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看幽默:幽默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57880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视角看幽默:幽默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视角看幽默:幽默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视角看幽默:幽默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视角看幽默:幽默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视角看幽默:幽默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视角看幽默:幽默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视角看幽默:幽默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视角看幽默:幽默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自己收集整理的错误在所难免仅供参考交流如有错误请指正!谢谢新视角看幽默:幽默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李晓鹏 幽默一直被人们所推崇和关注有关幽默机制的理论研究也就成了一个古老的课题先后出现了蔑视/优越理论、释放理论、失谐理论(乖讹论)、自我解嘲说(自我欣赏说)等众多理论进入20世纪后又出现了从社会和人际交往角度来解释幽默原理的幽默社会学理论由于该理论不同于以往基于语用学基础的理论所以在国内介绍还比较少重视还不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幽默在在社会情景和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国人所重视本文通过对幽默社会学理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希望能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幽默的机制的推

2、进对幽默的本质与应用的研究1 幽默的社会学理论 幽默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是强调:在社会情境中幽默在娱乐基础上还发挥着交际功能与适应功能该理论认为幽默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以一种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交往是一种思想游戏人类通过创造幽默来相互取乐、制造笑声、扩展游戏机会以促进交往的深入在长期进化中随着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玩耍行为的口语形式即口语式幽默便诞生了同时这种新的游戏形式逐渐代替了追逐打闹的形式成为成人频繁采用的游戏形式当人们做此类游戏时他们通常会采取一种并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言行 根据幽默的社会学理论的相关阐述可以认为幽默具三大功能: (1)娱乐功能:在群体内创造欢乐与笑声缓解人际紧张

3、愉悦他人提升人际关系1 (2)沟通功能:幽默作为一种际沟通方式以一种间接含蓄、轻松愉悦、调侃委婉的方式传达某些信息使人在笑声得到启发因此幽默在那些采用严肃或直接的方式将会产生对抗、尴尬或其它风险的场合(如冲突、批评等)中特别适用2 (3)适应功能:幽默作为一种世界观、人生观或一种应对困境的方式是采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化解尴尬情境、缓解紧张气氛;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来解释、调侃困难幽默的人能够认识到世界的不足和缺陷能够接受并从中发现快乐甚至可以苦中作乐;缺乏幽默的人总是专注于人类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过于严肃以致无法放松和笑对困境32社会学理论中有关幽默创作的研究 以往幽默理论研究更多是从逻辑、语言等角度探讨

4、幽默创作而基于幽默的社会学理论研究者主要是从社交能力、安全感等角度探讨社会交往情境中的幽默创作 (1) 幽默创作与社交能力 社会学理论认为幽默的创作需要可以用熟练使用多种游戏方式的社交能力幽默的人能够更好的发现和利用适宜幽默的情境与时机;能够想出各种令人愉快的行为和语言;能够不费力准备地描述出产生幽默的方法;当讲同样的笑话时他们更容易被认为是有趣的人这种社交能力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即时创作幽默的基础4 (2)幽默创作与安全感 安全感被认为是笑和幽默的基础创作幽默的能力是与安全感密切相关的采用委婉方式进行沟通包含着一种不确定性即表现出自己的不足或者看上去一副傻呼呼的样子是有风险的这些行为在缺乏安全感

5、的人的交往活动中是不太可能出现的有文献指出:具有更高安全感的个体会更愿意交谈对对方也会采取更为积极的反应而且对交往情境更留心关注因此他们能够即时创作出与交往情境密切相关的幽默他们会发现交往更有回报更愿意交往从而也产生了更多的笑声4 与安全感相反孤独感则不利于幽默的创作以往的研究也证实孤独感与许多人格因素如羞怯、内向、低自尊有高相关与人际信任、社交技能差及社会适应不良有密切关系孤独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经常有消极的看法对交往对象关注不够反应不积极因此幽默创作水平也较低43 社会学理论中关于幽默效果的研究 由于幽默具有模糊性以及社会交往情境的复杂性幽默是否被理解接受幽默的使用是否达到幽默发出者预想的效果

6、取决于它与交谈双方和交往情境的适宜性Bippus等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1)交往双方的特点会影响幽默效果 首先交往双方的关系满意度会影响幽默效果关系满意度的不同会造成对幽默使用动机的不同解释即进行不同的归因进而影响对幽默的理解当双方关系满意度高时倾向于对幽默进行积极解释而当双方关系满意度低时则倾向于对幽默进行消极解释5其次交往双方了解程度也会影响幽默效果如果双方具有共同的背景知识能够理解相互的感情和想法就能够更容易理解和发生幽默这也就是幽默在亲密关系的人之间更容易产生的原因5再次交往双方当事人幽默使用的倾向将会影响幽默效果如果幽默发出者经常使用幽默那么幽默接受者就比较容易接受因为他

7、已经习惯了对方使用幽默另一方面如果幽默接受者也是喜欢、使用幽默那么他对对方的幽默也会持积极态度6最后双方交往中幽默使用的倾向也影响幽默效果玩笑和游戏是许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种人与人之间先前存在的玩笑关系的程度也会影响他们后续的幽默行为及对幽默的理解和接受7 (2)幽默材料的特点将影响幽默效果 Bippus6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幽默材料特点对幽默使用效果的影响并得到四个因素:幽默的质量(quality)、相关性(relevance)、意外性(unexpectedness)和耍宝(silliness)幽默的质量包括幽默的趣味性和哲理性;相关性是指幽默材料反映的内容与交谈主题应相关;意外性是

8、指幽默信息出乎接受者的意料或者说幽默材料具有新颖性、创新性耍宝是指通过搞笑、搞怪、装傻等方式缓解紧张营造气氛 (3)幽默使用的时机将影响幽默效果 幽默使用的时机是由交往情景和交往双方状态共同决定的选择时机的不同同样会影响幽默的效果在恰当的情景下合理地评估幽默接受方的状态才会产生幽默效果如果幽默使用的时机不适宜即使其它方面都正确也可能被认为是无效的甚至会起反作用7 4社会学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由于幽默具有缓解紧张、营造欢乐氛围、委婉表达观点、应对困境等多种功能因此在说服、安慰和冲突处理等不同社会交往情境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领导管理、恋爱婚姻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幽默与说服、安慰以及冲突处理

9、Lyttle运用实验法研究表明幽默在说服的启发加工模式中起着以下良好作用8:幽默有助于激起被说服者的愉悦情绪当人们心情好时更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较少拒绝别人幽默是一种令人喜欢、易于理解接受的材料这种材料更能打动人和说服说服者在说服他人时所选择的幽默常常暗含着一种与当时情境相似的价值标准这种价值标准以幽默的形式更容易被接受幽默采用的是一种言此及彼的方式与说服者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因此提高了其可信度 在安慰行为中安慰者可利用幽默来缓解双方的压力和紧张这是因为只有当事人消极情绪减弱或消失思想和心情开始积极转化安慰才可以说是有效9 ;同时目睹痛苦使得安慰者情绪会受到影响也感到需要进行适宜安慰的压力另外使个体

10、对环境重新进行评价是安慰的关键功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情境指出情境中的失调之处并以一种娱乐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解释会使压力事件看起来不那么具有威胁或让人产生压力感使个体对环境重新获得控制感能鼓励个体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来看待事情7 发生冲突时人们更乐意使用幽默来解决冲突这是因为幽默有利于缓解冲突产生的紧张气氛或焦虑;同时产生冲突意味着双方意见或观点不一致需要加强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幽默作为一种间接委婉的沟通方式起着传达或强化社会规范、表达批评的作用幽默可使批评看起来不那么严厉而容易被接受从而有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10 (2) 幽默与领导管理、婚恋 幽默有助于领导者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气氛这种工作气氛有利于减少

11、工作中的单调、紧张、挫折鼓舞士气提高工作效率使下属更积极、自在、较少产生紧张感;此外领导者经常要给下属布置任务、提出批评、建议等幽默有助于下属接受任务、批评或建议等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标11Decker和 Rotondo调查表明积极的幽默有助于提高领导者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的有效性当管理者具有良好幽默时下属报告了更高的工作满意度12 幽默是伴侣选择与婚姻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具有良好幽默感的个体比那些幽默感一般或缺乏幽默感的个体在吸引力和适宜性上获得了更高的评价更可能被作为潜在选择的对象 13Butzert和Kuiper14调查婚姻满意度与幽默类型、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婚姻满意度高的个体在

12、冲突情境中比在愉悦情境中使用更多的积极幽默这是因为发生冲突后伴侣利用幽默缓解冲突所带来的紧张和不适使两方及时解决冲突这将有利于关系的发展提高婚姻满意度5小结与展望 幽默的社会学理论从社会交往角度对幽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研究者从社会交往角度对幽默的创作、影响幽默表达效果的因素、幽默在各种情境、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同时还应看到相关研究所存在的种种不足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目前主要是采用调查法由于社会情境中幽默的复杂性今后还应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如调查法、访谈法、情景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日志法等 其次在研究内容上幽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关的应用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在社会情境中的幽

13、默创作、幽默在娱乐逗趣、批评、表达不满、拒绝、建议等各种社会情境的应用研究、在工作场合、教育、婚姻家庭、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参考文献1 Martin, R. A., Puhlik-Doris, P., Larsen, G. Gray, J. & Weir, K.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uses of humour and their relation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Development of the humour Styles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Res

14、earch in Personality, 2003, 37, 48-75.2 Martin, R. A. The psychology of humour: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London: Academic Press, 2006.3 Ruth, W. & Carrell, A. Trait cheerfulness and the sense of humou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1998, 24, 551-558.4 Miczo, N. humour ability, un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loneliness and perceived stress: testing a security theory.Communication studies, 2004, 55, 209-226.5 Bippus, A. M. humour motives, qualities and reactions in recalled conflict ep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