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每逢佳节倍思亲3.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591420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每逢佳节倍思亲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 每逢佳节倍思亲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 每逢佳节倍思亲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每逢佳节倍思亲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每逢佳节倍思亲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情朗读 感悟文本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安徽省全椒县实验小学 胡娟教材浅析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小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再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千古名诗的创作情景。“文包诗”诗中有文,文中藏诗,诗文浑然一体,別具一格,是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课文以这首诗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使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设计理念运用多媒体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段,创设民主开放的情境,激活学生内心情感,让他们展开想象,体验诗情,拉进学生与诗人与文本间的距离。在对课文的感悟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化感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说、写等多种语言训练实践,内化语

2、言文字,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根据学生学龄段的特点,我采取了随文识字的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好本课生字,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知道诗句所对应的课文段落。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 1.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能说说吗? 2. 每到节日就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可是也有人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你觉得他们的心情会怎样?(悲伤、思念亲人)

3、3这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板书课题) 指名生读课题师正音 4 读了课题,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有什么想知道的? 5 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用笔在书上批注)二、 学习课文,呈现诗歌。 (一)检查词语。(ppt出示)佳节 独在异乡 思绪万千欢聚 一年一度 兴高采烈兄弟 天各一方 思念亲人(二)指名读词,师生评价。 (三)学生再读课题。 (四)师生交流,解题释疑。 1.谁 “每逢佳节倍思亲”? 2.王维是谁? 3.“倍”是什么意思?从文章的哪一句话知道? 4.“佳节”在文中指什么节日?5.当时人们是怎样欢度重阳节的?听课文朗诵思考,课文是围绕哪个词写的?(思念亲人)你可以给思念换一个词吗?

4、你在什么时候会特别思念别人,能用思念说一句话吗?三、 学习古诗,理解诗意。王维在重阳节这天也特别思念自己的亲人,所以写下了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生自由读诗。 2.现在我们都来当一回小诗人,吟诵这首诗。(指名读诗)3.联系课文研读诗意。(1)诗人为什么会思念亲人?又是怎样思念亲人的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独在异乡为异客”是什么意思?请从文中找一找。“每逢佳节倍思亲”呢?当别人一家团圆,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时,王维却站在庭院前,对着一弯明月;当别人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登高望远时,王维

5、孤身一人漫步长安街头。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请你再读读这句诗。指名读。(评价,赛读,齐读)中秋节那天,爸爸出差在外,小明不由地想起了诗句: 。 小英的妈妈是列车员,春节到了,妈妈不能回家,她非常想念妈妈,想起了诗句: 。(3)此时此刻诗人心里想到了什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诗是课文中哪一段描写的内容?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可是此刻他却是独自一人。请你当一回王维读一读古诗。(配乐朗读)四、布置作业。 1.抄写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收集大诗人王维的诗。五、板书设计每逢佳节倍思亲文包诗倍思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