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灿烂的中华文化设计者张艳单位 锡林浩特六中 授课年级初三年级章节名称 第五课第一框题:“灿烂的中华文化”学时一课时课标依据教材首先引导同学们认识中华文化的内涵,接着引导同学们感悟中华文化的情趣、特点和影响,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认同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第二目内容是“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在引导同学们认识中华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同学们了解、学习、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其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与方法:利用时政材料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认清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阅读教材和有关材料,进行自我探究,自主感悟,掌握有关知识和内容,使学生学会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热爱主会主义祖国。培育热爱祖国的责任感,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同时代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情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也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接触到一些相关的社会现象,所以有较浓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对现实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成熟,
3、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将本课的理论学习与学生有限的社会经验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一种客观正确的理论认识。教学重点重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教学难点。难点:机遇和挑战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本科内容理论性强,较难理解,知识点也多,要让学生接受掌通过预设的各种活动方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师生互动、心理体验与道德建构的场景,把心理教育、思维方法教育、审美教育有机统一,使心理教育与道德素质养成相得益彰,实现教育的“人文化” ;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4、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在新时期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认真听音乐设计此环节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环节一情景一活动一:教师: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启发学生理解,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畅谈自己的认识。初步得出结论: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弘扬民族精神。(2)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
5、际竞争力亟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环节二情景二民族精神的作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从不同人的行为感悟民族精神的力量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生成课堂知识环节三情景三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多媒体出示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体现学生品味、思考,增强对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的认识引导学生在感知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环节四情景四问题四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观看课件,思考问题;并回答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生成课堂知识环节五情景五学有所获学生谈收获练习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板书设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生生不息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二、民族精神我传承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做法课后练习;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