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政治常识 第四单元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512826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政治常识 第四单元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 政治常识 第四单元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 政治常识 第四单元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 政治常识 第四单元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 政治常识 第四单元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政治常识 第四单元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政治常识 第四单元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检测题1、今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当前,联合国改革方案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中安理会改革成为关注焦点。安理会改革引人注目是因为()A、安理会是联合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B、安理会表决实行理事国一致原则C、安理会有权否决联合国其他机构的决议D、安理会在国际安全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2、我国是世界银行创始会员国之一。世界银行属于()A、区域性国际组织B、专门性国际组织C、民间性国际组织D、综合性国际组织3、200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标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A

2、、B、C、D、4、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所作出的判断是()A、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C、和平问题已解决,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D、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5、2004年6月,我国某集团公司援建阿富汗工程的工人遭武装分子袭击,11死4伤;同年10月在巴基斯坦军方发动的解救人质的军事行动中,我国两名工程师1死1获救;2005年初,8名自行前往伊拉克的福建籍务工人员遭武装分子挟持针对这些事件,正确的看法是( )世界局部地区动荡不安,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停止对外劳务输出对外劳务贸易是我国创汇的重要来源,不

3、能因噎废食轻言放弃我国地大物博,国内市场已有充分发展,没有必要输出劳务增加风险涉外劳务输出关系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该慎重稳妥A、B、C、D、2001年11月,多哈部长会议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成功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然而2003年9月1日-14日的坎昆会议,由于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员扩大农产品进口,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巨额农产品出口补贴表示强烈不满,导致谈判未取得实质性成果。据此回答6-7题。6、上述材料表明()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B、南北发展不平衡造成国际经济合作中断C、国际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D、国家之间既有合作,也有

4、竞争和冲突7、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出口补贴问题的分歧表明()A、强权政治是发展的主要障碍B、建立国际新秩序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C、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D、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的依据8、2002年6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中俄等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重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其中的“尊重多样文明”是指要()尊重各国不同的发展模式尊重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肯定各国的历史和现行政策尊重各国选择的社会制度A、B、C、D、9、十六大报告指出,“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5、。”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上述论断表明()世界还很不安宁冷战还没有结束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A、B、C、D、10、2002年10月,江泽民同志访美期间在布什图书馆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和而不同”的重要观点。他说:“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式朱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表明在当代国际社会中()A、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与合作,冲突和对抗B、国际关系

6、的基本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多个方面C、国家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相悖的利益D、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11、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欧洲联盟是()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12、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布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D、

7、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13、2001年9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373号决议,要求各国紧急合作,防止和制止恐怖主义行为,对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安理会将进行制裁,这表明()A、安理会是区域性国际组织 B、安理会有权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采取行动C、安理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D、安理会决议对会员国只具有道义上的影响14、20世纪80年代,日本某些右翼学者多次借编写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最近,在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上又故伎重演。2001年4月初,日本政府竟然审定了通过这本教科书。这一事件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干扰了两国关系的的正常发展,引起了

8、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为此,我外交部向日本政府提出严正交涉,并郑重指出()是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A、正确认识和对待和平共处问题B、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C、平等协商和相互信任 D、互相尊重和信守承诺15、美国在我沿海频繁进行侦察活动,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2001年4月1日,美国军用侦察机在南海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并未经允许进入中国领空,降落在海南陵水机场。我外交部向美国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这一事件表明( )美机侦察行为,违反了国际法和中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构成了对中国主权和领空的侵犯我国外交部的抗议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正义之举美国对我国进行侦察活

9、动是霸权主义行径国际形势的总趋势由缓和趋向紧张,由对话转为对抗A、B、C、D、16、面对新世纪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列符合这一政策的表述有()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绝不屈从任何外来压力,不参加任何军备竞争不同任何大国结盟,不搞军事集团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A、B、C、D、17、当前,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这表明,国家间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它们是各国()A、进行国际合作的基础B、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C、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D、处理国内事务的依据18、在54届联大一

10、般性辩论中,一些西方国家试图把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作为先例,宣扬“人权高于主权”,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长们则在发言中明确表示反对上述观点。这是因为()一国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 尊重国家主权是联合国的基本准则人权问题就是主权问题 宣扬“人权高于主权” 是强权政治的体现A、B、C、D、19、国家之间关系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变化,这主要决定于()A、当今时代的主题B、各国的国家利益C、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D、各国的社会制度20、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目前世界上有16亿人口的人均收入低于15年前的水平,贫困人口达13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放差距逐年扩大。造成这种局面

11、的原因有()日趋相同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外部经济环境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能力薄弱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A、B、C、D、21、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据此回答:“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部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利益22、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据此回答(1)-(2)题。(1)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

12、障碍是()A、意识形态问题B、台湾问题 C、人权问题D、贸易问题(2)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外交政策时()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是极为困难的C、没有必要区分朋友与敌人 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 (不定项)23、针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防止危机蔓延;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尊重有关国家和地区为克服这场危机自主作出的选择等三点主张。这说明()A、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正在增强 B、中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C、中国主张不干涉他国内政 D、中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不定

13、项)24、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的增多,某些西方国家通过间谍活动窍取别国经济和科技情报的事件频频发生。这表明()A、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同追求国家利益是对立的C、霸权主义仍然存在 D、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答 案 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胡锦涛主要在2005年4月24日印尼亚非峰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50年前的亚非会议,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那次会议所确立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十项原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14、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基础。”请回答: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实质上与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是一致的?26、*一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周边外交活动,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革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2004年12月26日,波及东南亚及南亚12个国家的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后,我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开展空间的大规模的巨大救援行动,为救灾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2005年3月14日,来自中国、越南和菲律宾的三家石油公司签署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三方将通过这项合作,实践各自国家作出的使南海地区变成“和平、稳定、合作与发展地区”的承诺。请运用“国际社会与国际意识”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27、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致使松花江水域受到严重污染。松花江遭受严重污染,看似偶然的背后隐藏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必然结果;看似孤立事件的背后,是整个中国大面积水污染严峻现实的一个缩影。(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企业怎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