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629358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摘要: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教学科目,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最能体现语文能力的就是作文。因而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重点,语文水平的高低能从作文上体现出来,它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课文教学与作文指导脱节;作文训练与生活实际脱节;作文练习重模式轻质量。因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道路上,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探索素质教育之路的永久性课题。所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是当前语文作文教学的重点。关键词:作文教学 说写 感悟 想象叶圣陶先生曾说:“就学生说,作文是各学科学习的

2、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也指出初中生要做到:“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作文教学的基础,一说作文就是“主题立意高,角度要新颖”,在作文课上往往教的是写作文的模式,即让学生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去“虚构”作文,使得学生作文里看不到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体验。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使中学作文不在出现千人同面,千篇一律的

3、局面呢?我个人认为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从基础抓起,简单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 注重积累,说写结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指导往往“好高骛远”,忽视基础积累,一写作文就要求“立意要深,主题要高”。试想,一个连一句话都表意不清,标点符号都还使用不正确的学生,能写出有“深度”的作文吗?由于教不得法,我们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说写作文时好像有东西可写,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难以成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辨证关系,也就是说和写的关系。所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对于写作是很有必要的。如

4、课前三分钟的语言表达训练;在课堂上让学生概述课文的内容或针对某一现象谈自己的看法,都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想说的东西表达出来,不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说话词不达意,条理不清,不合语法等毛病,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还可以使学生写起作文来,才会条理清晰,中心明确。 “说”和“写”是语文的两项基本技能,“写”对于“说”要求更高。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养成摘抄名著、写心得,写日记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积累作文材料,有效地解决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引

5、导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作文中去,如学习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其中励志的诗句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可以让学生摘抄积累。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语句,可以让学生模仿它的写法,创造出更优美的句子。让学生养成积累材料的好习惯,在学习中融合贯通,使写作能动笔成篇。二、 联系实际,感悟生活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即使能写作文,写出来的也是空话、套话、假话,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千篇一律,缺少个性。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凑成一篇应付交差。如此,作文水平又怎么能提高呢? 作文要写好,就必须走近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

6、学生多描述生活,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体验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我们对生活的一次再加工。国家教育部新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生活出发,注意观察,寻找生活积累,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很多学生说作文没东西可写,其实,如果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会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如果说作文是朵花,那么,它是盛开在生活的土壤之上的花。叶圣陶先生就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7、”因此,尽可能地充实自己的生活,用心的去观察生活,尽可能多读书读报,有选择地收看电视节目,增加阅历和人生体验,都能够为自己的写作积累好的素材。在本人的一次作文教学活动中,一位学生写苍蝇被苍蝇贴黏住的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就写的非常形象生动,这就是用心观察生活的结果。在写作时,很多时候并不是缺少写作的材料,而是缺少发现材料的眼睛,缺少感悟的心。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经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透过表象发现本质,通过细节感悟内在。例如讲到母爱,一说就是伟大,究竟怎么伟大,学生又往往说不出具体的事例来。一写关于母爱的作文,无非就是自己生病了,妈妈背我去医院;或者下雨了,妈妈冒雨送伞,

8、千篇一律。在讲小巷深处一课,我就要求学生周末回家观察自己的母亲,然后写一篇作文。结果,很多平时写作很不好的学生,都能把自己母亲的形象刻画的很感人。甚至,有学生说,她在写的时候,边写边哭。一篇好的作文,不在于语言有多华丽,而是情感是否真实感人。 三、激发想象,培养兴趣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写作也是如此。如果写作只是简单的描述生活,而缺乏想象力,文字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要写出优秀的作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发挥。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强调学生应写出真情实感,更要学生学会添加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文章才不会显得干枯。新大纲在关于作文方面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

9、挥自己的创造性。”高尔基也说过:“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习作中蕴含的想象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鼓励想象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乐于动笔。新课标要求:“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续写。”如改木兰诗,就可以让学生对诗中某些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如续写蟋蟀在广场唱歌,可以让学生联想现实生活情形加以创作。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才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动笔写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就会乐意主动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件苦差事,而看成是一

10、种快乐的享受。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效果就事半功倍。反之,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那么即使写再多,也是应付式的“交差”作文,作文水平永远不会提高。想象是文章的灵魂,兴趣是文章的翅膀,鼓励想象,培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动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拓宽思路,自由想象发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简单的说,作文教学不是一两节课的教学,它是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生如何开头如何结尾,而教学生如何去积累写作材料并运用这些写作材料。参考文献:1叶圣陶文集2冯泽毛.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3王晶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