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617940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培+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培+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培+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培+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培+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心得体会.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培”之心得体会感恩“国培” 历炼提升安阳师院国培小语班 马永蕊2000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十多年地重复着机械而繁琐的教学工作,事业倦怠感越来越强烈。今年11月份有幸参加“国培”,经历了理论培训,走过了影子研修,我又迈进了返岗实践、总结提升的门槛。两个月的培训即将结束,让我不得不感谢“国培”。是国培唤醒了我尘封多年的理想;是国培激发起那久违的激情;也是国培调动了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一、“国培”增强自身的技能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及时充实自己的知识;现在的课堂教学仅靠那点旧有的经验,是驾驭不了的。经过“国培”,我的教育观念有了新的知识: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认识,把不断学习

2、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第三,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知识,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注重与其他教师、学者的合作探讨,秉承终身学习和终生发展的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浪潮。二、“国培”有利于指导教学实践面对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我渐觉自身的能力不足,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疑难杂症”有些不知所措。“国培”是一个崭新的平台,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学者紧密接触的通道。我可以随时聆听学者的讲座,

3、领略学者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式,耳目一新,百听不厌,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他们的专题讲座、对话互动、案例分析和思考活动,使我明白:要把我们的教室设计为一个舞台,让每个学生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我。“影子实践”期间,我被安排在安阳市豆腐营小学做影子教师,每天观摩指导老师的示范课,自己上常态课,写体会,参加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活动中,我认真听取老师们的发言,也提出自己的理解。短暂的实践,让我领略到了一些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锻炼了精湛的教学技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素养,是我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三、“国培”创建了自由交流、合作学习的空间走进培训学习的教室,是学者们精彩的讲

4、座,一次次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喜悦地收获了学者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国培”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打破了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城乡地域的羁绊,使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培训学习时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对同一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发表个性主张和建议,沟通实现了“一对多”、“面对面”、“层对层”的立体交流,在愉悦宽松氛围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心灵的默契,每位老师都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进步。“国培”即将结束,我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只有这

5、样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听有人评议:某某的课启发诱导有趣儿,深入浅出,味儿浓,引人入胜,听起来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而某某的课,启而不发,枯燥乏味,浅入浅出,引人入睡,听这样的课是一种折磨和灾难。为什么一个有“味”,一个乏“味”?一个“引人入胜”,一个“引人入睡”?一个是“享受”,一个是“灾难”呢?简言之,因为一个具备了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修养,把课上得既有文味、情味,又有趣味、余味,津津有味,饶有兴趣;而另一个却缺乏语文课堂艺术修养的缘故。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

6、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的定向,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富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安排精巧的教学过程,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都属于教学艺术应用的范畴。 下面本人就课堂的教学艺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

7、美性原则 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它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1、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

8、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 2、言之有德,文质兼美。 言之有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在讲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把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性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水乳交融地阐发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情感作用形成巨大的感染力,从而把知识教育、文艺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二是指要注意使用礼貌文雅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具有思想教育作用的同时,又不失文学色彩,尽力做到文质兼美。 3、言之有理,领悟其中。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俗话说,有物讲理,理清楚;无物讲理,理难说。在

9、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注意从已知到未知、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让言语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的接受指导。 4、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5、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

10、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6、言之有辅,生动形象。 人们彼此之间传输信息,交流情感,除了靠有声的口头语言和无声的书面语言外,还可以借助人们的表情、体态、动作。这些体态语,能很好地辅助有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更好地突出重点。如教师讲授感情成分浓厚的观点和事件或课文时,假如能

11、在情感、语气、语调、语速变化的同时,再辅之以或憎恶、鄙睨,或兴奋、喜悦的面部表情,或辅以相应的手势动作,则能加强语文教师情感信息的发射和传递,加深学生对教师有声语言内涵的理解。 7、言之有启,循循善诱。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的习题和课间提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

12、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8、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9、言之有韵,抑扬顿挫。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该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

13、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10、言之有体,丝丝入扣。 语言丰富多彩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如对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有激情。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

14、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只有善于提问,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的思维运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提问

15、要有目标。 目标是教师所预期的教学目的。提问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情感。所以,提问不仅要有目标,而且应当是显性的行为目标。因为提问本身就是达到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的目标性能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问要注意:提问的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这样才能围绕教学的中心任务进行教学;提问的目标可以是一系列目标,即一个目标体系。例如联环提问和发散性提问;提问的目标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来确定,即提问的难度和深度要恰当。 2、提问要适时。 提问最好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 (1)在学生有一定的想法、有疑问而苦于不知怎样表达时提问。 (2)在学习到重点、难点或需

16、要追根求源的地方提问。通过提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找出事物的本质与根源。 (3)在学生找不到突破口、思路无头绪时提问。通过提问引起思维。 3、提问的难度、深度要恰当。 (1)提问要符合学生现有的水平。既不能低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也不能太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否则,学生会失去兴趣,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应当是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后能回答的问题。这样不仅能推进教学过程的发展,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2)提问不能随意超出教学内容。也就是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能回答的。如果超出教学内容太多,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4、有的教师口若悬河,只顾自己讲,不用提问去引导学生;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