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干旱简介.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62282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干旱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南干旱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南干旱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南干旱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南干旱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干旱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干旱简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干旱简介云南2010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其中楚雄市尤为严重,20余万农村人口缺水。严重干旱已经造成全省742万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云南各灾区采取凭票供水、筑坝蓄水、组织运水等措施保障灾区民众用水。2010年小麦播种面积3700万亩,受灾面积达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云南省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已把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放在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第一位。上图为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高石哨绿塘子水库见底旱情现状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2、。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2009年末,至2010年3月仍在持续,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云南旱情尤为严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6567万亩,1501万人、92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已投入抗旱资金7.5亿元、劳力898万人,临时解决744万人、35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国家防总预计,滇黔桂渝川2010年3月份的降雨仍可能偏少,旱情将持续发展。下一阶段,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是抗旱救灾的重中之重。云南省政府2010年3月3日公布最新的旱情报告,省内600余万人、360余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随着旱情持续发

3、展,受灾程度将进一步恶化.2010年,云南省小春播种面积3700万亩(其中粮食1770万亩),受灾面积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全省因干旱新增缺粮人口331万,需救助的缺粮人口为714.78万人,较去年增加46.31%。省政府预测,3月、4月、5月全省饮水困难群众分别将达792万人、951万人、1014万人。高耗水企业被紧急关停在干旱重灾区曲靖,城区正常供水只能确保到4月底。如果雨季迟来,城区可能出现近600万吨供水缺口,市民生活用水届时将失去保障。3月份开始曲靖城区所有用户计划用水量统一下调30%,由1

4、20升/天/人降为80升/天/人;对高耗水的洗车、洗浴等行业采取强制关停或限制供水等措施。仅3月1日当天,曲靖城区就关停94户高耗水企业,其中洗车场89户,洗浴中心5户。城区内的洗车场不分规模大小,都被统一关停,估算达300多家。3月中旬若无雨将停胶西双版纳是中国天然橡胶主产区之一,大量胶农都依靠承包橡胶林为生。3月中旬若能迎来及时雨,他们还有可能获得丰收,否则将影响他们未来一年的生计。干旱导致糖价逆势上涨2月份,尽管国际糖价大跌,但由于我国白糖主产地云南等地旱情严重,影响甘蔗种植面积,糖价逆势上涨10%左右。如旱情继续发展,白糖、菜油等农产品可能会受较大冲击。云南产区食糖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

5、0%,上一个榨季产糖约216万吨,市场估计本榨季将减产30万到50万吨。对此,当地糖厂不得不提前收榨。原定于3月下旬收榨的云南元江金珂糖业集团已提前到2月底收榨,成为2009至2010榨季云南省最早收榨的制糖企业。党中央心系灾区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正值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温家宝指出,目前全国旱情还在发展,北方地区和东部地区又出现低温寡照和雨雪冻害,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重

6、视农业,切实做好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抓好春耕生产,千方百计保证今年农业有个好收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19日下午,温家宝来到陆良县芳华镇狮子口村万亩大麦示范田,实地察看农作物受灾情况。温家宝走进麦田,蹲下身子,拔起一棵大麦察看。由于持续8个月的干旱,大麦只长了不到一尺高,麦穗干瘪。他又抓起地里的土块,用手掰了掰,基本没有水分。温家宝眉头紧锁,神情凝重。当地负责人告诉总理,曲靖数百万亩农作物因旱绝收,正准备水田改旱田,异地育秧,种玉米、马铃薯,争取小春损失大春补。温家宝点点头。他叮嘱当地干部,干旱还可能持续下去,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尽最大的努力,把群众生活安排好,把春耕尤其是

7、大春生产安排好。温家宝十分关心灾区人畜饮水保障情况。19日下午,他走进芳华镇蔡官营村。许多村民和预备役民兵正在路旁挖沟,准备安装引水管道。温家宝在沟边蹲下,向村民了解抗旱救灾和生产生活情况,鼓励大家要想方设法打水井,修渠道。村子里,消防官兵送来了两车水,村民正在排队接水。温家宝走过去,向消防战士表示亲切慰问,并询问供水情况。群众告诉总理,政府为老百姓送水,每人每天供应25公斤水。温家宝叮嘱村民,这些水来之不易,要节约着用。他对围拢过来的村民说,今年,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这场旱灾。2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师宗县葵山镇海

8、子村。今年1月,在水务部门指导下,村里打了一口40多米深的井,日出水量达到72立方米。许多村民正赶着牛车排队拉水。听说村民要等两个小时才能接到水,温家宝叮嘱当地干部要尽快查清地下水储藏情况,“再打一口井,大家就不用等这么长时间了。”山坡上,人们正用水泥修一个储水池,温家宝走过去,鼓励施工人员加快进度,争取早日投入使用。他对乡亲们说:“我相信,老天难不倒人,困难总会过去。”温家宝走进村民李老四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询问生活情况。他叮嘱当地干部,遇到灾害,要特别关心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困难群众。在陆良县大莫古镇戈依村,地勘部门正在施工打井。温家宝鼓励大家要依靠科学技术,多打井,为群众排忧解难。水利、农

9、业和国土等部门要协同作战,寻找新水源。2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师宗县葵山镇大麦地村。74岁的村民王顺生正在水窖打水,温家宝走过去,拎起绳子也打上来一桶,看到水很清,他满意地点点头。在王顺生家的院子里,温家宝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聊起抗旱救灾和春耕备耕情况。王顺生老伴起身,想进屋倒茶水,温家宝微笑着婉拒:“我们不能喝你的水,运来一点水不容易。”看到村民们饮水安全有保障、口粮充足、春耕用的种子化肥也都准备就绪,精神状态不错,温家宝十分欣慰。他问大家还有什么困难?村民王存生说,要是增加一些水利设施就更好了。“你说到点子上了。”温家宝肯定地说,“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不仅解决当前困难,还要从长远解决问题。”

10、19日和20日晚上,温家宝分别主持召开基层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会和座谈会。他指出,受灾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干部群众抗旱救灾,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要毫不松懈地继续抓好抗旱救灾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措施:一是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要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饮水解困方案,落实供水措施。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要组织运水、送水,不惜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二是扎实抓好春耕备耕。要调整结构,推广抗旱技术,根据水源

11、情况适时补种、改种农作物,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非农业补,努力夺取今年农业丰收。三是严密防范森林火灾。要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火灾隐患排查,严密监测火情,完善应对预案,努力避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四是保持灾区市场和社会稳定。要保障粮油、肉类、蔬菜等的市场供应,搞好重要商品物资的运输调度,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要加大对受灾群众特别是重点旱区、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他要求,要从长计议,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温家宝强调,

1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领导,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真正负起责任。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把各项抗旱救灾措施落到实处。要一手抓抗旱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极端干旱形成原因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

13、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秋冬季节降雨减少伴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二氧化碳排放增多,造成陆地海洋间温差减小,海洋季风登陆动力减弱,海洋上的水汽无力与北下的冷空气汇合,难以形成降雨。 贵州水力发电量减少41%受持续干旱影响,去年10月至今,贵州省12座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同比减少41%。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贵州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发生历史罕见的夏秋冬连旱,省内西部地区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全省84个气象站有77个降雨量列历史最低。四川多渠道实施人工降雨

14、2010年冬季,四川全省遭遇特重干旱,137个县出现不同程度干旱,数量列有史以来第二高。四川最严重的干旱在攀西地区,其次在自贡、内江、广元等地。气象部门预测,3月将持续气温高、降雨少的态势,干旱可能加重。3月2日晚,一架喷气式飞机从广汉出发,飞过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广安、南充、遂宁8市,播撒液氮,人工降雨,缓解旱情。与此同时,成都开展地面人工降雨。重庆长江枯水位百年难遇在重庆市,近60万人、40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作物受旱面积达260万亩。市防汛抗旱机动抢险队副队长严永辉介绍,在北碚区金刀峡镇的山区,2000多人缺水,挑一桶水后要用三次,先洗菜,后洗脚,再喂羊。长江嘉陵江环抱的主城区也

15、面临“守着两江没水喝”的威胁。气象部门预计,重庆到4月中旬才会有较大降水。今年以来,重庆长江水位日均下降0.2米,出现百年难遇的特枯水位,部分水厂取水情况严峻。干旱概念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

16、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等级划分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小 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 中 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 大 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特 大 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轻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