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县烤烟生产情况(调研稿).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49984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文县烤烟生产情况(调研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兴文县烤烟生产情况(调研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兴文县烤烟生产情况(调研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兴文县烤烟生产情况(调研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兴文县烤烟生产情况(调研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文县烤烟生产情况(调研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文县烤烟生产情况(调研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文县老科技人才协会农口学组我县烤烟生产情况与发展建议2012年8月4日,兴文县老科技人才协会组织农口学组前往仙峰苗族开展烤烟生产调研活动。活动期间,实地考察了群鱼村、仙峰村的烤烟生产示范基地,听取了乡政府、县农业局的情况介绍,与村社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交流。根据调研综合所得,形成本调研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意见,供县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阅研。一、我县烤烟生产基本情况兴文是宜宾市传统烟区和重要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是四川省打造全国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重点规划的产区之一。 “十一五”以来,我县抢抓国家“北烟南移”的战略机遇,把发展烤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极力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狠抓烤烟生产。通过

2、几年来的发展,我县烤烟生产取得了数量翻番、质量提升、结构改善、效益增长的好成绩。(一)兴文烟叶战略地位明显提升。我县烤烟生产在全国“双控”的大环境下,实现了烟叶规模、烟叶质量、烟农收入、工商合作和基础设施等几个方面的同步优化和跨越提升。2009年,烤烟种植分布11乡镇109个村,种烤烟农户1648户,全县种植面积4.07万亩。均价13.91元/公斤(不含级外,下同),中上等烟比例82%以上,产值6844.09万元; 2010年,烤烟种植分布11乡镇99个村,种烤烟农户1158户,全县种植面积3.611万亩。均价14.02元/公斤,中上等烟比例85%以上,产值6089.76万元; 2011年,烤

3、烟种植分布11乡镇95个村,种烤烟农户1154户,全县种植面积2.83万亩。均价17.14元/公斤,中上等烟比例92%以上,产值4648.93万元。(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成效显著。我县现代烟草农业在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试点的基础上,2010年开始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全面推进。在“一基四化”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了“三个结合”,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卷烟品牌发展相结合,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目前我县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内烟叶基础设施综合配套率达100%,烟叶生产的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创新生产组织模式,实施土地有效流转,烟叶规模化种植水平明显提高,

4、烟农户平种烟面积常年稳定在15亩以上,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按照“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生产服务模式,大力开展专业化服务和集约化经营,减工降本效果显著;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大大提高了烟叶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三)烟区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我县高度重视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始终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烟叶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五年来,烟草行业在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上的投入高达2.3亿元。在烟水工程上投入6800万元,新建水池2200口,整治山坪塘58口,安管网修水渠近1400公里;烟路上投入近2000万元,新建和维修机耕道60多条、140多公里;投入资金9400多万元,修建密集型烤房2700多座;投资1

5、700多万元,补贴农机具购置2000多台。烟区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带来了烟叶生产条件的大幅好转。尽管烤烟收购价格年年攀升,但烟农收益并未因此增加,种烟效益优势未完全彰显。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我县烟农收益情况呈现“三个三”,即有三分之一的烟农赚了钱,有三分之一的烟农属于保本,还有三分之一的烟农出现亏损。烟叶生产受大自然的影响很大,每个生产环节都十分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烟叶的质量,影响到种烟效益,从而影响到烟农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到烤烟的稳定发展。二、2012年烤烟生产情况及“十二五”烤烟规划(一)2012年烤烟生产工作1、工作措施办法2012年全县烤烟生产目标任务是:全面完成

6、种烟3.2万亩,产烟8万担,中上等烟比例93%以上,桔色烟比例70%以上,亩产值2700元以上。为此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烟草发展领导小组,实行各级和相关部门一把手抓烤烟,县领导和县烟草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口联系种烟乡镇制度,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全力抓烤烟生产。县委、县政府与种烟乡镇签订烤烟生产目标责任书,强化督查督办。制定了烤烟生产工作考核奖励办法,除烟税返还全部用于烤烟生产和奖励外,县财政拔出专款100万用于烤烟奖励。2、烤烟生产落实情况与效果(1)全面完成种植面积。移栽结束后,乡镇上报面积3.65万亩,经县烟办组织验收,确认种植面积3.28万亩,完成下达面积

7、任务的106.3%。(2)种植水平比以前高。今年烟地的开箱起垄比较标准、规范,地膜烟比历年多,移栽速度快而集中。目前烤烟长势普遍良好,正在进入采摘拱烤。(3)烤烟高产示范片效果好。今年种烟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分管领导带头打造高产优质示范片。所有示范片在当地都是种植水平高的表现,能够体现科技种烟水平,也体现了示范作用。(二)“十二五”烤烟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县坚持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基地单位建设为重点,以质量特色为核心。适度规模,优化布局,强化管理,固本强基,全面落实过程管理,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全面完成两个烤烟基地单元建设。到2015年全县建成高标准烤烟生产基地10万亩,年轮作烤

8、烟3.3万亩,年产优质烟叶10万担,烟农收入超过1.5亿元。(一)优化布局。基地单位建设在布局上实现生产向重点乡镇、重点村集中,形成规模效应;在组织模式上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中小户,建立完善专业分工服务体系和专业合作组织体系,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二)加强烤烟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大型水源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一是重点抓好芭茅沟等一批大型水源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提高烟区抗旱能力;二是每年推进500010000亩左右的烟地整理。到“十二五”末,力争整理完成标准烟地(田)面积达到5万亩;三是加大烟区道路的维修和建设力度。“十二五”末,烟区村道全面实现硬化,基地内机耕道连片成网;四是配套完

9、善电、气、站点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三)全面提升烤烟种植的科技水平。狠抓科技兴烟,通过引进消化,借鉴学习和自我创新等多种方式,强化技术队伍的培训,建设完善配套的激励机制,全面落实科技兴烟战略,提升烤烟种植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四)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充分调动干部队伍、技术队伍和烟农队伍的工作和生产积极性,增强发展信心。三、存在问题与建议(一)烟电保障。在烤烟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力供应,因此用电必须要有充分的保障。因用电问题得不到保障,不仅会影响到当年烟农的收益,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到烟农生产的积极性和产业的发展。(二)技术力量不足,服务不到位。现有烟技员

10、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技术人员业务不精,服务工作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发挥服务基层、服务烟叶生产第一线的作用。(三)农村劳动力缺乏,劳动力价格上涨。我县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家中劳动力多为老年、妇女,劳动力不足,造成劳动工价上涨,费用升高,影响种烟效益。(四)自然灾害频发,抗灾能力弱。烤烟生产受自然影响大,任何一个生产时期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烟叶产量和质量。积极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积极应对各种灾害天气仍然十分必要。(五)烟基工程质量有待提高。烟基工程的建设,极大了改善了烟区生产生活条件。但部分烟基工程质量存在一定问题,蓄不起水。其中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选址不当,无水源蓄集;二是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存在渗漏现象。加强蓄水池建设的选址和建设质量管理是烟基工程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六)种烟比较效益缩小,烟草价格仍然偏低。近年来,烟草收购价格年年攀升,但烟农并未因此增加收益。如何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提高烟农生产效益,仍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2012年8月7日)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