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个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46430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个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个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个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个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个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一)激趣引入1、猜字谜2、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玩;请同学们用你们的眼睛仔细的观察,学生观察,老师提问。坐小火车一共多少人?坐过山车一共多少人?那坐摩天轮一共多少人?有几把椅子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3+3+3=122+2+2+2+2+2=124+4+4+4+4=203+3+3=9(二)导入新课游了游乐园,再跟老师去浇浇花吧,你们愿意吗?1、出示5盆花,问这是几个小朋友浇的?谁能用算式写出来,板书:3+3+3+3+3=152、再出示1盆,又怎样算呢?学生问答,老师板书3+3+3+3+3+3=183、那我们班有多少个同学?如果我们都去浇花浇了多少盆?

2、有几个3?这样要把它们都写出来?难不难?引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由3+3+3+3+3+3=18引出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6=18读作:3乘6等于18 乘 号4、请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2+3+4=9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把刚才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学生交流对比加法和乘法什么简便?(三)出示做一做学生自由做,集体交流(四)游戏、开火车读一读: 、找朋友(五)总结小朋友,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二、案例分析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在课的开始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最后把课前插图当作给学生体验用知识的资源,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

4、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办法还是不大完美时,就有了知道数学家的办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成中,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