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638898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經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承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同时进步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了让国学经典代代传承,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从小诵读中华经典,丰富语言积累,培育文化底蕴。要有目的、有方案地把丰富语言积累落实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全方位、全过程。一、根据年段特点,确定诵读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确定每个年级的诵读内容。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那么,分年级进展国学经典的诵读。1.低年级13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忆,效率依赖

2、于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兴趣性和情境性。我们可以选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这些内容短孝故事性、兴趣性强的经典来诵读。2.高年级46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动机日益增强,记忆已经由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开展,并占据主导地位,记忆的策略性渐强,所以我们推荐诵读?论语?、?诗经?、?离骚?、?大学?、?中庸?、?道德经?、?孟子?等为教材,开展诵读活动。3.至于唐诗宋词,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更是由于它的琅琅上口,韵律优美,粗浅易懂而为孩子们喜欢,所以唐诗宋词的诵读可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二、利用教育环境,营造诵读气氛。1.利用学校的教育环境,在校园的围墙、走廊、花坛、厕所

3、、餐厅、阅报栏、文化墙等公共场所,用诗文、诗画、名言佳句的形式进展装点,让校园处处有经典,让学生抬头见经典。2.班级利用黑板一角开设每日一句每周一诗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3.利用红领巾播送站、校园小喇叭开设国学经典诵读欣赏等栏目,营造经典诵读的良好气氛。三、开展多样活动,激发诵读兴趣。1.多样诵读,激发诵读兴趣。常用的方法有:领读、教读、对读、比赛读等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2.让学生根据经典的语言描绘、绘画、编演,尝试制作经典诵读小报、从而活化经典、再现经典。3.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诵读国学经典活动。例如,诵读会、诗文表演、中华经典美德小故事演讲、诗词大

4、赛、读书节等。4.结合语文教材,进展知识的拓展,开发古诗文校本教材。5.结合24节气,主题进展诵读。四、加强日常管理,培养诵读习惯。1.晨读、午练、暮剩每天早晨,给学生15分钟,让他们手不释卷,承受国学经典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每天下午,再给学生20分钟,复习稳固,每天晚上,让学生回忆一天所诵。2.为减轻学生背诵论语的负担,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两三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3.各班每周都要在教室后的学习园地中抄录一些国学经典名句,供学生课前、课余时间诵读。学校为每个班级建立班级诵读经典档案;每个班主任为学生建立诵读经典个人

5、档案,记录班级、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详细情况。班级里还有每个学生诵读经典的星级进度表,鼓励学生你追我赶,踊跃夺星。4.开展结对互助,同伴帮扶活动。有的是高年级与低年级结对互助,有的是同班级中进展快的同学帮助相对滞后的学生。五、形成家校合力,进步诵读成效。经典诵读,得到了广阔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他们和孩子一起诵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活动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有些家长不但有热诚,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读、背,互相考试比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而受益。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仅是学习的交流,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台阶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诵读经典,其核心是要增加小学生的原始积累。积累多了,将来理解才能开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了的东西自然能做到无师自通。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因此,让学生承受经典诵读教育,承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的意义是深远的,请让我们一起与经典同行,让经典一生一世,代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