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08中西医传染病学重点总结.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53301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医科大学08中西医传染病学重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方医科大学08中西医传染病学重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方医科大学08中西医传染病学重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方医科大学08中西医传染病学重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方医科大学08中西医传染病学重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方医科大学08中西医传染病学重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医科大学08中西医传染病学重点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8中西医传染病学重点 Made by 白建杰一、总论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显性感染(大多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只占小部分,但麻疹和水痘大多数表现为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可排出病原体),潜伏性感染(一般不排出病原体体)感染过程中的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包括毒素(外毒素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内毒素伤寒杆菌、菌痢杆菌),数量,变异性传染性病的发生机制中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热,代谢改变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

2、,人群易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如麻疹、水痘、乙型脑炎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二、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常见症状与体征:发热,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h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弛张热:24h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发疹: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黏膜疹),水猩天麻斑疹伤寒二、病毒性肝炎 重要!乙肝二对半: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现症感染,感染时即出现) HBsAb 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抗体(现无感染,

3、保护性。HBsAg清除后出现) 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病毒高复制,感染时即出现) HBeAb 抗乙型肝炎e抗原的抗体(病毒低或无复制,HBeAg清除后出现) HBcAb 抗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抗体(病毒复制,感染时即出现) “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 表示现症感染,病毒复制活跃。病人处于无症状携带或者肝炎活动状态。“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 表示现症感染,病毒低复制。抗病毒免疫相对强,肝炎多静止。黄疸鉴别:主要鉴别要点为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重型肝炎(肝衰竭):表现为一系列肝衰竭的表现: 1、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

4、格改变、烦照不安、昏迷等), 2、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000ml/24h,肾功能未见改善;多尿后期:尿量3000ml/24h,肾功能改善。可出现出现脱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继发性感染和继发性休克。恢复期,尿量2000ml/24h,精神、食欲基本恢复,1-3个月体力才能完全恢复。诊断:流行病学资料鼠类接触史;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早期3种主要表现:发热、毛细血管损伤、肾损伤;病程的5期经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液浓缩、异淋出现,血小板减少;尿常规:大量蛋白;血清学检查;RT-PCR检测HV病毒RNA。鉴别诊断:发热期:与流感、流脑、恙虫病、登

5、革热、伤寒、钩体病(发热酸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结大)、败血症等鉴别;休克期:与感染性休克等鉴别少尿期:与急性肾炎,其他原因所致肾衰鉴别;明显出血者:与消化性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他原因所致DIC鉴别。治疗:治疗原则:三早一就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就近治疗。早期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对症治疗,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发热期: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发病4天内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减轻外渗(降低血管通透性VC)、改善中毒症状(物理降温。防止大汗;地塞米松)、预防DIC(降低血液粘滞性: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补充血容量(早期快速:4小时内血压稳定;适量:晶胶结合,平

6、衡盐为主)、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溶液)、改善微循环(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少尿期:治疗原则稳:稳定内环境(控制补液,低蛋白饮食),促:促进利尿(呋塞米),导:导泻(甘露醇口服、硫酸镁、中药大黄),透: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多尿期:治疗原则:移行期和多尿早期同少尿期。多尿后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恢复期:治疗原则:补充营养、恢复工作、定期复查。九、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典型经过为四期:初期,13天,起病急,体温12天达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多有神情倦怠和嗜睡。小儿可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有颈强直及抽搐。极期,

7、第410天,突出表现为全身毒血症状及脑部损害症状,经过“三关”高热(是乙脑必有表现。体温高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天,重者可达3周)、抽搐或惊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引起)、呼吸衰竭(主要是中枢性呼衰,呼吸表浅,节律不整)高热、抽搐、呼吸衰竭为极期的严重表现,三者相互影响,呼吸衰竭为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还伴有意识障碍(由烦躁、嗜睡、昏睡逐渐到昏迷;多在病程10天内天出现。嗜睡常为乙脑早期特异性的表现。)如伴脑疝则表现:面色苍白,喷射呕吐,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小儿有前囟突出,视乳头水肿。可有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受损痉挛性瘫痪;小脑及动眼神经受累眼球震颤、瞳孔扩大或可缩小,不等大,对

8、光反应迟钝等。植物神经受损尿潴留、大小便失禁。恢复期,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但重型患者需1-6个月才能逐渐恢复。表现为低热、多汗、神志迟钝、痴呆、吞咽困难、失语、瘫痪等。经积极治疗,多在6个月内恢复。后遗症期,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留有神经、精神症状,称为后遗症。以意识障碍、痴呆、失语、瘫痪、及精神失常最为多见。积极治疗,可部分恢复。癫痫可持续终生。高热处理:尽可能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物理降温为主,如冷敷、冰袋放置、30%50%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药物降温为辅:氨基比林口服;安乃静成人12支,小儿10 mg/kg,肌肉注射,也可以50%安乃静滴鼻。亚冬眠疗法:用于高热并抽搐频繁的患者,氯丙嗪

9、与异丙嗪各0.5-1 ml/kg肌注或静滴每46 h可重复给药,可连用35d。十、登革热流行病学: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感染后对同型病毒保持终身免疫,对其它型保持6-8个月。在新流行区,发病以成人(20-49岁)为主,在地方流行区,发病以儿童为主,二次感染易发生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起病较慢,发热25天后突然加重,多个器官出血或休克,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儿童多见,多发于流行区的当地居民,外来人很少发生。4型登革病毒均可引起登革出血热(而以II型为主)十一、艾滋病诊断:ELISA法测血清、尿液、唾液或脑脊液抗HIV可获阳性结果,主要查血清gp24及gp120抗体,其阳性率可达99%。ELISA抗体检查结果须经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确认。抗病毒治疗的原则(治疗目标):最大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