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封面及格式Word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58085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报告封面及格式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践报告封面及格式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践报告封面及格式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实践报告封面及格式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实践报告封面及格式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践报告封面及格式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报告封面及格式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标 题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 胡祎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报告(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制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实践体验主题名称例如: “关爱空巢老人”或“西湖一日游”、“参观章太炎故居”等 (宋体,4号字,固定值18)时间例如:2014年10月20日(宋体,小4号字,固定值18)地点例如:杭州市西湖区翠苑社区(宋体,小4号字,固定值18)随同人员例如:李小龙或无随同人员(宋体,小4号字,固定值18)活动感受(不少于1000字数,五号宋体,固定值18)附证明材料(

2、照片或学院领导、指导老师的意见、签字等)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附:被评为优秀的“实践报告”(见第3页)主 题 姑苏之行 学 院 人文学院 专业班级 历史131 学 号 2013210327 学生姓名 童林珏 任课教师 胡祎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报告(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制 实践体验主题名称姑苏之行 时间2014年5月9日至2014年5月11日地点江苏省苏州市随同人员张恒斐活动感受周末抽时间去了苏州,三天的行程,三天的见闻让我感觉这是一座很精致,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城市。苏州最著名的

3、莫过于被列为世界遗产的苏州园林,其实,除却那些著名的园林,你会发现整座城就是一座典雅端庄的园林。刚到苏州,我们第一站就去了拙政园。这是苏州四大园林之首,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出发前我换上了去年暑假定做的一件旗袍,漫步园中,感觉时间流转。那天是周五,园中人不算多,更显出园子的雅致。拙政园兴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拙政园的名字来源于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本就有园子主人王献臣为官失意,退乡还农的隐居之意。时间过去五百多年,园子的主人换了一家又一家,只有那颗古树一直静静地立在湖边,看着世间荣辱成败,

4、不悲不喜。苏州园林最奇妙的地方在于移步换景,不论你站在什么角度,你看到的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园林中处处可见圆形的门洞和菱形的窗洞,廊子的墙上也有很多镂空的窗,这些叫做“框景”。这名字顶有意思,真是贴切啊,园中的粉墙黛瓦,假山水池,绿树藤蔓不就是者框景里的一幅写意画吗?真可谓“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其实走出园林,我发现这些元素在整个苏州城都随处可见,甚至是苏州路边的垃圾筒。黑白色调的垃圾桶,它的投入口被做成了六角形的样子。园林元素应用于垃圾桶,着实有趣。苏州的公交车站台修成了古代长亭的样子,一来这样的车站衬托了古城区的古韵,一来古代送别友人,等待车马也就是在这样的亭子里,恰好遵循了古风。公

5、交站台的墙面上就有这样的菱形窗洞,透过它有时正好是背后的一条小河,以及枕着河水居住的苏州人家,亦是一幅美景。公交车站的墙面上挂有一些书法作品,却不见其他城市公交站台里巨幅的商业广告。凭此一点我以为苏州人的文艺是融在灵魂里的。苏州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我是历史专业的,在学习历史文献学的时候明清许多著名的文献学家、藏书楼主人都是苏州人。那天参观了苏州博物馆,整个博物馆的造型非常美。现代与传统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让我觉得非常敬佩设计者。后来才知道这个博物馆的设计师正是美籍华人现代派建筑师贝聿铭晚年赠给故乡的作品。相比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这个博物馆非常典雅秀丽,我感受到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深沉的爱。即

6、使生活在车水马龙的纽约街头,他依然夜夜听到姑苏城里小河的水声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附证明材料(照片或学院领导、指导老师的意见、签字等)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调查报告范例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循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基本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在标志。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对于促进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现对我校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作一次全面的调查,认真研究目前学生

7、的社会公德状况,根据新形势下青少年学生社会公德的新特点,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公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公德意识,增强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文明行为。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我们对在校的一、二、三年级共 1541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 1541 份,收回 1541 份。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在调查的项目上打“”,然后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二、调查内容我们对学生中存在的社会公德问题征求了部分教师和学生意见,经过筛选,将其中十项作为本次调查内容供学生选择,具体如下: 有时待人接物不够热情 ; 有时不讲公共秩序,上下车船不排队; 有时不能很好

8、遵守交通规则,反向走路或骑车; 出现过在桌椅板凳、文物上乱刻乱画现象; 不能够关心家中老人的生活起居 ; 有时顶撞老师或父母; 不能随手关灯、关水龙头; 有时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走动 ;有 时砸、踢桌椅门窗等公物; 遇到熟人、老师能主动打招呼,并问好。三、结果与分析对调查内容逐项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讲究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关心他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不同年级、不同学历的学生调查结果虽有区别,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 0.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全校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结果调查项目选择人数30246348303186377

9、83243122911比例27.9%16.0%22.6%19.7%12.1%24.5%5.4%15.8%7.9%59.1%不同年级社会公德状况调查结果比较调查项目一年级23.1%13.2%17.8%17.3%8.3%21.7%4.7%11.5%5.0%50.5%二年级30.0%16.9%24.7%17.1%13.3%23.8%5.5%15.6%9.9%62.9%三年级33.6%19.6%28.3%28.6%17.3%31.0%6.5%24.1%10.1%69.3%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讲究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关心他人,59.1%的学生遇到熟人、老师能主动打招呼,并问好。但

10、也存在一些问题,如27.9%的学生有时待人接物不够热情;22.6%的学生有时不能很好遵守交通规则,反向走路或骑车;19.7%的学生出现过在桌椅板凳、文物上乱刻乱画现象;24.5%的学生有时顶撞老师或父母;15.8%的学生有时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走动。 四、建议与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已蔚然成风。但是,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仍然存在,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等不文明行为都对社会公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

11、挑战。因此,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和公德水平十分重要。(一)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公德的本质和特点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社会公德是指社会全体公民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人际关系而必须共同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它是调节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相互关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和社会共同利益,为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人们只有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才有可能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进而达到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境界。社会公德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依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信念的力量,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言行,起着维

12、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重要作用。一个人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素质。(二)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学生公德意识加强公德建设,首先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使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形成遵章守纪为荣、违章违纪为耻的观念,把遵章守纪这个外在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习惯。其次,加强公德建设除了需要“软”的道德教育外,还需要“硬”的强制手段:即由政府和法律所代表的硬性机制。法规是人们遵守社会秩序的有效武器,只有法制才能真正做到治恶惩恶的作用,并使遵守和维护道德的行为不至于付出太大的代价。但需要指出的是,把解决道德问题

13、完全交由法律来承担,将导致全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放松。因此,只有将道德教育与法律结合起来,才能加强道德的“硬”度和威力。再次,加强公德建设,需要从点滴做起。文明习惯的养成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虽“善小”而为之,虽“恶小”而不为,长此以往,才能在精神境界和言行道德上出现飞跃,文明习惯就会随之养成。(三)坚持开展社会公德实践活动,使广大公民的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社会公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普遍参与,是新形式下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是坚持开展公益活动。如社会各界组织的“扶贫帮困”、“扶残助残”、“希望工程”和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二是坚持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要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共同进步;三是坚持开展各种重要节日与纪念日活动。要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以及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等,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水平;四是坚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