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前景的较量与对策.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70566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前景的较量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前景的较量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前景的较量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前景的较量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前景的较量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前景的较量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前景的较量与对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前景的较量与对策1995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与证券监管机构国际组织订立协议,规定:如果IASC能在1998年完成制定一套核心国际会计准则的任务,并得到IOSCO技术委员会的批准,该组织将把这套准则作为跨国上市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准则。 时至今日,IASC的任务已基本完成,IOSCO尚未决定是否接受IASC制定的核心准则, 而有关制定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的讨论已演化为一场改组IASC的较量。这场较量的背景是什么?围绕这场较量有哪些动向?这场较量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希望引起会计学术、实务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广泛重视。一、 动力什么是国

2、际会计?崔和默勒认为,可有四种定义:国际比较会计;跨国公司及跨国交易的会计;国际金融市场的会计需求和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如果将国际金融市场的会计需求也并入跨国公司和跨国交易会计的话,实际上只有三种定义。有人认为,国际会计协调的目的是形成一个世界会计,特别是制定出一套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为何要进行国际会计的协调,并制定出一套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呢?一般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近年来,建立国际通行会计准则的势头为何这么足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跨国上市最近几年,公司跨国上市、 跨国发行债券成为一种潮流,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特殊形式。 很多发展中

3、国家采用“欧洲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另一些国家则直接到国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其结果,全球证券投资快速增长,如在1994年,全球证券投资增长746亿美元,1995年则猛增1486亿美元。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增长势头减缓。 与此同时,全球直接投资也发展迅速,从1994年以来保持着很高的增长速度。 以中国为例,在大力发展本土证券市场的同时, 也挑选了一些企业到香港、纽约、伦敦和新加坡等地上市,开辟了企业融资的新路子,与国际证券市场的交流也增加了。这必将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必将增加证券监管国际合作,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压力。跨国并购从90年代以来,企业并购案件急剧增加。 1998年全球并购

4、金额达24,0亿美元, 比1997年上升了50%,比1996年增长了2倍。 其中美国占16,o亿美元,金融业占40%。近年来,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交易时有报道,比较着名的有奔驰汽车与克莱斯勒汽车合并、英国石油与美国阿莫科石油合并、法国雷诺汽车与日本日产汽车合并等。最大的一个购并案是德意志银行与美国信孚银行合并,以8,200亿美元总资产创世界第一大银行。并购活动的国际化也推动了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进程。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另一个重要力量是区域经济合作。这方面最主要的进展就是欧共体的发展。从1999年1月1日起,欧盟15国中的11个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欧元先是作为帐面货币使用,

5、3年后用于现金交易。要注意两点:第一,欧盟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 欧盟的生产总值占全球的31%,超过美国;欧盟的外贸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达20%,也超过美国。 第二,统一货币的国际地位将提高。各国的外汇储备政策、进出口政策等预计都将会作出相应调整。这种发展必然加速欧盟内各国的会计协调,以及欧盟与其他地区的会计协调。金融危机人类在莺歌燕舞的情况下,很难引起什么大的思维。一是有危机,二是有案件,整个发展才有声有色。会计史也是这样。否则,会计和审计不可能达到现在的状态。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机确确实实对于建立一套国际通行的规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还有一点,就是人的因素。队32的声势与

6、其领导人的水平很有关系。新任秘书长卡斯伯格教授曾任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成员, 也曾是牛津等全球一流大学的着名教授。 上任后,他顺应历史潮流,又凭借本人在各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尤其是与IOSCO的合作,工作开展得非常出色。二、 动向根据刘威的观点,自1973年成立以来,IASC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73至1989年的制定主体准则阶段;1989至1995年的提高国际会计准则可比性阶段;1995年起的制定核心准则阶段。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后,有四个动向值得关注。动向之一:IASAC与IOSCO的协议1995年7月,IASC与IOSCO订立协议,其内容是:如果IASC能

7、在1995年底前完成制定一套核心会计准则的任务,并得到I。王D技术委员会的批准,该组织将把这套准则作为跨国上市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准则。这套准则由五大类,四十个项目组成。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发布后,列入核心准则的项目已经基本完成。IOSCO已经向IASC承诺,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完成后,IOSCO将尽快进入对该核心准则的审核程序。除核心准则外,IASC还于1997年成立常设的准则解释委员会,以准确地解释和应用已颁布之国际会计准则,在缺乏权威性指南的情况下, 该委员会根据队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理论体系, 及时地对现行国际会计准则可能产生歧义的方面进行解释。至1999年1月,该委员会

8、已颁布16号准则解释。IASC的努力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认可。1.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证券交易所允许外国上市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其中巴黎证券交易所还允许国内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2.在1998年10月3日的华盛顿会议上,西方七国财长及央行行长表明支持IASC的努力, 并呼吁IASC在1999年初完成制定一套国际认可的会计准则的任务。3.英国金融时报1998年10月19日报道:世界银行要求5大会计师事务所坚持亚洲公司必须遵循国际会计准则, 否则拒绝在报表上签字。还指出,“世行的行动可能会加速形成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的全球财务报告规则以及由国际会计师公会所制定的更

9、严格的审计规则。这也会给当地的管理机构,特别是银行带来压力”。动向之二:美国的立场IASC与IOSCO的协议一出台,不谐合之音就响起。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来自美国的反对声。早在1997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列维特就曾发表一份声明,强调国际会计准则要能获得普遍认可,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核心准则; 必须高质量,即能导致可比、透明、充分的信息披露,于投资人有利;必须严格地加以解释和应用。 此后,美国会计学会、美国投资管理研究协会、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等分别就什么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发表了意见, 美国会计学会主办的刊物会计天地1998年第1期还设专栏,发表了六篇讨论文章。1998年6月,

10、香港科技大学举办国际会计准则研讨会,美国FASB成员、 着名国际会计学家默勒教授在发言中明确提出,美国在制定会计准则上花的钱比全球各国所花的钱都多, 而且美国制定的准则比其他国家及国际会计准则详细、 先进,因此,“不希望让他人搭便车”。对于美国的立场,队伍现任主席恩尼沃尔森认为:美国有关机构建议跨国上市公司按美国会计准则编报财务报表。美国会计准则是根据美国证券市场的特定情况制定的,不能要求各国企业都按美国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而国际会计准则是由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充分的咨询制定的,更适合各国跨国上市公司的需要。世界各国的企业都按美国会计准则编报财务报表,这是很难想象的。这是一个

11、政治问题。他还希望,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内的国际组织各成员在审核国际会计准则时,能够本着公允、公正的精神,多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着眼,使国际会计准则真正成为国际上通行的、权威的会计标准。动向之三:四加一小集团IASC的正式成员是各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但是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已不受注册会计师协会一家控制,而是政治过程的产物。核心准则要能成为国际认可的准则,没有这些准则制定机构的支持是不行的,因此,IASC在忙于其核心准则项目的同时,又与对其影响最大的四大英语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成四加一小集团。自1997年以来,寻求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一致,并且已经发布了6个讨论稿, 为制

12、定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准则作准备。由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受这四个英美法系国家的制约,所以,G4+1表面上是IASC与这四个准则制定机构之间达成谅解的渠道,实质上是这些国家希望首先将所谓的国际通行的准则限制在这四大国认可的范围内。动向之四:队伍的改组从美国不买IA曰:的帐,到四加一小集团的形成, 种种迹象表明, 能否建立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已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较量,如这种准则的制定机制应是怎样的? 如何分配各方面在这一机制中的权利? 据此,队伍于1998年12月提出了一份报告:塑造IASC的未来,建议对IASC作彻底的改革。其要点是:1将IASC的目标定为制定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 而不是将国际会计准则

13、仅仅作为国际协调的工具,以提供高质量、透明、可比、于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2通过成立准则制定委员会,为各国准则制定机构提供一个合作的条件,使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维护本国主权的同时,能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中发挥重要作用。3扩大IASC理事会中专业团体及地区的代表性。4成立一个有效和独立的基金会,其职责是任命称职、诚实、客观和信守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理论体系的人士,组成IA缸理事会和准则制定委员会。5.建立一个更详尽、公开的准则制定程序, 包括公开讨论技术问题和制定中的准则、 实地试验、就IASC的计划公开质询、延长IASC文件征求意见的时间、公开IASC结论及反对意见的根据等。以上报告的征求意见

14、稿一发出,各国及国际组织即开始提出各种意见。其中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及FASB于1999年初提出了题目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未来发展之见的报告。这两个组织的主席还在1999年3月10日致信IASC秘书长,对“IASC报告“提出了详尽的意见。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主席克特莱和总裁迈兰根也于今年4月21日回信IASC秘书长,对“IASC报告”提出了详尽的意见。美方与IASC争论的主要问题,将在本文下半部分论述。概言之,根据IASC建议和美方的修改意见,未来的IASC无疑是美、英、澳、加等国准则制定机制的翻版。但是,这种产生于各国主权范围内的准则制定机制能否在跨国组织中行得通?人们将拭目以待。三、

15、争议有无必要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有没有必要制定全球适用的国际会计准则既是一个理论之争,又是一个权利之争。理论之争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长”。支持者的意见已在以上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迫切性部分述及。反对者认为,因为各国政治经济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所以,统一会计准则是以削弱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代价的,就象买衣服,“一种尺码不合众人身”。权利之争指谁将主导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由谁来制订国际会计准则前一段的发展已经表明,新国际会计准则能否顺利出台已演化成一场政治较量,即除非改变IASC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新国际会计准则是不可能出台的,或者说,即使出台了,其权威性也将大打折扣。以一个新的准

16、则制定机制取而代之已成必然趋势。与美英等国早期准则制定组织相类似,目前IASC是由注册会计师主导的。改革趋势之一是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将成为一个广泛参与的政治过程,即其机制将更趋向于美、英等国目前已形成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1973年成立的IASC,总部一直设在英国伦敦,所以,二十多年来一直是英国人主导的。对于新的IASC,英国的如意算盘十分简单:“这一剧本是我写的,因此,戏应由我来导,由我来主演。”美国人认为,本世纪世界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史,几乎就是美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史,尤其是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是最先进的,美国在准则上花的钱最多,制定的准则也最先进、最详尽, 所以不愿放弃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主导地位。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美国人不取得主导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