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656754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章节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3.1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 3.2弱电解质的解离反应授课对象化工工艺、应用化学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上学期授课地点教学主楼教学目的要求(一)掌握酸碱质子理论(二)掌握溶液pH值的一些基本计算(三)理解同离子效应及盐效应对平衡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酸碱质子理论、溶液pH值的一些基本计算、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的组成特点及pH值的计算难点:缓冲作用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关键词1. 水的解离反应 2. 溶液的酸碱性 3、 酸碱的解离理论 4、. 酸碱指示剂 5、. 解离平衡 6、 同离子效应 7、 解离度8、 稀释定律9、 分步解离10、. 解离

2、平衡常数授课提纲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3.1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3.1.1酸碱电离理论3.1.2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3.2弱电解质的解离反应3.2.1解离平衡和解离常数3.2.2解离度和解离常数3.2.3弱酸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3、2.4多元弱酸碱的分步解离3.2.5解离平衡的移动 同离子效应3.2.6缓冲溶液双语教学酸 acid 碱 base 质子 proton 同离子效应 common ion effect 盐效应 salt effect 缓冲作用 buffer action 缓冲溶液 buffer solution 思考题1阐述下列化学名词、概念的含义。解离常数, 解

3、离度, 分步解离, 水解常数, 水解度, 分步水解, 水的离子积,缓冲溶液,溶度积, 溶度积规则,分步沉淀, 沉淀完全,沉淀转化。2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时,NH3H2O的解离度和溶液的pH值将如何变化?(1) 加NH4C1;(2) 加NaOH;(3) 加HCl;(4)加水稀释。学业诊断1、常见错误分析:水解常数和解离常数在溶液中单相离子平衡中的应用。 2、诊断问题:找不准主反应。化学博览2. 光化学反应反应物(分子、原子或离子)在光辐照下因吸收光子而诱发的反应。吸收了光子的反应粒子处于激发态,比基态有较强的反应能量,反应时易于越过最低势能垒,因而能发生有异于热化学反应的光化学反应。例如,水在光

4、催化下能发生热化学反应所不能进行的水的光解反应: H2O(l)H2(g) + 1/2O2(g); (298.15K) = 237.129kJmol-1 03. 等离子体化学反应气体因电离产生大量带电粒子(离子、电子)和中性粒子(分子、原子)所组成的混合体系,因正、负电荷总量相等,称等离子体。处于称等离子体状态的物质具有特殊的反应活性。例如,1976年研究成功的用甲烷和氢气作原料人工合成金刚石薄膜的反应,就是在低压和较低的温度条件下采用等离子体合成技术实现的: CH4(g) + H2等离子态金刚石薄膜等离子体技术在七十年代可以说是异军突起,作为当代一种高科技源,20多年来已在化学合成、新材料研制

5、、表面处理等领域创造出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教学后记授课章节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3.3盐类的水解反应授课对象化工工艺、应用化学授课时数10学时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上学期授课地点教学主楼教学目的要求(一)了解盐类的分类(二)掌握水解反应(三)掌握分步水解(四)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五)掌握盐类水解的抑制和利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盐类水解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分步水解关键词1. 分步水解2. 水解反应3. 盐类水解的利用4. 水解度5. 盐溶液的pH值的计算6. 盐类水解的抑制7. 水解常数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授课提纲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3.3盐类的水解反应3.3.1水解反应和水解常数3

6、.3.2分步水解3.3.3盐溶液PH的近似计算3.3.4影响盐类水解度的因素3.3.5盐类水解的抑制和利用思考题1根据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确定下列各溶液在相同浓度下,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NaOAcNaCN Na3PO4H3PO4 (NH4)2SO4 HCOONH4NH4OAc H2SO4HClNaOH。2试回答下列问题;(1) 如何配制SnCl2、Bi(NO3)3、Na2S溶液?(2) 将Na2CO3 和FeCl3溶液混合,其产物是什么?3.离子积和平衡常数的异同? 4.所谓沉淀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种离子除净,这种说法对不对?学业诊断1、常见错误分析:恒温条件下,平衡常数改变。 2、诊断

7、问题:平衡常数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化学博览4. 摩擦化学反应提起“钻木取火”,人们往往只想到“摩擦生热”。但是,自19世纪末科学家们陆续发现经过摩擦、研磨过的某些反应物系,其化学反应竟然与一般热化学反应有所不同。(1)第一种情况:能进行某些无法实现的(rHm 0, rSm 0)热化学反应。例如: 2Cu(s) + CO2(g)2CuO(s) + C(s)Au(s) + 3/4CO2(g)1/2Au2O3(s) + 3/4C(s)(2)第二种情况:反应产物与某些热化学反应有所不同。例如: HgCl2(s)NaBrO3(s)摩擦作用对化学过程的影响显然不能简单归纳为“生热”(或升高温度),即升高反

8、应物分子热运动的平动能(或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更重要的应该考虑反应物分子势能的升高可能使反应物系达到某种“摩擦等离子态”,以至于反应物系不仅能沿着热化学反应通道越过反应所需最低的势能垒(如第一种情况所示),甚至可能以比反应最低势能垒更高的能量状态开拓另一些反应通道并形成不同的反应产物(如第二种情况所示)。摩擦化学反应目前在室温和低温固固相合成中取得可喜的成果。教学后记授课章节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3.4沉淀反应授课对象化工工艺、应用化学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上学期授课地点教学主楼教学目的要求(一)了解溶度积原理(二)掌握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异同及换算(三)掌握溶度积规则(四)了解

9、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五)理解分步沉淀(六)了解沉淀反应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溶度积规则难点:分步沉淀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授课提纲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3.4沉淀反应3.4.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和溶度积solubility product3.4.2沉淀反应3.4.3、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3.4.4沉淀反应的应用师生行为1、溶度积规则采用导学式:给出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2沉淀反应的应用采用双向式:利用师生双边的教学互动完成。关键词1. 缓冲溶液2. 溶解平衡3. 溶度积常数4. 溶解度和溶度积的相互换算5 溶度积规则6. 沉淀的溶解7. 沉淀的转化8. 分步沉淀思考题1试解答下列问

10、题:(1) 能否将0.1molL-1 NaOH溶液稀释至c(OH-)=1.010-8 molL-1?(2) CaCO3在下列哪种试剂中的溶解度最大?纯水;0.1 molL-1NaHCO3溶液;0.1molL-1Na2CO3溶液;0.1molL-1CaCl2溶液;0.5molL-1 KNO3溶液。(3) 洗涤BaSO4沉淀时,往往使用稀H2SO4,而不用蒸馏水;(4) Ag2CrO4 在0.01molL-1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K2CrO4溶液中的溶解度。 2、在含有SrCO3沉淀的体系中,加入下列哪种试剂可将SrCO3沉淀转化为SrSO4?Na2SO4, H2SO4。3. 许多难溶于水

11、的化学试剂如难溶的碳酸盐、硫化物、银盐、钡盐、铬酸盐等,常用沉淀法合成。沉淀工艺条件一般为操作页浓度宜适当稀一点,合成温度宜高一点,加沉淀剂宜慢一点,为什么?(提示:与获得的晶粒大小、纯度有关)。 教学博览5、超声化学反应“超声”是指振动频率高于16千赫(kHz)的声波。在超声作用下引起的化学反应称为超声化学反应。随着超声波声压的变化,溶剂受压缩和稀疏作用,使流体急剧运动而产生含大量振动能的微气泡气穴,这些微气泡在长大以至突然爆裂时产生的冲击波在微小空间内相当于营造了高压(局部空间可产生高压1011Pa压力)和高温(气穴中心温度可高达104106K)的反应条件。例如,超声波可使水分解为氢氧自由基(OH)和氢原子(H),以至产生下列反应: 2H2O(l) H2O2(l) + H2(g)除改变反应条件外,超声波还可能促进某些化学反应,提高产率,有些甚至会得到异于热化学反应的产物。目前超声技术主要应用在有机合成化学工业上。学业诊断1、常见错误分析:水解常数与电离常数混淆使用。 2、诊断问题:水解常数的含义理解不透。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