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34].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67878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3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3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3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3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34].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 | | .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

2、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3、通过不同版本(美国、韩国、中国)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与情绪的不同。4、用口风琴分别用C调和F调吹奏铃儿响叮当的副歌部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难点:学习F调音阶并吹奏歌曲四、教学准备:钢

3、琴、多媒体课件、口风琴五、教学过程:1、听音乐进教室(播放斯克斯版铃儿响叮当,让学生一进屋感受圣诞气氛)2、师生问候3、导入:同学们,每年的12月25日,我们的大街小巷跟平时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节日么?有一位白胡子的慈祥老爷爷,他叫什么名字呀?谁能描述一下圣诞老人的装扮?同学们,这就是圣诞老人(出示图片)那诞老人后边背的是什么呀? (礼物)大家想不想要圣诞老人的礼物呀?好,那我们的圣诞老人从美国出发了,来给我们中国的小朋友送礼物!4、出示美国圣诞节图片,播放温馨的美国版铃儿响叮当5、出示韩国圣诞节大街小巷的图片,播放时尚的韩国版铃儿响叮当6、出示中国圣诞节图片,播放教学歌曲铃儿响叮

4、当(边听边打拍) (用不同形式反复聆听歌曲,让学生在聆听中体会歌曲情绪)7学习合唱,给每句话结尾加上“叮叮当”8、曲谱,着重学习弱起小节与“ | | . | |”部分9、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弱起小节10、试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特点11、熟练后,节奏变快,有情绪的演唱铃儿响叮当12、用C调出奏歌曲“ | | . | |”部分13、出示口风琴F调音阶图片,学习F调节音阶,并用F调吹奏歌曲14、让一部分学生吹口风琴为另一部分学生演唱伴奏15、比一比,哪一组完成的好六、结束教学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再一次聆听欢快的铃儿响叮当走出教室吧!同学们再见!教学反思1、 合唱部分没有标明具体的音符,导致学生音准比较混乱,下次需注意2、 F调吹奏不熟练,练习时间给的太少3、 环节过多,导致重点含糊不清4、 学生对三种语言的歌曲很喜欢,此环节安排比较成功,让学生在聆听中学会音乐5、 让学生边弹边唱的首次运用较为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