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477383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沧州市光明小学 刘静【教材分析】 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统计这一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的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日常

2、生活和社会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及用途;基本掌握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并能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从折线统计图上学生易于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并能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培养统计观念。【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并从中获得价值体验。2.学生结合实例,能够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变化规律,并对图中所反映的现象做出简单分析,能进

3、行初步的判断和预测。3.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初步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4.学生通过从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有意识的获取一些数据信息,并能简单读出折线统计图中所反映的事实和趋势。【教学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对折线统计图中显示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折线统计图的练习纸。【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师:同学们,我们都非常关注每天的天气,那谁知道咱们这儿一年中哪个月气温最高?哪个月气温最低?指名回答,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2让学生读图,交流从图中得到的数学信息师:这里有

4、一幅某地2012年的月平均气温统计图,大家请看。(出示条形统计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说一说它是什么统计图?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这是一幅单式条形统计图。02012年1月的平均气温是97,2月的平均气温是128,3月的平均气温是1742012年1月的平均温度最低,是97。8月的平均温度最高,是344。2012年5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一样,都是2552012年的月平均气温从1月份到8月份逐月上升,从8月份开始,逐月下降。二、认识折线统计图1认识折线统计图师:很好!同学们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了解了2012年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气温,2012年的月平均气温除了能用条形统计图

5、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另外一种统计图表示,同学们请看。出示教材第82页上面的折线统计图。师: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折线统计图师: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用一个点表示。用一条折线把每个月的平均气温连起来。学生如果说不出,教师参与交流。2比较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回答:相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表示某地2012年的月平均气温。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用长条直观反映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气温;折线统计图是用一条折线直观反映一年中每个月气温的变化情况师:同

6、学们观察得很认真,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教师板书:折线统计图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师:现在,我们看折线统计图,说一说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什么生:折线统计图中的“圆点”表示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师:横格、竖格各起什么作用?生:横格和竖格的作用是为了准确标出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师:谁能说一说2月份的平均气温128在统计图中是怎样确定的?学生可能会说128超过10,不到15,在10到15这个格中。再看128比125多03,这个点就标在10到15中间往上一点学生表达不清,教师参与指导。师:观察折线统计图,谁能说一说这个地区2012年的月平均气温是怎样变化的?生:2

7、012年1月到8月的平均气温是上升的,从8月到12月是下降的师: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升得最快?哪两个月的平均气温降得最快?到4月的平均气温升得最快,上升了52生1:3月生2:10月到1月的平均气温降得最快,下降了课堂练习1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1题出示六(1)班学生从人一年级到六年级戴眼镜人数统计表。问:这是一张关于什么的统计表?生:学生从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戴眼镜人数统计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小组合作讨论教师给予点拨:在统计图中每格代表几人,如何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汇报展示师: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6年中戴眼镜人数有什么变化?2“练一练”第2题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83页,看“练一

8、练”第2题。读读小韩村2004年到2011年拥有彩色电视机数量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小韩村2004年32台彩电,到2011年就有了193台,增加了161台。小韩村的彩电逐年增加,2005年增加得最多,是90多台请两三个同学发言即可师很好,下面,我们根据表中的数据制作一个折线统计图。再来看小韩村彩电的增加情况。请看教材第83页的统计图,说一说,要制作统计图,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要先清这张统计图中一格表示2台可先在统计图中画出表示拥有电视机的数量的点,然后再把这些点联起来。每个点的旁边都要写出所表示的数据。表示数据的点的位置要画准确。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学生

9、独立绘制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绘制的数据点的位置是否准确。师:谁愿意把你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展示给大家,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绘制的?学生展示时,让画得好的学生把绘制过程介绍一下,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表示数据的点的位置。师:观察统计图,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了解到小韩村每年的彩电数是多少学生可能会说:小韩村在2004年的时候只有32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2005年时有130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2006年时有153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2007年时有160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2008年时有169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2009年时有173户人家拥有彩色电视机。92010年时有179户人家拥有彩

10、色电视机。2011年已经有些家庭拥有两台彩色电视机。师:谁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说一说小韩村彩色电视机的发展情况?学生可能会说:小韩村拥有彩色电视机的人家逐年增多。20072011年间小韩村拥有彩色电视机的人家数增长较慢。20042006年间小韩村拥有彩色电视机的人家数增长最快。师:根据小韩村彩色电视机的发展情况,你对现代农村有什么看法?学生可能会说:农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农民越来越富有。现代农村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自己盖的小楼里。农业生产正在逐步实现机械化。国防小知识(课件出示)四、小结说一下你的收获。【板书设计】单式折线统计图特点:1表示出数量的多少。2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绘制方

11、法:1根据数据的大小在图中找出各点。2用线段顺次连接各点。【教学反思】在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学生开始接触折线统计图了,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条形统计图侧重于数量的大小,折线统计图侧重于变化趋势。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首先利用尝学单出示教材上的某地气温统计数据提出问题,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给学生充分读图和交流信息的机会,然后出示直观的折线统计图,并介绍折现统计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12、,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去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在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中学习折线统计图,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这节课最后的实践作业设计是:让学生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并制作成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这一设计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训练学生搜索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预测。本节课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教师备课不够充分,没站在学生的位置上了解好他们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回应没做好预设。我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从更高的角度出发,不是只看到眼前的效果,而是从学生长期的发展来设计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