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空气的成分2.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63523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 空气的成分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1 空气的成分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1 空气的成分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1 空气的成分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1 空气的成分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 空气的成分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 空气的成分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西电中学 陈玉侠一、主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广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的教学设计二、课型:新授课 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具体的教学标准和活动与探究的建议,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知识基础,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空气的组成2. 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活动的设计,了解科学探究的程序,培养科学探究、自主学习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意识。2.通过资料展示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和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培

2、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资料展示以及实验探究,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二、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点是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学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三、教法、学法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教法、学法: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主设计,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四、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阶段1.提出问题【图片展示】美丽的肥皂泡,薄薄的、易碎的肥皂泡中包裹着什么?【目的】迅速的切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2.情境导入想一想,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3、(学生举例说明)(二)实验探究阶段1.引出问题大量的事实证明,空气是真实的存在的,可是在今天看似简单的、熟悉的空气,人类对于它的研究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古人怎么看待空气的?(视频)了解空气的发展史古人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成分,不可分割的,这话正确吗?显然是错误的,知道十七世纪八十年代,人类才开始逐渐揭开空气的奥秘。2.资料展示【介绍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可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制得的氧气在空气中就有,而是将这一贡献转手让给了另外一个人,谁呢?【视频】拉瓦锡的实验【目的】培养学生认真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引出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紧接着追问一句,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4、3.设计实验讨论探究:拉瓦锡的实验原理请思考:能不能将一瓶空气中的氧气直接抽出来,然后计算所占集气瓶的含量(学生思考后否定这一方案)那让我们再次穿越时空隧道,看看当年拉瓦锡的实验,会不会给我们一点启示呢?回答问题:拉瓦锡有没有将空气中的氧气抽取出来?拉瓦锡用的是什么药品拉瓦锡用的是密闭容器还是敞口容器?在曲颈甑里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拉瓦锡的实验中金属汞表面有什么现象,除了看到这一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钟罩内汞的液面上升,上升了多少?说明钟罩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可为什么压强会变小呢?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拉瓦锡的实验告诉我们,他同样无法将空气中的氧气抽取出来,那他怎么办了?对,将空气中的氧

5、气消耗掉,那消耗了多少呢?1/5,因为钟罩内汞的液面上升了1/5。也就是说,拉瓦锡的实验装置实际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耗氧气的装置,一部分用来证明消耗了多少氧气体积的装置。那我们今天能不能也用金属汞在课堂上完成实验呢?(学生思考后也给予否定,并说明理由)目的:调动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能力。讨论探究2:消耗氧气的最佳方法金属汞与氧气反应,消耗掉氧气,产生什么状态的物质?能不能产生气态物质?那我们也可以想办法消耗掉氧气,怎么办?利用物质的燃烧,且不能产生气体。【受目前所学内容限制,学生能探究到此目的就达到了】红磷恰好就满足了我们的实验需求。教师展示实验装置,告知大家课堂实

6、验选择的是红磷。讨论探究3:证明气体少了多少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可是怎么知道到底消耗了多少氧气呢? 演示实验演示胶头滴管吸水实验,随后学生很自然地由压强知识想到:减少的气体可用液体来填充。至此,再由学生设计实验,已经不困难了。4.动手实验思维迁移:仿照此实验,提供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及红磷,我们能否利用它来测定氧气体积呢?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探索:教师演示【实验2-1】,观察现象并思考:红磷燃烧现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再由学生观察现象;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内空气中哪种气体的体积? 【学生思考】水为何会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取决于什么的体积? 空气

7、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多少?此时学习的气氛异常活跃,兴趣盎然地进入了表达交流阶段。(三)表达交流阶段:分析小于1/5的原因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描述实验的现象【板书】 实验分析可是,有同学和老师的实验结果却不完全相同,我们看看他们的实验。(视频播放)为什么液面上升不足1/5,什么原因呢?(学生讨论分析)目的: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思维并能够从理论上分析实验误差的能力。通过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而突破难点。2.相互交流(四)拓展提高阶段水面为什么只上升了一部分?我适时地点拨学生: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就是氧气,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氮气又有什么样的性质?空气中是不是只有氮气和氧气

8、呢?不是,哪还有哪些气体呢?(视频播放)-惰性气体的出现以及空气中其它气体成分的介绍(五)空气的体积分数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越来越准确,空气中不仅含有氮气和氧气,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而不同的气体由于性质不同又有不同的用途。【介绍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课堂练习】【盘点收获】-课堂小结1、如何测定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的含量?2、空气中都含有什么气体,各自含量分别为多少?第二章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 2.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1、原理: 氧气(21%) 氮气(78%)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固体) 稀有气体(0.94%)PO2P2

9、O5 二氧化碳(0.03%)2、现象:大量白烟;水回流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其它(0.03%)3、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位居课本中第二章第一节,是初中化学接触到的第一种比较具体的物质,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对空气有简单的模糊的了解,但不够准确。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尽管有一定的物理基础,但是还不会将物理化学知识结合使用,对于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们更是没有任何的思路,因此本节课上注重利用化学发展是,尤其是拉瓦锡的实验,步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突破难点。整节课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最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后,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理解知识,又有种“山穷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释重感。解决本节课的知识问题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而今后孩子们遇到同等问题时,他们能不能由此及彼能,最后课堂的盘点收获再一次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也使得本节课知识升华。遗憾的是:本人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依然不够准确:学生对压强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可压强如何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怎样的变化并不清楚,因此学生在分析实验结果偏小时有一定的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