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641932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09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09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09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09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9高考数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一.选择题【范例1】若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值域为-3,1,则区间不可能为( )A0,4 B2,4 C1,4 D-3,5答案:D【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B,C,D,错误原因是没有借助图象很好的掌握定义域和值域的关系。【解题指导】注意到,结合函数的图象不难得知在0,4、2,4、1,4上的值域都为-3,1,而在-3,5上的值域不是-3,1.【练习1】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都有 成立,则( )A4012 B4014 C2007 D2006【范例2】已知全集大于且小于10的整数,集合,则集合的元素个数有 (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答案:B【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C,错误原因是看清全集大于且小于10的整数,而不是大于等于。【解题指导】,,故集合的元素个数有4个.【练习2】设全集U是实数集R,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BC D【范例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A【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B,C,D,错误原因是没看清楚题目考查的是函数的两个性质。【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的基本性质.其中B在其定义域内是奇函数但不是减函数;C是非奇非偶函数;D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奇函数,是减函数.【练习3】函数与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象大致

3、是( )【范例4】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是,则使成立的最小正整数为( ) A.2009 B.2010 C.2011 D.2012答案: B【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A,C,D,错误原因主要是不能准确的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性质求出且。【解题指导】设数列的公差是,则,且,且,因此使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2010,选B.【练习4】无穷数列1,的前( )项和开始大于10.A.99 B.100 C.101 D.102【范例5】若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C【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B,错误原因是没有弄清楚时,的大小。【解题指导】又,所以=【练习5】若则( )A. B. C. D.

4、 【范例6】直线,将圆面分成若干块,现用5种颜色给这若干块涂色,每块只涂一种颜色,且任意两块不同色,共有120种涂法,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A【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B,C,D,错误原因是没有能够耐心的分类讨论去计算到底.【解题指导】如图,当或时,圆面被分成2块,涂色方法有20种;当或时,圆面被分成3块,涂色方法有60种;当时,圆面被分成4块,涂色方法有120种,所以的取值范围是,故选A.【练习6】已知单位正方体的对棱BB1、DD1上有两个动点E、F,BE=D1F=,设EF与AB所成的角为,与BC所成的角为,则+ 的最小值( )A不存在 B等于60 C等于90 D等于12

5、0二.填空题【范例7】若向量不共线,且,则向量的夹角为 答案:90【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填的答案很多,主要是不能很好地领悟两向量我们主要研究了共线和垂直两种情况,所以应该联想到借助数量积解决。【解题指导】.【练习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两个顶点为O,(0,0),A(1,1),且,则 .【范例8】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A(3,7),则此函数的最小值是 .答案:6 【错解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创造条件利用均值不等式解题的能力,容易错在构造均值不等式上。【解题指导】.【练习8】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1)当时,的最小值为2(2)时,无最大值(3)当时,(4)当时,【范例9】若圆关于直线成轴对称,

6、则的范围是 .答案:【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填为,错误原因是对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充要条件:误以为。【解题指导】圆心(-1,2)在直线上,所以b=4,又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所以.【练习9】已知向量,其向量与的夹角为,则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范例10】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D4,AB3,则直线A1B与平面 A1B1CD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答案:【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在线面角的寻找上。A1B1D1ABC1EMFCD【解题指导】由条件知,BC1平面A1B1CD,设BC1B1CO,则BA1O为所求角,其正弦值为【练习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BCD的底面ABCD内取一点E

7、,使AE与AB、AD所成的角都是60,则线段AE的长为 .【范例11】由1,2,3,4这四个数,组成个位数字不为2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共有 个答案:18【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的地方是:没有优先考虑特殊情况。【解题指导】先确定个位有三种情况,其余进行全排列,。【练习11】某机关的2008年新春联欢会原定10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反映军民联手抗击雪灾的节目,将这两个节目随机地排入原节目单,则这两个新节目恰好排在一起的概率是_.【范例12】下列说法:当;ABC中,是 成立的充要条件;函数的图象可以由函数(其中)平移得到;已知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

8、称。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为 .答案:【错解分析】此题容易错选为,而漏掉。错选主要是对均值不等式要是正数的前提条件理解不好,漏掉主要是对指数的化简没有考虑到。【解题指导】中只有当时不成立; 中将可变形为, 中所以【练习12】给出下列四个结论:“k1”“是函数ycos2 k xsin2 k x的最小正周期为”的充要条件. 函数ysin(2 x)沿向量a(,0)平移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cos2 x.函数ylg(a x22 a x1)的定义域是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1).单位向量a、b的夹角是60,则向量2ab的模是.其中不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填写你认为不正确的所有结论序号)三.解答

9、题【范例13】已知函数 (1)求的极值; (2)若的取值范围; (3)已知【错解分析】(1)化归思想在此题的应用是容易出错的地方,求k的取值范围时先整理出参数k,(2)对函数是近年来考查的热点,应引起注意。解:(1)令得 当为增函数;当为减函数,可知有极大值为(2)欲使在上恒成立,只需在上恒成立,设由(1)知,(3),由上可知在上单调递增, , 同理 两式相加得 【练习13】设函数,其中.(1)若,求在的最小值;(2)如果在定义域内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最小的正整数,使得当时,不等式恒成立.【范例14】如图在三棱锥S中,.SABC(1)证明。(2)求侧面与底面所

10、成二面角的大小。(3)求异面直线SC与AB所成角的大小。【错解分析】对面面角,线面角的问题,我们应该先找出角,然后去证明,而不能只有计算出的结果。解:(1)SAB=SCA=900 (2)(3)【练习14】如图, 正方形ABCD和ABEF的边长均为1,且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G为BC的中点(1)求点G到平面ADE的距离;(2)求二面角的正切值【范例15】设、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1)若P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是否存在过点A(5,0)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C、D,使得|F2C|=|F2D|?若存在,求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错解分析】化归思想

11、,消元思想是数学中的两大思想,要能彻底领悟,才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解:(1)易知 设P(x,y),则 ,即点P为椭圆短轴端点时,有最小值3;当,即点P为椭圆长轴端点时,有最大值4 (2)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l易知点A(5,0)在椭圆的外部,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与椭圆无交点,所在直线l斜率存在,设为k直线l的方程为 由方程组依题意 当时,设交点C,CD的中点为R,则又|F2C|=|F2D| 20k2=20k24,而20k2=20k24不成立, 所以不存在直线,使得|F2C|=|F2D|综上所述,不存在直线l,使得|F2C|=|F2D|【练习15】已知椭圆W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

12、离心率为,两条准线间的距离为6,椭圆W的左焦点为,过左准线与轴的交点任作一条斜率不为零的直线与椭圆W交于不同的两点、,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1)求椭圆W的方程;(2)求证: ();(3)求面积的最大值. 练习题参考答案:1B 2 C 3C 4C 5A 6C 7 1 8(4) 9相交 10. 11. 12. 13. 解:(1)由题意知,的定义域为,时,由,得(舍去),当时,当时,所以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所以(2)由题意在有两个不等实根,即在有两个不等实根,设,则,解之得;(3)对于函数,令函数,则,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又时,恒有即恒成立.取,则有恒成立.显然,存在最小的正整数N=1,使得当时,不等式恒成立14解:(1)BCAD, AD面ADE,点G到平面ADE的距离即点B到平面ADE的距离连BF交AE于H,则BFAE,又BFADBH即点B到平面ADE的距离 在RtABE中,点G到平面ADE的距离为 (2)过点B作BNDG于点N,连EN,由三垂线定理知ENDN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BNG中,则RtEBN中,所以二面角的正切值为15解:(1)设椭圆W的方程为,由题意可知解得,所以椭圆W的方程为(2)解法1:因为左准线方程为,所以点坐标为.于是可设直线 的方程为得.由直线与椭圆W交于、两点,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