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56087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74 大小:1,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1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柳林鑫飞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山西柳林鑫飞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O一O年八月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3第一节 编制依据、施工及验收标准3第二节 井田自然概况4第三节 设计概况43第四节 工程范围56第五节 工程特(难)点分析56第二章 矿井建设施工准备工作57第一节 矿井工程施工准备条件57第二节 施工前准备59第三节 立井施工机械配置65第四节 斜井施工机械配置67第五节 井巷工程施工方案69第六节 土建工程施工方案79第七节 安装工程施工方案87第三章 施工方案98第一节 立井表土段施工98第二节 斜井表土段施工99第三节 立井基

2、岩段施工105第四节 斜井基岩段施工113第五节 井筒安装工作124第六节 施工管理125第七节 其他条件下的施工及安全措施127第四章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135第一节 原材料管理135第二节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136第五章 安全生产制度141第六章 施工组织保证体系145第一节 施工组织机构145第二节 项目部职责分工145第三节 目标管理149第四节 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149第五节 工程进度保证措施166第六节 季节性施工措施168第七章 文明施工及环保171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编制依据、施工及验收标准1、2009年9月10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

3、933号文件对吕梁市柳林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下达的批复意见,同意吕梁市上报的柳林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根据该整合方案山西柳林贾家沟煤矿有限公司、山西柳林屈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柳林和信后山垣煤业有限公司,3个生产煤矿重组整合为山西省柳林鑫飞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后井田面积5.6489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批准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为1.20Mt/a。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件和山西省煤炭工业厅 “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晋煤办基发201083号,同意编制的山西柳林鑫飞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

4、、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14000020091112220046789)。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4、煤矿安全规程,山西省煤矿建设安全规定(试行),煤矿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5、煤矿建设工程施工定额标准(工期定额、劳动定额、材料定额)、强制性标准。6、建设单位提供的矿井现状、图纸等有关资料。第二节 井田自然概况一、工程位置山西柳林鑫飞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柳林县城西北6km处的贾家垣村南侧,行政区划属柳林县柳林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1231105331,北纬 372702372816。井田东南距柳林县城4Km,307国道离军高速公路和孝柳铁路均由井田南侧通过。井田东部有简易公

5、路与307国道相连,井田距307国道4Km,距离军高速公路5.3Km,距孝柳铁路穆村站8km,交通运输较为便利。井巷工程、土建工程及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均在本矿界范围内进行。二、地形地貌本井田地处吕梁山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侵蚀地貌,地表切割强烈,黄土梁峁绵延起伏,冲沟密集而狭窄,形态多呈“V”字形,与黄土梁、峁、垣相间分布,常见陡崖、黄土残柱及陷穴等微地貌景观。综观井田地形,总体为北高南低。井田内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部,标高1047.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边界处沟谷中,标高840.00m。最大相对高差207.20m。三、气象条件及地震情况井田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暖温带半

6、干旱地区。气温变化昼夜悬殊,四季分明。降水量有限,多呈干旱状态。冬春两季多西北风少雪雨。而夏季雨量集中,有时出现洪水灾害。年平均气温10.5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4.2mm,风向多为西北风,据国家建筑防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据历史记载,本区及附近未发生过大地震。只在1829年4月(清道光九年三月)离石发生过5.25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3730,东经11112。 四、河流本井田属黄河流域三川河水系。三川河为井田附近最大河流,它的上游是北川河、东川河和南川河,在离石交口镇汇合后,称为三川河,三川河发源于吕梁山脉的最高分水岭(

7、分别为上顶山、骨脊山、赤坚岭),河流全长168km,流域面积 4161 km2,从本井田南面流过,在石西镇的两河口注入黄河。据井田以西的后大成水文站1956-1980年观测资料,三川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88亿m3,平均径流模数2.23L/s.km2,洪水期最大流量为2260m3s。井田范围内无大的河流,只有数条东西向的微小溪流,雨季流量稍大,遇大雨则洪流暴发,携带大量泥沙向下游直泻,雨后流量锐减,79月份流量占全年总流量的5070。枯水的冬、春季节,流量甚小,甚至干涸。黄河从井田西界外约10km处流过, 河底高程 610.00-650.00m,流向由北向南,据吴堡水文站19521977年资料

8、,年平均流量924.4m3s,最大流量19500m3s。五、地质特征(一)区域地层本井田位于鄂尔多斯聚煤盆地东缘的河东煤田中段离柳矿区内,区域地层见表1。(二)区域构造河东煤田属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边缘,按地质力学观点,本煤田为祁吕贺山字型构造脊柱东侧盾地与东翼内带之间一沉积煤盆地,由于受各时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态比较复杂,而东翼以北北东向的新华夏系构造为主。表1 区域地层简表 地层单位厚度(m)岩性描述界系统组代号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1-24冲积层,由亚砂土、砂层及砾石层组成上更新统马兰组Q3m10-58浅黄色,黄土状亚粘土及亚砂土。含大孔隙,局部夹砂砾层及其透镜体。常组成二级阶地及其丘陵顶部

9、覆盖黄土地貌中更新统离石组Q2l15-140红黄、浅红棕色黄土状亚砂土。夹红综色古土壤层,其下可见钙质结核层,底部夹有薄透镜状砾石层,砾石万分单一,以灰岩为主。垂直节理发育。上第三系上新统保德组N2b4-122底部为灰白、浅红色砾岩,砾石成分为片麻岩、石英砂岩、石灰岩组成,砾径5-10m,钙质胶结,上部为紫红色及棕红色粘土及砂质粘土,夹薄砾石层及钙质结核中生界三叠系中统铜川组T2t221-341下部为灰绿、灰黄及灰红色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砂岩含磁铁矿条带、钙质结核等,上部由灰红色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泥岩及1-2层凝灰岩二马营组T2er429-519中上段由紫红、灰红色长

10、石-石英砂岩及薄层泥岩、砂质泥岩组成。下段为灰绿色厚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泥岩及砾石透镜体,顶部为紫红色砂质泥岩下统和尚沟组T1h92-167紫红、砖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夹浅红色细砂岩,局部含数层钙质结核或透镜状淡水灰岩层刘家沟组T1l330-485淡红、砖红色细粒薄板状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紫红色砂质泥岩,砂岩中含泥质包裹体,具大型交错层理,细砾岩中见有淡水灰岩层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99.5-224以砖红、鲜红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下部砂岩发育,上部以细碎岩为主,夹透镜状淡水灰岩上石盒子组P2s350-508下段以灰绿色砂岩为主,中段为紫红色、灰绿色砂质泥岩、粉砂岩与紫色泥岩互层;上段

11、为紫色、葡萄紫色、蓝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夹薄层浅色长石泥岩下统下石盒子组P1x60-116灰-灰绿色砂岩、灰色泥岩及煤线组成,底部含煤线数层,上段为灰绿色中厚层状砂岩,夹砂质泥岩及炭质泥岩山西组P1s33-78灰白-深灰色砂岩,灰黑色泥岩及煤层组成,含2-5层煤,其中4层煤可采或局部可采,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60-127由灰白色砂岩、灰黑色泥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含灰岩5-6层,煤层5-7层,可采煤层2-4层。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中统本溪组C2b14-48由铁铝岩、粘土泥岩及泥岩、砂岩组成,底部为山西式铁矿或黄铁矿及G层铝土矿,向上为泥岩段,夹薄层砂岩及煤线表1续 区域地层简表

12、地层单位厚度(m)岩性描述界系统组代号古生界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46-138浅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角砾状泥灰岩为主,夹层状、脉状、纤维状隐晶质石膏,石膏带多赋存于中下部上马家沟组O2s122-383底部为泥灰岩,局部含角砾,其上主要为灰岩及白云质泥灰岩与豹皮状灰岩互层下马家沟组O2x48-263底部为黄褐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及黄绿色钙质泥岩、泥灰岩,其上为灰岩,夹薄层泥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下统冶里-亮甲山组O1y-O1l46-12129-45底部为黄绿色泥岩与竹叶状白云岩互层,泥岩一般为2-3层,其上为燧石结核、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泥岩中含山西朝鲜早化石寒武系上统凤山组3f55-110底部为

13、泥质白云岩,向上为厚层白云岩、泥岩及泥质条带白云岩,白云岩层位稳定,质纯,含五湖嘴虫及索克虫化石长山组3ch3-44灰紫色竹叶状灰岩,夹薄层灰岩,汉高山-带相变为白云质灰岩,含王冠头虫化石崮山组3g7-40黄绿色、灰紫色泥岩,泥质条带灰岩和竹叶状灰岩元古界震旦系汉高山组Zch18-350下部为紫红色砾岩及灰黄色砂岩,上部为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砂岩,靠下部夹一层1.2m厚的安山质凝灰岩,含孢粉黑茶山组Ptlhc1080由变质砾岩及肉红色、灰紫色含砾长石石英岩等岩石组成,砾岩中砾径大小悬殊,一般2-60mm野鸡山群白龙山组Ptlb660变基性火山岩,由斑状、气孔状斜长石角闪岩、角闪变粒岩及千枚岩

14、组成青杨树湾组Ptlq260-1002下部为变质砾岩,含砾石英岩及石英岩等变质粗粒碎屑岩,中部为浅红色条带状石英岩状角闪变粒岩,上部为灰黑色条纹、条带状钙质黑云母千枚岩,夹钙质石英岩及1-2层变基性火山岩太古界吕梁山群Arzll4835-13035以变质酸性、基性火山岩为主,中部夹有泥质为主的变质沉积岩(石英岩、千枚岩、大理岩),顶部为巨厚层状的大理岩界河口群Arzjh2500-12410以云母片岩、云母变粒岩为主,夹各种大理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经受混合化作用较强烈离柳矿区位于河东煤田中部,基本上是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东部发育大的宽缓褶曲,成为矿区控制性构造。褶曲自东而西有离石中阳向斜、王家会背斜、三交柳林单斜,其间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