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35kV导线架设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 35kV导线架设施工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山驼梁35kV输电线路新建工程线路架设施工方案 平山县金诚电力建设中心 2015年1月目 录第一章 编写依据2第二章 施工概况2第三章 施工前准备3第四章 导地线展放4第五章 连接 7第六章 紧线8第七章 附件安装12第八章 施工记录13 第一章 编写依据1.1根据该工程设计单位编制的施工图纸。1.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1.3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1.5安全生产法、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规程、规定、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1.6国家及地方颁布的现行有关法规、标准等。第二章 施工概
2、况2.1全线避雷线挂线后予留尾线1.5m,进行跳线连接,导线挂线后予留尾线5m。2.2防振装置与绝缘配合为了防止导线及避雷线由于振动造成疲劳损坏导线及避雷线采用加装防振锤防振,全部导线采用FD-3型防振锤;GJ-35型避雷线采用FG-35型防振锤。直线塔采用单串合成绝缘子FXBW-35/70-2,重要交叉跨越采用独立挂点的双串合成绝缘子FXBW-35/70-2,耐张、转角和终端塔采用双串合成绝缘子FXBW-35/70-2,转角塔中导线跳线和转角塔边导线跳线(30o转角以上)采用双串重力合成绝缘子FXBW-35/70-2,导线悬垂线夹采用XGU-3, 耐张线夹采用NLD-3型,不用压接。2.3导
3、地线如有接头,采用接续液压管联接,导线采用LGJ-120/20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GJ-35钢绞线及OPGW缆。 第三章 施工前的准备3.1施工前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作技术交底,组织学习施工图,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标准,介绍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使施工班组在施工前掌握施工要求,保证施工顺利正常进行。3.2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熟悉施工现场,施工线路、地形条件,作到心中有数。施工前根据需要的工具和材料进行认真检查,必须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3.3本工程线路耐张段较短,计划导地线从线盘上盘出来再搬运到施工现场展放,一般采用人力施放导地线。3.4架线工程流程展放导地线导地线金具运输导地线耐张线夹安
4、装耐张塔挂反面导地线布线支导、地线轴 紧线挂绝缘子和放线滑车跳线安装附件安装3.5技术要求3.5.1 本工程所使用的导线,避雷线、标准金具及绝缘子等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或部颁标准),并应持有该批产品的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说明书,对于缺少质检资料者需经有资格的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3.5.2 紧线观测弧垂时,应以观测档内实测的温度为基准,再按导线或避雷线安装的要求查弧垂表,表中数据已按降温补偿法补偿。(导线降温15,避雷线降温10)。3.5.3 所有交叉跨越档的弧垂不得有正误差,并且折算到40的弧垂要满足设计要求。3.5.4引流线安装呈悬锤状自然下垂,跳线弧垂由横担下边缘起至导线
5、,控制值为1.2m,误差为100mm之间。3.5.5 避雷线跳线连接使用并沟线夹2只,导线跳线连接使用并沟线夹3只。3.5.6 防鸟针安装、线路的编号、相序、标志牌、警告牌按运行单位的要求。第四章 导地线展放4.1 放线的一般规定4.1.1 放线前应有完整有效的架线(包括放线、紧线及附件安装等)施工技术文件。4.1.2 放线过程中,对展放的导线或架空地线(也称地线,下同)应进行外观检查,且符合下列规定:. 导线或架空地线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对制造厂在线上设有损伤或断头帮助的地方,应查明情况,妥善处理。4.1.3 跨越电力线路、弱电线路、铁路、公路、索道及通航河流时,必须有完整可靠的
6、跨越施工技术措施。导线或架空地线在跨越档内接头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应符合表4-1规定:表4-1 导线或架空地线在跨越档内接头的基本规定项 目铁 路公 路电车道(有轨或无轨)不通航河流导线或架空地线在跨越档内接头标准轨距,不允许接头窄轨,不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允许接头;二、三、四级公路,不限制不允许接头不限制项 目特殊管道索 道电力线路通航河流导线或架空地线在跨越档内接头不允许接头不允许接头110kV及以上电力线路,不允许接头;110kV以下电力线路,不限制一、二级,不允许接头;三级及以下,不限制不限制4.1.4放线滑车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轮槽尺寸及所用材料应与导线或架空地线相
7、适应。. 导线放线滑车槽底部的轮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放线滑轮基本要求检验规定及测试方法DL/T685的规定。展放镀锌钢绞线架空地线时,其滑车槽底部的轮径与所放钢绞线直径之比不宜小于15。. 对严重上扬、下压或垂直档距很大处的放线滑车应进行验算,必要时采用特制的结构。. 应采用滚动轴承滑轮,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确保转动灵活。4.2 非张力放线4.2.1 由于条件限制不适应采用张力放线的线路工程采用人力或机械牵引放线。4.2.2 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可不作修补,只需将损伤处将棱角与毛刺用0#砂纸打磨光 。. 铝合金绞线单股损伤深度小于股直径1/2;. 钢芯铝绞线及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
8、截面积为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及以下,且强度损失小于4%;. 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为4%及以下。4.2.3 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需要修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导线损伤修补处理标准应符合表4-2的规定:表4-2 导线损伤修补处理标准处理方法线 别钢芯铝绞线与钢芯铝合金绞线铝绞线与铝合金绞线 以缠绕或补修预绞丝修理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已超过2.2.2条规定,但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5%,且截面积损伤又不超过总导电截面的7%时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程度已超过2.2.2条规定,但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5%, 以修补管补修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的强度已超过总拉断力的5%,但不足17%,且截面
9、积损伤也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的25%时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强度损失超过总拉断力的5%,但不足17%时 注:导线总拉断力是指计算拉断力。. 采用缠绕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 将受伤处线股处理平整;b. 缠绕材料应为铝单丝,缠绕应紧密,回头应绞紧,处理平整,并应将受伤部分全部覆盖,其缠绕长度不得小于100mm。. 采用补修预绞丝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 将受伤处线股处理平整;b. 补修预绞丝长度不得小于3个节距,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绞丝GB2337中的规定;c. 补修预绞丝应与导线接触紧密,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并应将损伤部位全部覆盖。. 采用补修管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 将损伤处的线股先
10、恢复原绞制状态,线股处理平整;b. 修补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修补的范围应位于管内各20mm;c. 修补管可采用液压,其操作必须符合连接有关规定。4.2.4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必须将损伤部分全部割去,重新以接续管连接:. 导线损失的强度或损伤的截面超过4.2.3条采用补修管补修规定时;. 连续损伤的截面或损失的强度都没有超过4.2.3条以补修管补修规定,但其长度已超过补修管的能补修范围;. 复合材料的导线钢芯有断股;. 金钩、破股已使钢芯或内层铝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4.2.5 作为架空地线的镀锌钢绞线,其损伤应按表4-3规定予以处理:表4-3 镀锌钢绞线损伤处里
11、规定钢绞线股数处 理 方 法以镀锌铁线缠绕以补修管补修锯断重接7断股断2股19断股断2股断3股4.2.6 安装预绞丝护线条时,每条中心与线夹中心应重合,对导线包裹应坚固。4.3 放线施工注意事项4.3.1 对运到现场的导、地线进行外观检查,核对规格、长度。4.3.2 导线拆装后要清理轴上铁钉等硬物,以防导线损伤。4.3.3 紧放线由专人统一指挥,统一调度。除护线人员外,跨越电力线、通讯线、公路和河流和对房屋、路口、外露岩石、跨越架、跨越管道滑车均应设专人看守,要保证通讯可靠、畅通。4.3.4 导地线展放过程中,应控制放线速度,防止线轴飞车。应设专人传递信号,当线轴或线圈接近放空时,应放慢牵引进
12、度。机械牵引时速度不得过快,司机应随时注意指挥信号。4.3.5 导、地线被障碍物卡住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线弯的外侧,并应用工具处理,不得直接用手推拉。4.3.6 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工程施工人员不得站在悬空导、地线的下方。 展放导、地线人员不得站在线圈内或线弯的内角侧。4.3.7 不得站在悬空导、地线的下方。第五章 连 接5.1 导线或架空地线连接质量技术要求5.1.1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导地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使用。5.1.2 导线或架空地线采用液压连接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及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可证。连接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应在压接管上打上操作人员的钢印。5.1.3
13、 导线或架空地线,必须使用合格的电力金具配套接续管及耐张线夹进行连接。连接后的握着强度,应在架线施工前进行试件试验,试件不得少于3组(允许接续管与耐张线夹合为一组试件)。其试验握着强度对液压不得小于导线或架空地线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5.1.4 对于导线采用螺栓式耐张线夹及钳压管连接时,其试件应分别制作。螺栓式耐张线夹的握着强度不得小于导线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0%。架空地线的连接强度应与导线相对应。5.1.5 导线切割及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切割导线铝股时严禁伤及钢芯(压接续管时);.切口应整齐;.导线及架空地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连接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14、5.1.6 在一个档距内除设计要求不得有接头外,每根导线或架空地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和三个补修管,当张力放线时不应超过两个补修管,并应满足下列规定:.各类管与耐张线夹出口间的间距离不应小于15m;.接续管或修补管与悬垂线夹中心的间距不应小于5m;.接续管或修补管与间隔棒中心的间距不宜小于0.5m;.宜减少因损伤而增加的接续管。第六章 紧 线6.1 紧线施工质量技术要求6.1.1 紧线施工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规定,全紧线段内铁塔已经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6.1.2紧线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荷载验算耐张、转角铁塔强度,必要时加装临时拉线或进行补强。6.1.3弧垂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紧线段在5档以内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可选择34档;. 观测档宜选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 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6.1.4 观测弧垂时的实测温度应能代表导线或架空地线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