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矿工那盏.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47298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擦亮矿工那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擦亮矿工那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擦亮矿工那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擦亮矿工那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擦亮矿工那盏.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莲花山煤矿矿灯充电工刘东菊擦亮矿工那盏“生命灯”刘东菊,生于1970年8月23日,1994年10月参加工作,曾在莲花山煤矿灯房担任充电工管理员18年,2012年12月调入井口信息站任信息统计员,至今已从事煤矿岗位工作已经20年时间了,这20年来,她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上认真负责,在矿灯管理及信息统计工作中她一丝不苟,她业务精通,技术过硬,尊师爱徒,团结同志,工作中她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能及时向上级汇报,按流程点线检查,精心保养维护设备,做到把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有利的保证了矿灯工作的正常运转,作为一名女同志在此工作,她从不叫苦喊累,三班倒的工作她从不旷工,她克服了孩子小、离家远等困难,无论

2、是刮风,还是下雨她都能准时上岗。冬天她顶风冒雪,克服路滑天黑困难,提前到单位,从来不因个人原因误工,出满勤、干满点,多年来,她默默无闻,一丝不苟,从未发生过一次设备隐患故障。作为女性,工作中她认真负责,业务技术上她努力钻研,学习上她刻苦用心,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活动。在业务技术考核中,她每次都得头名,成为煤矿女工中的模范代表。1994年,刘东菊走上了工作岗位。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孩来到充电房这个陌生的工作岗位,一股难闻的硫酸味扑鼻而来,让人感觉就想吐。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看到有些阿姨由于在这里呆得时间太长患上职业病而提前退休,她有了不愿意干的想法。与她一同进入岗位的姐妹有些已调离了这

3、个岗位,是因为她们认为矿灯充电工工作对身体有害。而让刘东菊始终坚持、不离不弃充电工岗位,缘于一件事。那一次,由于她的疏忽造成一位工友的灯在井下突然没电,导致他摔了一跤而受了工伤。得到消息后,她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自责和不安,她没想到自己工作的疏忽竟给他人带来了这么大的伤害。从那以后,她打消了要离开这一特殊重要岗位的想法了。在工作中她总是认认真真,对矿灯的每一个螺丝、每一根连线都检查到位,对充电架每一盏矿灯的充电状态都仔细检查。由于工作表现优秀,她成为了班里的一名技术骨干。后来矿里逐步更换了锂电矿灯,这对多年用惯了老式酸性矿灯的刘东菊来说是个新技术难题。因为这种新型锂电矿灯结构和原理与原来传统的加

4、酸矿灯截然不同。为此,她与班里的女工放弃休息时间,查找翻阅相关技术资料,并请来技术员进行现场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很快掌握了锂电池矿灯的各项技术。刘东菊不仅在矿灯修理技术上精益求精,而且不断改进发放矿灯的服务质量。充电班共有3名女工,要负责650盏矿灯的清洁、维护、充电、检修工作。矿工兄弟都知道,下到几百米深处黝黑的井下全靠一盏矿灯的照明,所以人们形象地把矿灯比喻成矿工的“眼睛”。 刘东菊用她的爱心和勤劳对每盏矿灯精心呵护,擦亮每一名下井矿工的“眼睛”,矿灯的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刘东菊常说:“我们辛苦点无所谓,只要矿工兄弟们能时刻有一个明亮的安全“护身符”,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为了

5、摆脱充电工从前在工友和领导心目中服务态度差的印象,她率先提出了创建文明窗口的想法。她克服了企业改制后充电工少、反而增加了发放自救器任务的不利困难,在服务态度和文明卫生方面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矿工拿灯、交灯时,她每次都会微笑地说一声“辛苦了”,拿灯、交灯的人多了她会说“请等下,马上就好”。有时工人们等不及了,大喊大叫,骂声连连,她受了委屈也没一句怨言,她以自己的优质服务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如今,矿里实行了“矿灯超市”,由矿工自取矿灯,她和女同事们虽然不需要再奔跑发灯了,但还是要等矿工交灯下班后,对每盏矿灯进行检查,以保证矿灯有足够的充电时间,让矿工每天都能用上优质矿灯。2012年12月由于工作需要,刘东菊被调入安监站信息站担任信息统计工作,上任以来她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勤学爱岗、团结同志、任劳任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熟懂业务成为一名优秀的统计管理员,虽然她告别了朝夕已久的矿灯管理工作,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但是她这种爱岗敬业,勤于钻研,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始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刘东菊莲花山矿业有限公司2013年3月5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