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24]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496390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马光》教学设计[2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2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2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2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司马光》教学设计[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马光》教学设计[2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教学课时】 1课时【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资料,介绍文言文(课件出示)(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三人行必有

2、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后相互交流,说说以上句子和现代语言的不一样,教师小结: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2、引入,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板书:司马光)。学生齐读课题。这位司马光小朋友姓什么?认识复姓,写一写这个名字。(课件出示)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

3、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课件出示)s tn dn di zhn q ch ji 司 庭 登 跌 众 弃 持 皆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司”,翘舌音“众、持”,后鼻音“庭、登”。去掉拼音读,齐读。2. 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停顿:(课件出示)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3.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读准节奏。4. 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5. 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1)小组一起读小古文。(2)交流

4、句子的意思。 汇报提示:我们读懂了“ ”这一句的意思是 ,我们是用 方法读懂的。(3)古今对译读(课件出示)。古文现代文群儿戏于庭一天,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玩游戏。,一儿登瓮有一个小朋友爬上了瓮足跌没水中一不小心,脚踩滑了,失足落入水中。众皆弃之大家都吓跑了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拿石头砸瓮。水迸,儿得活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朋友得救了。(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6. 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原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注意提示,看插图)教师评议。 (课件出示)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

5、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指名朗读,自由读。)三、再读课文,感悟人物。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

6、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4)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5)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6)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砸缸砸得好!(7)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话?四、配乐朗读,熟读成诵。 1. 这么聪颖机智、沉着冷静的孩子,你们喜欢吗?(喜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出喜欢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请几个同学读。(课件配乐) 2. 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

7、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司马光这篇文言文,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还读不懂的做批注。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方法,去读懂其它的古文。(学生练习背诵,小组里自己抽查,全班展示)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司 庭 登 跌 众 弃 持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跌 持”为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写的左窄右宽。“登、弃”是上下结构,“庭”是半包围结构。 2.师指导写字“庭”半包围结构,注意“广”作偏旁时,要写得宽大一些,横、撇要长一些。“登”,上边

8、部分“癶”旁,不要写错,看清笔画,下面的“豆”穿插进去,要写紧凑。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六、拓展延伸。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故事。2、除了司马光,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小时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板书设计: 24.司马光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翁破之遇事沉着有主张【课后反思】在实际教学司马光中,紧紧抓住“读”来完成一系列的问题。一、以读为主,熟读成诵。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的巨大差别,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最后我再通过分组学习: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不足之处: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