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29].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5305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2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2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2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2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29].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有感情诵读本词,理解词的主要内容。(2)收集积累有关写梅花的诗词。2、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2)在理解分析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3、德育目标:学习作者伟大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教学重点:能体会到词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知道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对比分析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与毛泽东人卜算子 咏梅的异同。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赏析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前我们先来看几张梅花的图片(学生欣赏图片)无论是晴空之下,还是风雪之中,一树树梅花在风雪中显得格外娇艳、它不

2、畏严寒、它坚贞不屈,它冰清玉洁,它是历代文人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的一首词卜算子 咏梅。(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解题: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咏梅是对梅花的赞颂,所以这是一首咏物词。2、简介作者学生简介,老师补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自幼聪慧过人,十一二岁便能撰写诗文,最擅长写七律,被称为奇才。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生平诗作逾万首。诗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精神。其诗以豪迈奔放为主导风格,词则兼备豪放、婉约之长。本文就属于婉约的风格。 3、简介背景过渡语:要想读懂这首词,我们要知道写作背景 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被统治集团中

3、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4、疏通文意学生翻译,老师补充: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尘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三、读梅1、播放视频朗读,同学们要听准字音、注意节奏、把握情感。2、指名读,注意朗读的要求。3、思考:读过之后,你感受到作者什么心情?找一个字。(愁) 我们一起来看看陆游在这首词中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愁绪。四、品梅

4、(一)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1、哪些词体现了作者的“愁”?(驿外、断桥边、寂寞、无主)2、首句点明梅生长的地点,如此清幽绝俗,出众的梅花,却开在郊野的驿外,断桥的旁边。3、驿站、断桥经常有人走吗?没有,人迹罕至,倍受冷落。4、怎样理解“无主”这两个字?“无主”就是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表明这株梅并非养尊处优(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优裕的生活)的官梅,也非占尽风流的园梅,而是野生之梅。5、 “无主”前加了一个“寂寞”,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形象写出这么一株野梅,它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无人欣赏,默默地开放,默默地凋落。(二)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1、 哪些词体现了“愁”?(黄昏、独自、风

5、、雨)2、 黄昏、风、雨,这是什么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寒气袭人的暗淡黄昏,这枝独自开放的梅花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天也不眷顾它,这时又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真是雪上加霜。3、 这天上、地上、人间,给它的种种压力,梅花屈服了吗? 没有,反而开放了。这梅花开了,它是胜利者。这就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三)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1、 春天百花齐放,万物争春,而梅花却不愿意去争春,它只想把春的讯息告诉给人们,即使这样也引起了忌妒,引起了谁的忌妒?群芳,这一句是什么修辞手法?(拟人)2、 联系本词的时代背景,想想“梅”“群芳”的形象各自隐喻什么?

6、梅:饱经忧患的词人。群芳:当权的投降派。(四)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还是这株野菊,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摧残。请看这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它又要受到挫折了,它受到哪些挫折?2、零落:梅花被风雨摧残之后,纷纷落了下来。 成泥:落花与泥水混合,分不清哪是花,哪是泥了。 碾:这又是一个无情的动作,踩。 作尘:梅花被摧残而化作了尘土。3、 我们不禁感叹:梅花的命运真是凄惨。令人不忍读下去,但还是要读。梅花屈服了吗?没有,依旧香如故。那别有韵味的“香”,永远如故,一丝一毫没有改变。五、 悟梅1、由梅及人:作者仅仅在写梅花吗?(不是)那在写什么?2、写法指导:陆游写梅花,其实就是写自己,梅花是

7、他的身世的缩影。是他的化身。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本词所托之物是什么?梅。所抒之志是什么?词人坚贞不屈,至死不渝的高尚品质。六、 比梅:1、过渡语:陆游的一生是不得志的一生,他在政治上的遭遇就像梅花一样历尽艰辛。有一位词人读了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后,也写了一首卜算子 咏梅,他就是毛泽东。他是怎么描写梅花的呢?出示课件 2、请同学自由朗读,要读好这首词,有一秘诀,就是要走出陆游的心里,用清丽明快的语言去读。再请同学单独读。比较一下这两首词在内容和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3、提示背景:本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

8、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 陆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2)感情基调不同。陆游:低沉孤高。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4、小结:不同的时代,人们赋予梅花不同的品质,老师也深受启发,以一首诗来总结这道题:孤苦高傲陆放翁,豪迈乐观毛泽东。同是挥毫赞梅花,古往今昔殊不同。七、练习:你还读过哪些咏梅的诗词,喜欢哪一首或哪一句?说出来并与同学们交流。八、小结:一花一世界。梅花因卓然不群的美丽和异香在词人笔端留下了满纸芬芳,更使我们受到感染。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像这两位词人一样喜爱梅花,追求高洁,坚持正义,乐观积极,愿梅花开遍美丽的世界,更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九、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2、你喜欢用哪种植物作为自己品格的象征?为什么?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十、板书设计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托物: 梅 言志:坚贞不屈、至死不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