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技术学背诵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44366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疗法技术学背诵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背诵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背诵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背诵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背诵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疗法技术学背诵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疗法技术学背诵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物理疗法:应用物理学因子来治疗疾患的方法叫做物理疗法 2运动疗法:以徒手以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称为运动疗法(1) 运动疗法的总目标:是通过运动的方法,治疗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个人的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的社会参 与的适应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 运动疗法技术的分类:1)常规运动疗法技术: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增强肌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耐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恢复平衡功能的运动疗法恢复步行功能的运动疗法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疗法 2)神经生理学(NPT :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Rood

2、疗法3)运动再学习法(MRP 4)其他(如水中运动、医疗体操、牵引、按摩、麦肯基疗法)(3) 运动疗法技术应用范围:1)神经系统疾病(病、伤、瘤、退行性病)2 )骨科疾病(骨折、截肢、关节炎、关节置换、退行性疾病)3)内脏器官疾病(心脏病、肺部疾病、代谢病)4)肌肉系统疾病5.体育外伤后功能障碍及其他障碍6)各种外科疾病术后 7)烧伤i Ir II (4) 运动疗法的禁忌症:病情不稳定者炎症发热全身情况不佳、脏器功能失代偿期有大出血倾向身体衰弱,难以承受训练者患有静脉血栓,运动有可能使之脱落者癌症有明显转移倾向者剧烈疼痛,运动后加重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如动脉瘤破裂有明显精神症状,

3、休克和神志不清者(11)运动器官损伤未作妥善处理(5)常用运动方法:被动活动,主动辅助活动,主动活动,抗阻活动,牵引活动1) 被动活动:适于肌力0、1级,指肌肉完全放松、不作主动收缩,完全由外力来完成的运动。适用范围:偏瘫的早期、周围神经损伤肌力十分低下时、骨折后固定时相邻未被固定的关节、脊髓损伤时。作用: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维持软组织的长度,防止发生挛缩促进肢体血液淋巴回流,防止或消除肢体肿胀对瘫痪肢体反复进行被动运动,能增强本体感觉,刺激屈伸反射,放松痉挛肌肉,为主动运动创造条件 11 2) 主动辅助活动(助力活动):适于肌力2级,指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作用

4、: 增强肌力和保持和增大关节活动度j 逹 I -3)主动活动:适于肌力3级,指运动时不需要助力,亦不用克服外来阻力,整个动作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4)抗阻活动:适于肌力4、5级,指在动作进行过程中,须克服外来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3关节活动范围: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轨迹,主要沿着三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进行,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1)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指利用各种方法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痉挛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种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疗法技术(2) 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因素:一、正常的生理性因素:拮抗肌的肌张力软组织相接触关节的韧带张力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骨组织的限制。二、病理

5、性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神经性肌肉挛缩: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和失神经支配性挛缩粘连组织的形成关节内异物关节疾患疼痛/保护性肌痉挛关节长时间制动后(3)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方法:1)防止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造成的关节功能障碍2)防止神经肌肉性挛缩造成的关节活动障碍3)防止软组织粘连形成的关节活动障碍(4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的适应症:用于能引起关节挛缩僵硬的伤病,如骨折固定后、关节脱位复位后、关节炎患者肢体瘫痪:如脊髓损伤后的四肢瘫、截瘫等(5)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的禁忌症:肌肉、肌腱、韧带有撕裂骨折未愈合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或皮肤手术后初期心血管病患者不稳定期,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关

6、节旁的异味骨化4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关节疼痛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属 于被动运动,目的是减少关节疼痛或增加关节活动度)(1 )关节松动技术的等级或剂量:分为分级振动技术 和持续转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 。(1)分级振动技术: 分为5级:第1级,在关节活动起始处做低幅有节律的振动;第2级,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尚未达到极限时,做大幅度有节奏的振动;第3级,在运动范围极限处抵抗组织的阻力,做大幅度、有节奏的振动;第4级,在运动范 围极限处,抵抗组织的阻力做小幅度、有节奏的振 动;第5级,在运动范围极限处,以小幅度、快速的推 进技术打断粘连组织(1、2级技术主要治

7、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3级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4级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3、4级主要是牵张技术)(2)持续转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分为3级,第1级,对关节囊未受压处做小幅度关节牵张;第2级,适度的关节牵张或滑动使关节周围组织变紧;第3级,大幅度、较大力度的关节牵张或滑动(1级用于缓解关节疼痛,2级用于治疗开始阶段评定关节对治疗的反应情况,3级用于牵张或滑动关节以增加关节内活动)(2 )关节松动技术的作用:恢复关节内结构的正常位置或无痛性位置,从而恢复无痛、全范围的关节运动关节固定时间过长, 会导致关节软骨萎缩, 关节松动术可使滑膜液流动而刺激生物活动,提供并

8、改善软骨的营养关节固定后,关节内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内粘连、韧带及关节囊萎缩,关节松动术及其周围组织的延展性和韧 性关节受伤或退化后本体感觉反馈将减弱,从而影响到机体的平衡反应,关节活动可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有关姿势动作的感觉信息 |(3)关节松动技术的适应证:用于任何力学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等。对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作用是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延缓病情发展,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并发症。最佳适应症是关节附属运动丧失继发形成 的关节囊、韧带紧缩或粘连(4 )禁忌证: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

9、关节肿胀、渗出;关节的炎症;未愈合的骨折;恶性疾病等5肌力:肌力指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又称绝对肌力。影响因素: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速度关节角度的影响年龄和性别心理因素仅供参考(1) 肌力下降的原因:年龄增大废用性肌肉萎缩神经系统疾病肌原性疾病:肌营养不良和多发性肌炎 等疾病(2)肌肉耐力:指有关肌肉持续进行某项特定任务的能力,其大小可用从开始收缩直到出现疲劳时已收缩了的总次数或所经历的时间来衡量。影响因素:肌纤维的类型肌红蛋白的储备酶的作用肌力的大小所进行的运动强度(3) 增强肌力和耐力训练的基本原理:(一)增强肌力和耐力的目的:增强最大肌力的瞬间爆发力增强肌肉的耐久力(二)肌肉收缩

10、形式:等长收缩 :肌肉对抗阻力收缩时,肌肉的张力增加,但肌纤维的长度基本不变,不发生关节运动。作用:增加肌力和维持姿势。适用于骨折、关节炎、疼痛等关节须保持静止的患者等张收缩:是一种产生关节活动的肌肉收缩,其特点是在活动范围内其肌肉的张力相对保持恒定,而肌长度发生改变。适用于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向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的起点和止点之间 的距离缩短。运动学功能是加速。如:屈曲肘关节时肱二头肌收缩,伸膝时股四头肌收缩离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距离逐渐加大延长。运动学功能是减速。如:太极拳活动中保持肢体姿势的肌肉收缩;下蹲时 股四头肌收缩;上肢负重屈肘时缓慢放松

11、肱二头肌的收缩等等动收缩:在整个运动范围内肌肉的收缩速度,即运动角速度为一定,是等长、等张收缩的综合,自己不能完成,需依靠特殊装置才能完成。如赛百斯(Cybex)。可作为测定肌力的一种方法。作用:是最好的增加肌力的方法(三)训练时负荷量的增加形式:增强肌力:大负荷量,少重复次数的练习增强耐力:小负荷量,增加重复次数和延长运动时间(4) 增强肌力的训原则:1阻力原则:阻力来自肌肉本身的重量;肌肉在移动过程中受到障碍的大小;外加阻 力。2超常负荷原则(一般不少于1RM的 60%且坚持6周以上):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频率训练间期 肌肉收缩方式。3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训练时盈使肌肉感到疲劳但不应过度

12、疲劳的原则,乡-I:八/(5 )增强肌力的训练强度:常用最大肌力的比例或相对 1RM或 10R M的比例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训练强度。1RM(1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指受试者仅能完成的一次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最大抗阻力量。10RM( 10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指受试者能连续运动10次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丿J, :卜 lf J(6) 增强肌力的具体训练方法:根据肌肉现存的肌力水平,分别采用以下几种运动方法:辅助主动运动、主动 运动、抗阻运动和等长运动(7) 肌力级别与肌力训练方法: 0-1级:被动运动。目的:诱发主动肌肉收缩,避免肌肉萎缩;保持关节活 动度,避免乱所和粘连;促进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2-3级:

13、辅助运动、助力运动。目的:促使肌力达到川级,产生功能性关节主动活动 3级:主动运动。目的:促使肌力达到”级 4-5级:抗阻运动、等速运动。目的: 促使肌力和肌肉耐力恢复正常,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6平衡: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做何种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调整并维持 姿势的能力。分为 静态平衡 和动态平衡(1 )静态平衡:指人体在无外力的作用下,保持某一静态姿势,自身能控制及调整身体平衡的能力。主要依赖肌 肉的等长收缩和关节两侧肌肉的协同收缩(2)动态平衡:指在外力作用于人体或身体的原有平衡被破坏后,人体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姿势来维持新的 平衡的一种能力。主要依赖肌肉的

14、等张收缩仅供参考(3 )维持平衡功能的因素:人体具有保持身体位置安定的能力即稳定力,在身体最小的摆动下能保持姿势在随意运动中能调整姿势能安全有效地对外来干扰作出反应,保持动态稳定(4) 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视觉前庭功能本体感觉效率触觉的输入和灵敏度中枢神经系统的功 能障碍视觉及空间感知能力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协调动作肌力与耐力低下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度下降。以上9项若有损伤,都会影响平衡功能(5) 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支撑面积由大变小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身体重心油由低到高从自我保持平衡至破坏平衡时维持平衡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和在不注意下保持平衡的训练从训练时睁眼过渡到闭眼破坏前庭器官的平衡来保持

15、身体的平衡(6) 平衡训练的顺序:1 )系统地有顺序的进行:坐位平衡t手膝位平衡t双膝跪位平衡t立位平衡2)从容易做的动作开始:最稳定体位T最不稳定体位;人体支撑面积由大T小;身体重心由低T高;静态平衡训练T动态平衡训练;睁眼下训练T闭眼下训练;无头颈参与活动T有头颈参与活动7牵引:是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并将这一对方向相反的力量作用于脊柱或四肢关节,达到分离关节面,牵伸周围软组织和改变骨结构之间角度或列线等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I . (1) 脊柱牵引疗法的生理效应:脊柱机械性拉长关节突小关节等椎体小关节的松动脊柱肌肉的放松缓 解疼痛(2) 脊柱牵引疗法:脊柱牵引角度:主要影响牵引部位屈曲的程度。颈椎牵引时,25。的颈椎屈曲位可使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变直,而35的牵拉角度则可产生一最大的颈椎椎间隙后部增宽。腰椎牵引时,由骨盆后部牵拉的牵引带较从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