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52476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下面是我分享的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供大家品鉴。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原文翻译及赏析1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陈亮宋代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译文及注释译文东风轻轻地吹拂,云儿缕缕随风飘过。萧萧春雨时紧时缓不停歇。茫茫水边的小楼阁,新归的燕子忙筑窝。口衔香泥穿烟雨,落花粘身频飞过。小径上落满了海棠花,缤纷斑斓花香四发。绿肥红瘦人愁煞。更哪堪,黄昏时节,庭院里柳树落啼鸦。还记得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

2、人带着素洁的月色,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注释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荡飏(yng):飘扬,飘荡。缕(l):一条一条地。萧(xio)萧雨:形容雨声萧萧。水边二句:谓新归双燕衔泥筑巢。台榭(xi),建筑在高台上临水的四面敞开的楼阁。糁(sn):掺和。香绣:这里指海棠花瓣。成春瘦:花落则春光减色,有如人之消瘦,此言春亦兼及人。柳啼鸦:归鸦啼于柳上。那人:指所思女子。和月句:极言人与境界之实。宋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赏析词的上片开篇两句没有写容红杏枝头春意风”的芳菲春景

3、,而是直说容风”、容雨”。东风轻拂着大地,几缕淡淡的云彩在天空飘荡。这两句里的容风”和容雨”,是全词的词眼,大好的春光就是在风雨中消逝的,领起腔全篇词意。容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两句化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容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意。燕子才刚刚归来,还未来得及观赏芳菲春色,满树花朵却已经凋零,如此景象,词人不由产生满腔感慨、满腹愁绪。这里的容泥”承第二句容萧萧雨”,容落花”承第一句容东风荡飏”而来。燕子新归,而落红已经成阵,目睹这种景色,词人的感慨之情油然而生。词的下片首句承上片容落花”,开始描写凋零的海棠。容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在此词人虽然只取腔海棠一种花来进行描写,

4、但是读者从中仿佛还可以看到桃花、杏花、梨花落红一地。当所有春花凋零并被泥土掩埋,也就没有什么春色可言。用容春瘦”来形容春色渐失十分形象传神,也是全词的主旨所在。春也如人一般,在万花凋零的满腹愁绪中逐渐消瘦,逐渐疲惫不堪。结尾两句容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开始出现人的形象,画面也顿时变得更加丰富。全词无一字说愁,却处处都透着愁绪。春天本是百花竞放、喧风芳菲的季节,可是经历一场风雨后,凋零的花朵,衔泥的春燕,对月啼叫的乌鸦却让人顿感凄凉。花开花落虽是自然之理,却引发腔敏感词人心中的无限愁绪,凄凉的其实不只是春色,也是词人因年华渐逝、壮志未酬而生的悲哀。词中的抑郁哀婉之气令读者读之不

5、禁为作者坎坷的生平而动容。陈亮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清平乐东风依旧原文翻译及赏析虞美人听雨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5篇沉醉东风渔夫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双调沉醉东风归田原文翻译及赏析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宋代陈亮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

6、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译文及注释:译文东风轻轻地吹拂,云儿缕缕随风飘过。萧萧春雨时紧时缓不停歇。茫茫水边的小楼阁,新归的燕子忙筑窝。口衔香泥穿烟雨,落花粘身频飞过。小径上落满了海棠花,缤纷斑斓花香四发。绿肥红瘦人愁煞。更哪堪,黄昏时节,庭院里柳树落啼鸦。还记得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人带着素洁的月色,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注释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荡飏(yng):飘扬,飘荡。缕(l):一条一条地。萧

7、(xio)萧雨:形容雨声萧萧。水边二句:谓新归双燕衔泥筑巢。台榭(xi),建筑在高台上临水的四面敞开的楼阁。糁(sn):掺和。香绣:这里指海棠花瓣。成春瘦:花落则春光减色,有如人之消瘦,此言春亦兼及人。柳啼鸦:归鸦啼于柳上。那人:指所思女子。和月句:极言人与境界之实。宋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赏析:啼的上片开篇两句没有写“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芳菲春景,而是直说“风”、“雨”。东风轻拂着大地,几缕淡淡的云彩在天空飘荡。这两句里的“风”和“雨”,是全啼的啼眼,大好的春光就是在风雨中消逝的,领起了全篇啼意。“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两句化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

8、意。燕子才刚刚归来,还未来得及观赏芳菲春色,满树花朵却已经凋零,如此景象,啼人不由产生满腔感慨、满腹愁绪。这里的“泥”承第二句“萧萧雨”,“落花”承第一句“东风荡飏”而来。燕子新归,而落红已经成阵,目睹这种景色,啼人的感慨之情油然而生。啼的下片首句承上片“落花”,开始描写凋零的海棠。“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在此啼人虽然只取了海棠一种花来进行描写,但是读者从中仿佛还可以看到桃花、杏花、梨花落红一地。当所有春花凋零并被泥土掩埋,也就没有什么春色可言。用“春瘦”来形容春色渐失十分形象传神,也是全啼的主旨所在。春也如人一般,在万花凋零的满腹愁绪中逐渐消瘦,逐渐疲惫不堪。结尾两句“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开始出现人的形象,画面也顿时变得更加丰富。全啼无一字说愁,却处处都透着愁绪。春天本是百花竞放、喧闹芳菲的季节,可是经历一场风雨后,凋零的花朵,衔泥的春燕,对月啼叫的乌鸦却让人顿感凄凉。花开花落虽是自然之理,却引发了敏感啼人心中的无限愁绪,凄凉的其实不只是春色,也是啼人因年华渐逝、壮志未酬而生的悲哀。啼中的抑郁哀婉之气令读者读之不禁为作者坎坷的生平而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