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一轮3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练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470095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一轮3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高考一轮3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高考一轮3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高考一轮3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高考一轮3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一轮3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一轮3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练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基础巩固31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基础夯实)考纲考点考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1.理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重点)2认识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重点)3分析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难点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条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多以选择题(常见)和综合题形式呈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5年2考)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2、2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1)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表现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外迁工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2)自身有利的地理条件良好的区位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大产业所占比重有何变化?提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上升。2.城市化水平越高,是不是工业化水平就越高?提示不一定。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

3、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即工业化水平还不算高,但城市化水平已经偏高了,如南美洲许多国家。另外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相应的工业化水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的两个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根据所处条件的不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条件及其对工业化的影响,可结合下表逐一分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工业实力大大增强劣势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

4、调整,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2015高考上海卷)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力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

5、断增加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BCD2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解析第1题,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到2012年间,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增加,故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应快速增加。A正确。第2题,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业。A正确。答案1.A2.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

6、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年2考)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条件的比较发展历史工业中心工业部门相比状况国内腹地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长江三角洲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上海、南京、杭州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大强强大珠江三角洲起步晚、发展快广州、深圳、珠海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小弱弱小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珠江三

7、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受南岭影响)国内市场腹地狭小。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的治理措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的治理措施(2017南京模拟)读我国某地

8、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完成12题。1从图中可知,该地()A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B城市化水平高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D工业发达2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解析第1题,对比两图可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占一半以上,而产业结构不足四分之一,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说明城市化水平低,工业落后。第2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来看,该区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产值比重较低,说明农业落后。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技,降低第一产业就业

9、比重;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并非只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答案1.C2.A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产业结构示意图主要反映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变化,一般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和三角坐标图等形式。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图1某市1978年和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图2某地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构成图图3四地三大产业比重构成图1结合三大产业的构成,判断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2结合不同年份产业的构

10、成,判断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一般是先上升,达到一定阶段后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3结合产业的变化特点,分析其成因。(2017武汉模拟)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1)(3)题。(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多大变化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D1990年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快(2)下列叙

11、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的是()矿产资源贫乏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工业比重小ABCD(3)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观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D劳动密集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1)A(2)B(3)B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读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1)(2)题。(1)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

12、(2)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解析(1)根据概念可知,比较劳动生产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2009年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约为0.3,第二产业约为3,第三产业约为1。结合各产业产值比重图推断,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约占一半,第二产业约占1/6,第三产业约占1/3。(2)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图中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值最大的是第一、第二产业,故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第

13、一产业第二产业。答案(1)B(2)A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3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解析第1题,读图

14、可知,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镇人口比重迅速上升,约为35%43%,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30%70%)。第2题,读图可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幅度较小,故排除选项A;1995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且比重在不断加大,导致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人口多于第二产业,故排除选项B;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不利于安徽省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排除选项C;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既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又对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故选项D正确。第3题,增强工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就要着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为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增强工业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就要着力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以利于农产品的深加工。安徽省处于中部经济地带,中小城市的工业化水平比较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符合区域特征和要求。综合上述分析,选项A正确。答案1.B2.D3.A(2017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去工业化”后的美国,在2009年启动了“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再工业化”是基于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