合抽样记录单上的记载,如,样品 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包装;封样状况和样品是否完好等。接收人员应记录检查情

12、况并签字。(2) 样品保管应分类存放,账物相符.为防止混淆误用,样品应附有标识。标识可分为待检、在检、已检等。(3) 复验用的备用样品,应妥善保存并做好标识和记录。(4) 样品存放场所应保持清洁,摆放整齐有序,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应符合有关的技术要求.(5) 样品应规定保存期限,以及保存期满后的处理程序.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污染环境的样品的处理,应符 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6) 样品的领用和退回,应办理交接手续,做好清点核实工作,交接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字。(四) 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1.检测的准备(1) 检测之前,应检查样品或试样(件)的技术状态是否完好;(2) 检测用仪器设备的功能

13、和准确度是否符合要求;使用状态是否符合检定和校准状态;(3) 环境技术条件是否满足检测的技术要求。(4) 样品、仪器设备及环境状态的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2.检测操作和记录(1) 检测人员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和检验规程进行检测操作。(2) 做好检测原始记录。当检测由一人读数一人记录时,记录人员要复念一遍所记的数字,以避免数字传递发生差错.(3) 在检测中,出现靠近合格界限的边缘数据时,须进行必要的重复检测,以验证检测的准确性。(4) 检测结束,应对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和环境技术条件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出现异常,应查明原因, 并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3. 异常情况的处理(1) 检测

14、数据发生散布异常时,应查清原因,纠正后,方可继续检测。(2) 因外界干扰(如停电、停水等)影响检测结果时,检测人员应中止检测、待排除干扰后,重新检测,原检测数据失效, 并记录干扰情况。(3) 因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而中断检测时,原检测数据失效。故障排除后,经校准合格,力可重新检测。(4) 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样品或试样(件)损坏、变质、污染,无法得出正确的检测数据时检测失效,应改用备用样品 或者重新抽取样品重新进行检测。以后者的检测数据为准,不得将前后二者的检测数据拼凑在一起。4. 使用计算机检测的控制 使用计算机采集、处理、运算、记录、报告、贮存检测数据时,应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可

15、靠性和 完整性。(1) 计算机的操作应实行专人负责制,未经批准不得交叉使用。(2) 计算机软盘应建账,专人负责,妥善管理。禁止非授权人接触,以防止对检测数据的人为修改.(3) 首次使用计算机检测和数据处理,应验证计算机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可能时通过人工计算等其他方法进行比对。(4) 计算机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并在检测记录中注明。(5) 计算机打印的原始记录应有检测人员签字。对多页原始记录应加盖骑缝章保存,以防止随意更改储存的数据,便于 区别原始数据和二次调出的数据是否一致。(五) 检测记录和报告1. 检测记录的基本要求 检测原始记录是检测数据和结果的书面载体,是表明产品

16、质量的客观证据,是分析质量问题、溯源历史情况的依据, 是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因而检测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应加强对检测记录的质量控制。对检测记录 的格式、标识、填记、校核、更改、存档等应有具体的规定。(1)检测记录应做到:如实、准确、完整、清晰.记录的项目应完整,空白项应划上斜线。(2)检测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应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不同的要求,合理编制。一般包括: 检测的样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样品编号。 检测的技术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环境技术条件(如温度、湿度值)。 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的规定值,检验和测试的实测值。 必要的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 在检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处理记录. 检测的时间、检测人和校核人签名。 检测记录的页数和页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