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广州二模“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作文分析与例文评点.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68490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广州二模“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作文分析与例文评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广州二模“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作文分析与例文评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广州二模“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作文分析与例文评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广州二模“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作文分析与例文评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广州二模“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作文分析与例文评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广州二模“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作文分析与例文评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广州二模“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作文分析与例文评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广州二模作文分析与例文点评【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审题分析】1、本题属于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作文题目,“材料”是引用了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的名言。名言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第二层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简言之,一是改变世界,一是改变自己。材料言简意赅,富有哲理。2、深入思考,约翰列侬的一句话揭示了一个基本的社会

2、现实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总是要经历一段“冲突和谐”的历史。从思想根源来看,这句话体现了辩证的哲学观,“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处在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之中。3、“要求”考生要写的是这段名言引发自己的思考,可以写自己生活中与这个名言有关的体验,或表明自己对这个名言的认识,无论是“体验”还是“认识”,都要与自选的文体相符。写作中,可以选择写“改变世界”,也可以写“改变自己”,还可以二者都写,但无论怎样写,都应该体现二者的内在冲突,选择写一面也应该以另一面作为背景,如果完全抛开一面而孤立的写另一面,在立意上虽不算偏题,但显然不是最佳的角度。如:考场文章改变自己,全文三个分论点,集中谈“改变自己”的具体

3、做法,要改变心态,改变思想,改变方法,其写作的重点就落在了心态、思想和方法上,无视“改变世界”这一对立面,自然无法获取高分。4、材料提出的是一个有关“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的取舍问题,既是限制也是提示,如果考生只用例子去印证提示语,面面俱到,没有自己的分析与感悟,就不可能取得高分。如:考生生硬套用层进式“什么是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怎样去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这样的文章虽不会跑题,但只看分论点就基本可以判定文章毫无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立意角度】“一篇文章应试的角度,能区分考生的思维与综合能力。”角度清晰是高分作文的前提条件,角度分散会造成没有中心论点或在800字

4、这有限的篇幅内无法写深写透。陈妙云曾说,一篇800字的作文,只写一个角度更好,如果写两个角度,就等于考生自己把作文的水平降低为400字的作文了。好的“角度”应该包含那些要件呢?第一, 要有现实的针对性。“文章合为时而著”,任何文章都应该立足当下,体现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的态度。本题与当下“民主自由”“创新发展”“社会和谐”“顺应潮流”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文章最好能够立足现实,透过历史与传统,思考时尚与未来。第二, 要有思维的显现。写作能力首先是思维能力,很多考生文章表达的思想都比较肤浅陈旧,缺乏思考。拘泥于就事论事,结果文章没有新意和思想性。这首先和立意角度的选择有关,其次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和认识自

5、我的基本观点缺乏,往往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结构语言】第一、 多领域+个性思维。考生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题材,并在理解题意、确定基本观点后,迅速搜寻材料库中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可以论证观点的各种材料,选择足以感人的生活经历写记叙文,或比较新颖的观点、比较新鲜的材料写议论文。同时考生可以尝试异向、逆向的立意构思,来达到主题思想的突破,如: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除了排斥、对立的关系,还可以统一和转化,可以说“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世界的第一步”“虽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也无需改变自己”,这样的立意就显示出学生独立思考的个性与深度。第二、 需要有统帅全篇的观点。自己的文章内容具有内在逻辑性,避免文章看起来支离破碎

6、。很多考生写作都是三段式,这个结构没错,但是如果考生按照三段式的格式机械性地往里面填充内容,会造成三段的内容相互脱节,孤立无援。第三、 能聚焦归纳文中的材料,观点与材料统一。举例子要符合观点,有很多同学举了改变自己的例子是错的,恰恰是改变世界的例子,或者是例子看不出他是如何改变自己或改变世界的。还有,观点是“改变自己”,却使用“乔布斯”“屈原”等人作为例子,显然难以自圆其说。在动笔前,就要构思好,明确中心思想、段落布排、详略分配等,应胸有成竹,不宜边写边想。突出结构要不要写分论点呢?如果分论点能有一个总论点归纳聚焦,不妨写分论点;如果不写分论点,要注意“差别举例,同义分解”。(东华高级中学语文

7、组)【例文点评】让世界因你而改换新颜(56分)312班 何栎不要让吞噬世界的黑暗埋没你的理想,因为你存在的唯一价值,便是让世界因你而改换新颜。 乔布斯(引用名言,扣标题,亮观点)人生而向善,坚信世界的美好永恒,而当铺天盖地的不民主不道德不自由如洪流般肆意奔流时,若个体选择改变自己,自甘堕落,时代也再也没有力量奔向理想境界。唯有坚守个体的信仰,才能改变世界,无数能动的个体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才有希望之民族,强大之国度。(联系社会现实,在比较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时代价值的基础上立意,角度集中,观点鲜明)拾起道德的荒曾几何时,你目睹世态炎凉道德滑坡,选择改变自己,放下对美好世界的责任。你曾谴责十八路

8、人的冷漠,但这样的谴责缺乏内心的力量;你痛心于人人自扫门前雪的私利,但这样的心痛缺乏社会认同。于是,你追随庸众,头也不回地走向道德的反面,难道你练就了眼枯如井心麻如木的本事后,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吗?(驳斥随波逐流的自我改变,切中社会时弊)谬矣!你看社会上无数坚守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怀抱改变世界的梦想。白岩松不肯改变自己,借传媒之力呼唤关爱成为每个人的价值观;闾丘露薇不愿屈服,日复一日奔走呼告,引导公众接受真相,践行善的美德。你不能因为自己的渺小,从而放弃对爱和正义的热忱和担当,你要坚定新颜,重塑一个温暖的道德世界!(对比呈现,正面举例,语言简洁,观点突出,感情强烈)闪耀民主的光大洋彼岸的美国公

9、众,不甘愿个体权利被权贵漠视,决意奋起抗争改变世界,占领华尔街。他们不甘心社会漠视弱者的价值,勇于去思考、去辩论、去行动,手执择善固执的勇气,为了成就一个更平等的美国梦,为了将改变世界的火种撒遍寰宇。哪怕推动国家民主的道路仿若一片着火的荆棘,你也不能湮没内心深处对民主的呼唤。你甘心过那种只有依附政党才能安定生活的窝囊日子吗,你情愿忍受每天打开电视时主播道义凛然地说谎吗,你能忍受自己的权利被忽然剥夺,然后接受这权利是他人赋予的吗?如果不,就去改变世界,让民主终有一日成为你举手投足的修养,让其重要地如同你每分每秒呼吸的空气!(从民主人权的角度论述“不能改变自己就去改变世界”,体现文明社会的普世价值

10、,语言得体,感染力强)我们不能让吞噬世界的黑暗改变自己毕生坚定的新颜,不能对着世界的不道德不民主不人权默而许之、纵而容之。因此唯有改变世界,挺起腰板,撑起国家的脊梁,做顶天立地的强者,让世界因每一个体的存在而从此改换新颜!相信我的国家人民以及同一片星空下的所有人,都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强者。点评:本文立意高远,从公民道德行为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立意,指出随波逐流、麻木沉默的荒谬,指出每一个公民应该坚守心中的善念,坚持对民主自由的信仰,用微薄之力去勇敢承担“改变世界”的使命。全文结构清晰明朗,破立结合,层次分明。论述语言紧密扣题,充满强烈的情感,体现了青年人可贵的“担当”精神。个别语句略显偏激。星星

11、之火,可以燎原(55分)312班 周璐也许约翰列侬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仍无法赞同改变不了自己的人能改变世界,就像一屋不扫却想着扫除天下的人,只会被自己屋中杂物阻碍连门都迈不出一样。但是,我却相信,拥有改变自己的勇气的人,终将以其执著之信念改变世界,就像星星之火,终将燎亮整个世界。(观点新颖,主张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世界)历史告诉我们,现实总是难以完满如意,世界可能总将你拒之门外。就像明朝的张居正一腔改革情终被皇权灭,像春秋的孔丘渴望着诸侯仁道,却终日累如丧家犬。现实中太多既得利益者不会让你改变世界的理想如愿。可难道,改变不了世界就一派气馁偃旗息鼓了么?当然不!历史之所以前进,社会之所以进步,就是因

12、为有那无数最初无法改变世界却奋发立志改变自己,以至世界终因其而改变的人,就是因为那千年不易的知识分子情怀与操守。(不能改变世界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对列侬的观点进行发展性思考)改变自己的人终能改变世界,是因为他有一种精神的宏大气量可感染他人。陈寅恪先生在为王国维作悼词时曾写:“惟独立自由之精神,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王国维身处乱世,他最初改变世界宣扬文伦的努力失败了,可他却改变了自己,埋首文学,坚守信仰,最终仍成功感染一代代人,激励他们改变了世界。这种精神气量再溯源来看,可看到千年前的苏格拉底审判雅典民主。苏格拉底无法改变雅典公民的蒙昧,但他却一直改变着自己,让自己更睿智更博学,最

13、终他发出哲学史上千古绝唱:“我知我无知!”这样圣哲理性的精神,不正是让今天的哲学更为广博以指导人们改变世界的原因么?改变自己的人因其殉道者的情怀而改变世界。从耶稣被钉十字架前夜在橄榄园里的情景,我们可看到一种信仰精神的忧伤。耶稣无法改变教徒的贪欲凶恶,他让自己决然殉道。一千六百年之后,帕斯卡尔深切感受到耶稣殉道之伟大,明白了他的忧伤,提笔写下:“耶稣永将忧伤,直到世界终了。”这已是耶稣改变了世界。(差别举例,同义分解。以王国维、苏格拉底、耶稣为例,论证在文学、智慧、信仰三个领域,伟人或智慧或勇敢的“改变自己”,最终“改变世界”,“变”中有“不变”,充满思辨性。可惜未能充分阐明,欠缺仔细推敲)拥

14、有这样改变自己的精神与殉道情怀的人太多了,比如在二战中自己坚守正义永抗纳粹的德国科学家劳鹤,比如为犹太上尉控诉的左拉,比如卧轨殉道的海子,比如将自己逼上极限的海明威、川端康成。他们最初被世界拒绝,无法改变世界,但却以自身改变感染了一代代知识分子,激励别人,以至改变了世界。就像今天,我们不能阻止十八路人冷眼旁观,但却可以改变自己,做弯腰拾起道德的第十九人。让爱与善良之星火燎亮整个中华大地!(结尾回到现实热点,让高远的立意落到实处,体现现实关怀)点评:本文立意新颖深刻,思考切入点独树一帜。角度集中,采用差别举例,详略安排得当,材料丰富独特,有细节,有感悟。但本文的不足也是相当明显的,中心论点在论证

15、过程中未能清晰明朗的呈现出来,显示了作者在扣住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方面还不够成熟。坚守自我(53分)312班 阙嫣茹我之为我,其因在我,不在外物。“万物之灵长”,岂能因无力改变世界而自我改变?坚守自我的人才能最终改变世界。(简要分析材料,快速亮出观点)这份自我坚守,其过程注定惨烈。世界那么大,人与它博弈怎么可能不受伤。更有甚者在抗争中走向了自我灭亡。屈原大声疾呼,“忍而不能舍也”,最终投进了汨罗江;海子在心中建了个和梭罗一样的小木屋,带着它躺到了铁轨上;为艺术失去理智的梵高,不为世界所爱的可怜梵高,在麦田惊起生命中最后一群乌鸦。人类与世界斗争的史册上,血泪是何等悲壮的底色。(自我与世界的博弈,排比

16、叙例,展现“改变世界”者,即使失败而精神感天动地)然而,自我坚守与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又怎会只有风霜?木心先生实在对了:“在我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它的结果已经或明或暗地窥视着我。”看似无力的坚守与努力,让世界有了巨变的缝隙。孔子一生奔波,临终扯着子贡的衣袖孩童似的哭:“天下无道久矣!”竟是为世人掉了泪!幸而后世百年天下果行仁政,孔老夫子倒并不算做了无用功。再看近代,叶圣陶咬着牙痛骂:“你们灭绝!你们消亡!”爱国志士的坚守终于换来国人惊醒中华觉醒。马丁路德金知道这份坚守的正确,知道自己改变世界的使命。他说“我们没有错。”是的,肤色不是错。“如果我们错了,那么这个世界也错了!”是的,所以他要改变世界。“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