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一子而全盘皆活.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48423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一子而全盘皆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动一子而全盘皆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动一子而全盘皆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动一子而全盘皆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动一子而全盘皆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一子而全盘皆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一子而全盘皆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一子而全盘皆活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内容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教师应该有效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情境,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数学概念,有效的学习数学。关键词:教育技术 数学教学 有效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人们逐步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地位,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就必须要应用现

2、代化的教学手段,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就是多媒体教学,在使用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有效性,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是获得知识的开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缺乏认识,还是处在直接兴趣阶段。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意识,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就会变苦学为乐学。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能提供生动、活泼和鲜明的教学形象和动听的音响,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的刺激,创设一个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

3、提高学习效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就能很好的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我创设这样一个故事情境:猴爸爸今天买了8个桃,要平均分给2只小猴,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帮忙,你会分吗?边说边用多媒体课件出示8个桃和两只小猴,给学生直观地呈现了一副生动的画面,并且明确要求是把8个桃分成2份,每份要相等。学生兴趣盎然,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也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又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中,我通过课件出示各种形状的剪纸,一张张漂亮的剪纸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我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剪纸的面各是什么图形吗?”由于学

4、生的注意力早就吸引 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是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紧接着追问:“你知道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二、化静态为动态,突破难点。教学插图都是静止的,这对于学生理解难点有困难,而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是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用课件中

5、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理解,对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害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角平移重叠,将角的两边长短随意改变。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数学概念。在数学教学中,为贴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经常将学生生活中的材料和他们身边的事物引入课堂中。很多时候,如果直接将客观事物摆在学生面前

6、,虽然做到了教学的直观,但不利于教学的展开因为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现实生活并不等于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对学习材料进行数学化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建构科学的数学概念。如在小学数学中教学角、直线、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由于这些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独立存在,而是物体的一部分,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它(例如教师发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上学生拿到的是一个“长方体”),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这时就可以发挥多媒体的材料处理功能。教学时,在屏幕上展示一些侧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并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接着运用多媒体的“擦除”功能,将每个物体保留一个侧面,其余各侧面的边线、颜

7、色、图案都擦去。这样,“长方形”的表象就很好地建立在学生的头脑里了,让学生科学地掌握了“长方形”的数学概念。四、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弥补教材的不足。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如认识人民币中“元、角、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一年级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超市情境。“

8、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这些都让学生兴奋不已,极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望,迫不急待地想在网络中做“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去用,学习热情空前高潮。其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五、有效的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

9、窗口。传统的作业形式只注重于学生的写、算,比较单调、乏味,学生的兴趣不高,学生只忙于应付老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在作业布置上下功夫,力避重复、单一的练习作业,精心设计与安排训练内容。作业形式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书面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操作性的,也可以是作品的展示。如利用网络去查询一些数学小常识在课上汇报,教师还可以利用个人教学网站,给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网络作业。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运用,是教育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还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参考文献:刘祥旭,王晶,浅谈电教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5期。刘云生, 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学科教育,2002,03期。游积喜,让数学课堂生趣,江苏教育,第48页,2009,0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