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人生智慧.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580303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的人生智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佛教的人生智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佛教的人生智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佛教的人生智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佛教的人生智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教的人生智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的人生智慧.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教的人生智慧佛教的人生智慧-陈兵 美国某大学历经在我国做了一项研究,除了边疆地区外,认同和信仰佛教的占百分之十七,大约是一亿八千万人。是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一种宗教。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主要区别:佛教的主体信仰是一种智慧。每一种宗教,都有皈依.基督教、伊斯兰教皈依神。佛教皈依三宝:佛法僧.佛,是创立佛教的教主。法,是佛教的教主所说的真理.僧,按照佛法修行、证道正果的人,包括出家人和在家人。三宝的核心是法宝。法,是宇宙本来就具有的一种真理。这个真理不是佛发明的,而是通过自身的实践证得的。佛发明了宇宙间本来就具有的真理,讲出来。佛教与其他的宗教相比,最显著、突出的精神是智慧和慈悲.儒家与佛家特别像,讲求

2、三德:智仁勇。智,智慧。智慧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仁,爱人;佛家,讲慈悲。儒家讲勇,佛家讲精进。佛教的人生智慧两千多年的释迦牟尼,是一个具体的人.修炼成佛,称为佛陀.佛陀,不是神、不是天,而是一个证得圆满的人。所以,佛教的智慧是给人讲的.佛教,产生于人间、隶属于人间,它所要讲的智慧是人间的智慧、人生的智慧。佛教的人生智慧的三个方面:一、 珍视人生、积极创造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智慧。一般人认为,佛教是对人生批判最多,最消极的一个宗教.实际上,佛教是在所有的宗教中对待人生最积极的一个宗教。是把人生的价值肯定的最高的一种宗教。基督教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原罪。道教也认为,人一生下来叫承载着祖先所犯下的罪过,

3、叫做:承负.佛教,认为人类的在这个世界中是最高的。佛教认为在宇宙中还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称为:诸天;但都比不上地球人.具有非常宝贵的特点(概括为三或五个方面):勇猛强记。有很强的思维能力,探求世界、自心。西方学者认为,人是一个没有完成的X。人可以发展、完善的自己是没有上限的。人凭什么能能超越物种、生命,而没有上限呢。主要是:拥有思维能力,具有自证能力-勇猛强记,常修梵行。梵,清净的意思.能节制自己的欲望.人欲,是洪水猛兽,任其发展,人将不成为人。有些人可以做到完全节制欲望、没有欲望,像佛教里的一些高僧可以完全没有人欲.人的突出特点:人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只有人具备创造能力,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

4、文明。其他的动物只能享受或侵夺这个世界已经有的一切。基督教里非常注重人兽之辨.因为从动物学的角度来看,人和其他类的哺乳动物是没有差别的.身体、基本欲望是一样的。讨论的结果是: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动物-人具有超越动物性的一面,又有动物性的一面。和佛教的说法是很相似的。佛教认为,不仅其他物种无法和人的这种创造能力相比,就是鬼神诸天也无法相比。很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制能力是人类最宝贵的本钱。只有人具备这三种能力。佛法里反复讲: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喻为盲龟浮木孔。在茫茫的宇宙之间,能够成为一个人,这个难度更甚于一只盲龟在茫茫的大海上遇到一块可以安身的木头,而这块木头上正好有一个孔恰好放下自己。所

5、以说,人生难得。难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易失。难得易失,是人生的最基本的特征.寿命短。电光无常,从无穷无尽的时间之流来讲,人的生命确实是比较短暂的.对于人种能力反省、思考等理性行为的人来说,是很可悲的。人的本能上,谁都不想早一点死去,而谁又不得不死去。西方学者讲,人,一面是天使,一面是蛆虫的口中食。这是人存在的悖论。我们拥有了这种难得易失的人生,在理智开始发达、年轻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要认识到:(一) 人身难得。(二)认的生命是短暂的。死神永远在人的上方。(死亡学: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思考死亡.一般来说思考过死亡的人,对人生的看待会更加的积极。因为他知道人的生命非常的宝贵,要用着

6、宝贵的人生创造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佛经里很多地方讲到义利。义,就是意义。利,就是价值、利益。没有思考过人生存在的人生,整日浑浑噩噩,跟动物一样,佛教称为:人生牛,这样的人生是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的。现在很多人的价值是负面的,很多人一生都在向社会和他人索取,妨害别人、社会.)人生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思考生命的存在和意义。怎样去实现呢?佛教里面叫:观修.人是如何经过生老病死,人生的究竟意义在哪里。佛教的人生意义在于:安、乐,两字。大致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幸福。即,获得人生的幸福应该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所在.佛教中的三种安乐(一) 现法安乐今生的、现在的、当下的幸福。怎样获得现法安乐?1.知识、技巧具足(

7、为社会做贡献) 2.正命具足(有正当的职业,善于理财,四分之一自己享用) 3。善知识具足(主要讲社会交往,人是社会性动物。能够给你帮助的、正面影响的这些人.包括你的老师、师父、朋友等。)好的老师、好的朋友。4。守护具足(二)后世安乐现在人普遍认为:只有今生,没有来世。其实,这是现代人根据现代不究竟的科技所作出的一种推论。实际上人死了之后会怎么样,以我们现有的知识是无法下出确切结论的。所以,爱因斯坦、恩格斯这些人,对于人死了之后有没有继续存在这个问题,不能贸然的作出肯定的或者否定的结论:存在两种可能。如果存在佛教所说的有另一种可能,人死了之后精神继续存在、延续,那它就跟精神一样重要。所以基督教、

8、伊斯兰教认为来世比今生更重要,因为来世是永恒的今生是短暂的。做人,今天要为明天打算,青年要为老年打算,人的一生要为后世打算。怎样会后世打算呢,佛教认为,要持戒,要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道德修养。其次,主要是布施,精神布施、物质布施。帮助别人,从事慈善.但是,后世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无论的多少劫,还是有结束的时候。因此佛教又追求:究竟安乐。(三)究竟安乐(永恒的安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永恒的生命.第二方面是绝对自由,就是佛教说的:得大自在。今生也是可以达到.当然佛教不要求、不动员你今生达到.这样的人,也只是一个一般的人。要具有菩萨精神:庄严国土,利乐众生。美化这个世界,使所有众生获得安乐-人

9、生的究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二、如实知见,树立正见的智慧实,理性上的明白。见,从眼睛、直接上的明白。不但从理性而且从直接上明白这个世界的真相。这种智慧是我们过好人生、度好人生获得三种安乐所依靠的根本。智慧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智慧也是佛教的第一财富。而这种智慧呢,就是佛教的如实知见的智慧。在这一点上,佛教和科学是极为相似的.“科学”认为世界有一个真相。人只要掌握了真相,掌握了规律,就可以规律里获得自由。佛教也认为,无论是物质世界、精神境界还是生命境界,都有这样的一个真相存在。这个真相,我们人天生是不能认知的。人认知的方式具有局限性、虚妄性.佛教是第一个对人的认识进行检讨的。科学家在进行试验之前先检查

10、自己的仪器,人类要想认识自己先要对我们认知世界的这种能力来一个冷静的反省。佛教用智慧内求的方法,向内观照自心.人具有研究自己心灵的一种能力,充分发挥这种能力就可以获得明白世界人生真相的一种智慧。然后用这种能力检讨我们的认知方式,发现我们的认知方式是通过六个窗口:眼、耳、鼻、舌、身、意。我们的肉眼只能看到很局限性的一些东西,比如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紫外线、红外线等。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认为不存在,佛教里称为:虚妄见。前生、后世我们看不见,所以我们认为它们不存在.耳朵听声音也具有一定的范围,只能听到音波里面很狭窄的一段.西方的学者,认为人类的认知像被关在一个黑屋子里,没有方向,天花

11、板上只有很窄的一条缝,就是我们的五个感官,通过这个五个感官的逢透进来的光,我们再利用我们的理性思维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种种的猜想、进行种种的研究.因此:我们大概永远也不能认知整个宇宙。我们永远也不能认识我们自己生理上的奥秘、心理上的奥秘、心灵方面的奥秘我们的这种感官是没有办法认识的.而且意识,据我们现在的心理学研究把大脑比喻成一台经常受病毒侵袭的计算机,里面存储着各样的信息,但它的处理能力并不太好、经常出错。我们用这种意识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就会出现一些错误。最可怕的就是人生观出错。人生观决定一个人的道德和行为。 佛教里称为:见地。错误的见地产生错误的行为。佛教认为,在人认识到人生的宝贵的价值之后

12、,最要紧的事情就是:确立正见。正见是指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怎样确立正见呢,就是:如实知见.对我们以前的或者一些与生俱来的一些错误进行修正。如何才能实现如实知见?从一切现象当中归纳一个普遍的规律.普遍适用的。这个规律佛教里就称为:缘起法则我们认识到的一切现象,都是各种条件的集合。没有一个本来就具有的或者说第一性的、永恒的这样的东西。凡是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产生的事物,它必然依赖它所产生的条件而消灭。所以必然是有生有灭。把缘起法则应用人的行为及社会方面。就是一切行为、一切活动都遵循“因果规律”。在很长的时间里,在中国社会中农业道德,一方面是靠儒家的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就是靠佛教的因果观念来维持的。如实

13、知见的缘起法则不仅可以适用于自己的社会生活,还可以运用于所有的各个领域,包括各门科学的领域。观察事物的因缘。现实世界中,因果就是铁的规律。 自然、社会科学、人的社会生活中都是适用的。500年前,佛教传入欧洲,马克思、恩格斯从他们了解佛教的朋友那里了解的佛教,并没有看过佛教的原典。认为古代的辩证发展到最高的就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佛教。缘起法则里面所蕴含的理和唯物辩证法里的三大规律是很相近甚至是一致的。佛教是一种宗教,没有用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来研究自然科学,而是主要的用来研究宇宙的奥秘、究竟的安乐(涅槃)。佛教,用“如实知见”的智慧去探讨宇宙的奥秘、心灵的奥秘、从里面找到可以获得涅槃的一条道。(一般人

14、可以接受缘起说,都不像佛教徒那样完全信仰缘起法则。)佛教,用“缘起法则”去分析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内心世界,构成他的真实本面,会开发出一种智慧。这种智慧的价值:也就是:佛教智慧的价值:(一)使人获得涅槃(永恒安乐的境界)(二)(获得另一个身体)获得法身(以法界或整个世界为一体,不会死亡。)(三)获得超越性的智慧(可以看到前生后世,物质的本源)三、如实知见良心,获得心灵超脱的智慧心灵,使我们已知的宇宙当中最复杂、最高级的一种现象.心灵长期以来,受到世人的普遍的忽略.心灵的复杂,佛教认为,不下于物质,甚至比物质更复杂.心灵比物质难研究的多。物质是可以拿仪器去检测的,而心灵虽然可以用心电、脑电这些仪器

15、去观察,但从整体来讲心灵是摸不着、看不见,也是不可测的。用研究物质的手段去研究心灵难度非常大。佛教认为,研究自心反而比研究物质要容易。人生来就具有一种自知其性的能力,是一种本能,只是我们未能发挥、发展它而已。只要发挥这种本能,用佛陀所发现的方法去研究、把握自己的心灵,就可以知晓他的真相。是几乎不需要任何条件的。佛教的主要精神:自知其心、自主其心、自净其心。首先要自知其心,要对自心的真相要有一个如实的把握。其次才能自己把握它,做自心的主人。做了自性的主人,才能把自心净化。佛教的学说,主要是一门研究自心的学问,中国佛教讲佛教称为内学,将其他哲学、宗教称为外学。内学之意,即专门研究自己内心.南宋孝宗

16、黄帝对儒释道三教社会功能的界定:以佛治心,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一百多年前,佛教传入西方的时候,西方的心理学家看了佛教关于心的描述之后感到非常吃惊。直到今天,在西方心理学界内,也不把佛教当成宗教。而是当成有宗教背景的心理学.认为佛陀是最早的心理医师、大师。佛教的四圣谛,是最完备的心理治疗的一个方案:病症病因药方保健。陈兵教授将佛教中关于心的描述归纳定义为:多功能、多层次的集合体。一般我们只看到我们的心理活动:我们的认知、情绪、意志.心灵,是一个像宇宙一样巨大的、常态的、复杂的结构。在这个结构里有表层的心理活动,也有深层的心识活动.性格有百分之四十由基因来决定的,而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一般情况下也有百分之七八十是被编码编好的.所有我们的一些心理活动、一些不自主的心理活动,从心理学、佛法看来对我们都是有害无益的,佛法把这种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