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51944.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523388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花生教学设计5194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5194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5194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5194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5194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花生教学设计5194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教学设计51944.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落花生说课稿1、说教材内容: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中的一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比喻、深奥的说法、激荡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实、自然、亲切的行文,却给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亲说的话一样“虽然不好看,可

2、是很有用”。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2、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学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本课的生字,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2)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以上目标分两课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解决字词,疏通文意,重点理解课文的

3、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抓住重点句,理解深刻含义,体会写作特色。教学重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教学难点: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3、说教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4、说学法: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

4、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5、说教学过程: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深入理解父亲的话深刻含义,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法。6、说板书。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功的板书设计,可以突出知识的重点与关键,给学生以启迪和美的享受,从板书中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本课的板书设计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板书的主体由课文主要内容组成,最后化为“学”字,深化主题,既代表了父亲的话

5、的深刻含义,又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其中还寄予了老师对同学的殷切希望:像落花生一样,做个有用的人。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植物吗?谁能跟大家说说你喜欢哪种植物,为什么喜欢它?(我喜欢玫瑰,因为它长得好看。我喜欢西瓜,因为它的味道甜。我喜欢梅花,因为它在冬天也能开放。)你们看,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落花生。)著名作家许第山也很喜欢植物,他最喜欢的就是落花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落花生(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你们看它,既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诱人的果实,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二、整体感知,分清主次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全文,看看全文是分

6、几个方面去写的?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生读完后生反馈)(是从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去写的。)(板书)2、作者写了四个方面,那是如何写这几个方面的呢?(前面三部分是略写的,而议花生是详细写的。(板书:详、略)三、重点研读,深入探究1、分角色朗读(对呀!既然议花生是重点详写的,那我们就来分觉得读读这一部分。)(四人读哥哥,姐姐,父亲和“我“说的话,其他同学读旁白。)(同学们,你们的朗读的时候就像文中的一家人一样融洽。)2、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读这一段,看看谁说的哪一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A、(小黑板)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7、,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a、还有谁对这句话印象深刻?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这句话,读懂的同学在小组内把手中的表格填好。(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花生桃、石榴、苹果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外表矮矮地鲜红嫩绿印象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b、小组内推代表汇报一下你填好的表格。c、听了同学的汇报后,看表格,你更喜欢哪种植物,能谈谈你的体会吗?d、老师再请一名同学读读这句话,你们听听,父亲喜欢谁呢?(父亲喜欢花生。)父亲不仅是喜欢花生,而且是在赞美花生,那么,

8、父亲的话究竟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呢?(用红线在小黑板画出)板书:默默奉献e、你们理解得很好,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读句子。)f、评价朗读。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请女同学读第一句,男同学读第二句,注意听老师的引读。(师生共同读句子)3、继续汇报,你还对哪句话印象深刻?我对父亲接下去说的话印象深刻,我来读一读。B、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a、能说说你为什么对这句话印象很深吗?老师再请一名同学读读这句话,注意把变颜色的词读得重一点。其它同学注意体会这句话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父亲告诉孩子们要做有用的人。板书:有用的人。教师小结:看来,父亲和孩子们谈论花生的真正用意在于教孩子们

9、做落花生一样有用的人。4、请大家继续汇报。我对作者说的话印象深刻,我来读一读。C、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a、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呢?(对国家,对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是有用的人。)b、你能具体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岗位上的人是有用的人吗?(救死扶伤的医生是有用的人。城市的美容师-清洁工人是有用的人。辛勤的园丁-教师也是有用的人。)c、这些人虽然岗位不同,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有用的人。是啊,我们要感谢着那些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的人。这篇课文借花生来告诉大家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叫(补充板书:借物喻人)d、什么叫“只讲体面”呢?(只讲

10、究身份和面子。)你见到或听到过“只讲体面”的人吗?(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的阿姨,打扮得很漂亮,可是看到老年人坐车,不给让座。这样的人就是只讲体面。)我们要不要做这样的人?(不要。)我们要做-有用的人。5、分角色在读这部分1)刚才同学们分别谈了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想不想把这一部分分角色来读一读呀?2)教师小结:的确是这样,这晚的谈话,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许地山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叫-“落华生”,以此来鞭策自己,许地山后来成为了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在为人处世上从不炫耀自己,从不盛气凌人,真正做到了向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3)同学们,学到这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落花生”了吗?(作者是

11、想说明自己要做“落花生”一样的人。作者告诉我们要做像“落花生”一样有用的人。)四、 课堂讨论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父亲为了突出落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用桃子、石榴、苹果作比,我们知道桃子、石榴、苹果实际上也很有用,那么,这两者的共同点是什么呢?(都有用、有才能。)所不同的是:一类是把才能默默的奉献。另一类是把才能展示出来。2、我们现在就来一个-实话实说实话实说: (小黑板)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你是想做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呢?还是想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要求是:你想做哪一种人,理由是什么?3、学生自由说1)我要做“落花生”这样的人,因为雷锋大家都知道,他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许多好

12、事,人们永远怀念他。这位同学以雷锋做例子阐述自己的观点,多了不起。其实呀,不光我们中国人在学雷锋,外国人也在学雷锋,美国西典军校里就有雷锋的塑像。2)我要做“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不把才能充分展示出来,怎么能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有用的人呢?比如你去应聘,如果你不把才能展示出来,人家怎么会聘用你呢?你的思想紧跟时代步伐,真不愧是新世纪的少年儿童。3)我要做“落花生”这样的人,因为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在演员们表演的同时,如果没有后台的导演等工作人员的付出,我们也不会看到精彩的节目。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绿叶”衬托出了“红花”的美丽。4)我要做“

13、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刚才那位同学提到了演员,如果演员们和其他的艺术家,不把他们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我们怎么能聆听到动听的歌曲,欣赏到优美的舞姿。艺术家们展示他们的才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5)我要做“落花生”这样的人,雷锋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使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认为我们应该向雷锋说的那样去做。这位同学引用了雷锋的话说明自己的观点,多有说服力呀,老师也送给大家爱因斯坦说的一句话:“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索取什么,而在于他奉献什么?”6)我要做“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去年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上,我国的

14、运动员取得了51枚金牌的好成绩,这不正是运动员们展示自己才能的结果吗?这位同学提到了奥运会,那么,在此让我们预祝我国体育健儿在第30届英国伦敦的奥运会上能够再获辉煌!(热烈的鼓掌)7)我们的“实话实说”先说到这里,我看同学们还想说,下课以后老师再和你们交流好吗?8)同学们,在现代社会中,到底应该做哪一种人,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后,无论你成为“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还是成为“落花生”那样的人,你都应该先做一个-“有用的人”!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板书设计: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略) (详) 借物-喻-(有用的)人(默默奉献)落花生教学反思:落花生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学。全

15、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突出“议花生”这部分内容。本课成功之处:一、自选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特点,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已去搜集,筛选资料,寻求答案。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在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