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探讨.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656536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若干问题的探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体育校本课程探讨摘要: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国家集权制课程管理体制,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校本课程的概念、作用与意义、要求等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中学;体育校本课程;教改1 前言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一术语虽然是来源于英文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但在内涵上却具有浓厚的中国本土特色,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

2、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说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在国外,1960年代末期,美英等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国家课程开发策略脱离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弊端,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兴起。此后,校本课程开发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兴盛时期(1970年代至1980年代),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校本课程开发,基层学校也纷纷响应。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二是回落时期(1980年代末期以后),国家课程开发再次受到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相对走向低谷,进入回落时期。三是转型时期(1990年以来),由于社会变化节奏加快学校课程的适应性问题

3、再次引起广泛重视,新兴的课程议题不断涌现,要求学校及时做出反应。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再次兴盛,并且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响亮口号。在国内,1999年6月13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施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由此开始了构建我国“三级课程体系”的改革,“校本课程”在我国出现并引起重视。时过两年,也就是在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经过充分的酝酿和研究,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

4、、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又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体育教师就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几个理论问题还很模糊,因此有必要对中学体育校本课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2 校本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问题校本课程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和宽泛的概念,目前对其进行的界定有多种。王斌华教授在他所著的校本课程论中认为“简单地说,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地说,校本

5、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崔允漷博士等人以江苏锡山高级中学为实验学校,通过近三年的校本课程开发探索性实验后,对校本课程下过一个描述性定义:即“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杨骞认为“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教育哲学为理念,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当地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为依托而开发

6、的多样化课程”。关于校本课程的说法还有很多,综合观察以上几位专家的说法,不难看出其中的共同点就是学校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个性化课程的过程。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根据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尽量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开发出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若要开发出学生比较满意的课程,体育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追求,掌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和技巧,对体育教学有全新的认识,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提高自己驾驭课程的能力。当前随着体育

7、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原先的课程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客观上要求我们冲破旧课程体系,使学生素质教育和全方位发展得到真正体现。3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作用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特色、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有助于学校体育特色的形成一所学校有没有特色,首先要看它有没有正确而独特的办学目标或者说是教育哲学,国家对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规定只能是一种最基本、普遍、原则性的要求,不可能照顾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特殊性。我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和学校差异,给学校一个空间,从而根据师生的特

8、点、学校的教育资源、学校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旨趣来确定学校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校本课程开发,其核心理念是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基于学校、立足于学校、为了学校。而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针对每一所学校的不同情况而言的。正是由于每一所学校均有其特殊性,才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可能。由于学校是体育教育的实施机构和场所,是真正发生教育影响和学生体验的地方。体育课程目标必须落实到学校层面、与具体的学校体育特点和条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否则就会落空。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看,它正是针对体育教育的核心体育课程而采取的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具体行动策略。所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同

9、时,由于它注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了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因此,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要调动教育共同体(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校内外体育资源,以学校传统项目为基础促进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形成学校体育特色。32 有助于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灵活性传统体育教学大纲严重制约着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表现在教材的使用周期性长,一本教材可以延续用十多年,几乎没有怎么变化过,并且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划一、死板,也就是说当前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比较陈旧、老套,体育教师只一味地按照死板的课程内容上课,没有了自主性,高中三年只需要

10、建立三个模块,而没有从学生的需要、从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从本地的特色出发,体育教师只要重复这三种模块安排就可以当好体育教师,完全制约了体育老师的作用,不能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似乎其它学科的老师也可以来上好体育课,那我们以后体育教师还有什么用!体育课程的开发正是朝着打破这种惯例方向发展,将权利下放给体育教师,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大纲,让体育教师根据当地学校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自主、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让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程更具灵活性。33 有助于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的成长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使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

11、主地位,赋予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因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新的知识观、教学观、课程观。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开发过程中,体育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想法,通过不断的研究、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去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独特个性的教学方式,展现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因而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34 有助于中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中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利,因而有

12、助于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更主动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人为本,特别需要凸显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由于人的体育基础、体质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不同,对体育的需求千差万别,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适应这些差别奠定了基础。让学生也参与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既有利于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便确定制订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中比较有用的、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个性化的方案;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作用,促进其个性特征的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灵活性、学校特色形成,这几者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学生的充分发展离

13、不开教师的引导、学校的熏陶和课程的灵活安排,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以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和课程灵活性的提高为依托,课程灵活性的提高要通过教师发挥智慧和学生的配合,学校特色的形成更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换言之,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保障,课程灵活性的提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学校特色的形成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自然的结果。4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4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体育教师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两大法宝或根基,正如课程论专家马什(CMarsh)

14、所说:“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可以说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J。”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教学技能方面的培养,在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上薄弱,习惯于教学,而陌生于课程,规规矩矩按老一辈的教学思路,机械式传授教学方法,从而忽视体育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自主意识,使其本人束手束脚,客观上阻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而课程改革的思潮,正是打破这种旧的课程体系,要求体育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起新的教学思路,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体意识,而主体意识的建立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体育教师的素质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因素,其重要性就不用说了,此外思想道德素质

15、、业务能力素质、理论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对体育教学、学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还需要教师从观念上和技术上都要完成相应的角色转换。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至少应完成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从“执行者”到“决策者”,从“施教者”到“研究者”,从“主导者”到“促进者”等几个方面的角色转换,使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要求教师从事课程行动研究,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师真正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以自身意识为主的观念。42 加强课程理论学习,丰富课程理论知识储备体育课程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不断变革的过程。然而,在体育课程改革

16、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来都是最不易解决的难题,因为它既不是靠理论自身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就能保障,也不是靠政策的引导与强制就一定能够施行,二者结合的关键要素是体育教师。只有体育教师才能实现体育课程理论“有用”与“被用”的完美结合,只有体育教师才能保障体育课程实践“实效”与“科学”的有机统一,体育教师是架设在“理想课程”与“实践课程”中的桥梁。可见体育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课程理论知识储备,强化课程理论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体育校本课程的改革。43 努力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英国的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腾豪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必须让教师从事课程研究和编制工作,使教师把教学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教师作为开发过程的实施者,其科研能力如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淡薄,难以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这种较低的科研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