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说课稿.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442614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复兴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艺复兴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艺复兴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艺复兴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艺复兴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艺复兴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复兴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本节教材地位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八年级历史教材,第四单元,从区域文明向全球文明的过渡中的第三课,在世界古代文化史向近代文化史转折过程中的重点课程。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德国宗教改革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旨在打破中世纪神学束缚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想运动,意大利的文学和美术领域的成就将运动推向高潮,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文化思想上做了准备。2、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两个目内容体现:文艺复兴的巨匠(文学三杰、艺术三杰),宗教改革-主要是德国的马丁路德改革。首先讲文艺复兴,我主要思考2个问题:通常是从文学艺术作品入手,为何要从这个线索发展起来?文艺复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文艺复兴是人对自

2、己的一个发现。人类的自我反思。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了之后,其实都在反思自身是怎么一回事。原始社会对人类的命运无法把握,产生了神秘感,于是产生了宗教、图腾崇拜和神等等,中世纪的时候基督教占主导地位,对于人类自身,只不过是上帝渺小的创造物罢了,一切生老病死的重大活动都是围绕着基督教会而展开的,所以不重视现实生活,到了中世纪后期,西欧资本主义兴起,开始在全球扩张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这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导致了人们对自身有了新的反思,我应该怎样活着?是不是该去享受生活得美好呢?还是继续束缚人的天性?那么谁去反思呢?首先是那些知识分子,还有艺术家们这些人比较有时间,有能力去承担这个重任,他们思考的结果就是诞生了

3、大量反映“人性”的文艺作品,虽然很多还是在宗教题材中,但是个性鲜明,所以文艺复兴是感悟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时代,是在资本主义兴起的这个大背景下呼之欲出的,而不是单纯地复兴希腊罗马艺术然后是宗教改革,这是对宗教的新发现,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我们要生活得更好”,却被基督教会的势力和教皇的贪婪所阻碍,教皇是上帝的人间代言人,教会占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教会的权利很大,问百姓要钱也经常假借上帝的名义,其实百姓捐给上帝的钱就约等于流入教会的腰包了,百姓无法知道教义,所以无知导致了教会敛财无法无天,于是有人就要来打破这种束缚,在信仰方式上发生了改变,马丁路德的改革是否定了教会存在的意义,天主教主张上帝教会教

4、徒的形式,而路德主张上帝教徒的形式,少了这个教会的中介,打破教会在教义上的垄断地位,再也不能随便发号施令。从而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教学目标的设定:(1)知识与技能:知道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文学三杰和艺术三杰的名字及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发现人的价值”;宗教改革的价值是打破教会的束缚。(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来提炼观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评选我最喜爱的人物”的卡片制作并谈理由,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比较文艺复兴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品味。通过对马丁路德事迹的讲述,体会其敢于创新,不畏强权的精神

5、品格。4、重点难点处理重点:文艺复兴作品的解读,我们在这一课中要接触到众多的文艺复兴巨匠,我们现在回忆起文艺复兴这段时期,这些人物和作品总是那么鲜活,这也是本课要求识记这些伟大的大师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人的价值体现”,因为初二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依然是比较欠缺的,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要求能力较高。二、说学生历史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它既不能自然地重演,也不能借助实验手段使它再现,更不可能去直接观察,因此让他们去理解历史上错综复杂的史实概念、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有一点难度的。所以应尽量减少抽象的概念和论述话语,语气上尽量使用启发式,避免说教式。其次该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

6、富、好自我表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给他们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最后,初二学生的兴趣一般都比较广泛,各方面都会有所涉及,对于历史他们通常都是十分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注意通过一些真实的图片、想象的图画、活泼的插问等,以增强历史的形象性、生动性,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可能仅仅局限于听一些历史故事,讲一些历史人物。而对于历史教学来讲,这些虽然是必要的历史概念,但是作为教师应当在保持他们兴趣的同时给予他们一些思想的养分。三、说教法这一课我准备采取讲述法、图示法和讨论归纳法。在讲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的作品时,我决定采取图示法结合讲述法,教师空

7、洞抽象地讲述,学生不易接受、不能理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心理。而直观教学与小学衔接,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所以,我就考虑用图示法来讲解。在讲到文艺复兴实质的时候,我决定要采用讨论归纳法,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一下子不太可能回答出,所以我出示材料的同时,给予学生讨论的机会,结合集体的智慧,然后得出结论。在讲宗教改革的时候我采取讲述法为主,结合讨论法,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当时的情况下去思考人们的做法。四、教学过程课前渲染: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ppt,配合背景音乐我的太阳,将学生的思绪带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导入:展示两幅相同题材不同时期的宗教绘画作品圣母子,让学

8、生谈谈他们的感受。学生归纳得出一幅是中世纪的,人物形象呆滞,刻板,缺乏真实性和自然性。另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形象生动,自然并富有科学理性。设问:为什么在中世纪作品如此呆板,而文艺复兴时期会出现这样鲜活的作品呢?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今天的新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活动一:介绍文艺复兴背景提问:文艺复兴从14世纪开始一直到16世纪,这一时期西欧有哪些重大事件发生?对西欧产生了什么影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以及早期的奴隶贸易等等,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兴起。首先出现在哪里?从字面上如何理解呢?让学生在书本上快速搜索关键词意大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活动二:走进文艺复兴名人堂

9、:在这里我会向学生们隆重推荐一下文艺复兴时期的几位巨匠和他们的作品:文学三杰和艺术三杰。重点介绍薄伽丘和达芬奇首先,让我们走进薄伽丘和他的十日谈。薄伽丘是一个富商的私生子,从小就具有叛逆精神。父亲希望他经商,他却酷爱文学艺术,创作了被称为“人曲”的伟大作品十日谈。十日谈多次被教会列为禁书。下面,我们来听一个选自十日谈里的故事,来探究一下这部伟大的作品为什么在当时被为了禁书?(一)薄伽丘与十日谈1.简介薄伽丘与十日谈2.音频一对父子的故事提问:父亲将女人形容为“祸水”、“绿鹅”是受到什么观念的束缚?儿子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独独看中了“绿鹅”(女人),这说明什么问题?从这则故事中,我们明白了,十日谈

10、在当时为什么被多次列为了禁书,原因正在于此薄伽丘通过这个故事,嘲讽了宗教神学的伪善与荒谬,引导人们要摆脱中世纪禁欲苦行的束缚,顺从人欲。(二)达芬奇1简介达芬奇:达芬奇让人感到神奇、睿智的地方,首先来源于他的传世之作蒙娜丽莎,蒙娜丽莎那摄人心魄的微笑。展示蒙娜丽莎同学们,从蒙娜丽莎的微笑和蒙娜丽莎形象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一个自然的、清纯的、恬恬的、幸福的、神秘的贵妇形象,她来源于人世,超脱于人世。对蒙娜丽莎的微笑,专家还有这样的解读:“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

11、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达芬奇的神奇、睿智并不仅限于他的绘画成就,而让人称奇的是,他对自然科学的许多探索和建树,催生和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展示:达芬奇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和探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所以摄人心脾,除了达芬奇的艺术天才,还得益于他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正是由于达芬奇注重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在这幅画中,使他的画作自然逼真、栩栩如生。格言:“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得出结论:达芬奇不仅是艺术家,还是工程师、科学家。从他的成就中,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从盲从迷信到追求真理的发展历程。(三)简单介绍但丁、彼特拉克的事迹分析拉斐尔、米

12、开朗琪罗的作品,从而探讨文艺复兴的本质介绍拉斐尔的身世,展示拉斐尔的几幅作品西斯廷圣母、施洗约翰等,思考为什么当时拉斐尔能画出如此具有感染力的母爱?出示材料:拉斐尔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正是画家这样一种特殊的经历,使你们看到他的笔下的圣母,洋溢着浓浓的母爱,他笔下圣子,充满了对母爱的依恋。这种人间的母子情感,正是拉斐尔特殊经历、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四)展示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摩西简介大卫古以色列犹太国王,传说是一个杀死入侵巨人的英雄。摩西拯救在埃及做奴隶的犹太人先知,也是一个英雄。同学们,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从他们的眼神和神情中)力量、希望、勇气人物为什么会散发出这样的气质?对自由的向

13、往和追求名人堂之旅到此告一段落,想一想,这些作品是否仅仅是对古典文化的一种模仿?在这些作品的背后其实传递了一种怎样的思想?虽然很多还是借用宗教题材,但是个性鲜明,表达的是人的价值体现,而不是单纯地复兴希腊罗马艺术。【过渡】史海拾贝-艺术庇护人,当时很多的艺术大师都是由教会、教皇赞助进行活动的,这些绘画作品价值不菲,但是教会和教皇都很乐意收藏购买他们。教皇为何如此有钱?他有着怎样的生财之道?活动三:宗教改革出示材料:16世纪,每年从德国流向罗马的现金达三十万古尔登以上,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德国的高级教士在就职时都要向教廷交纳一万到二万盾。美因兹大主教在8年中(15051513年)出现了三次空缺,每一次就任都要交两万盾。1520年,教皇宣布路德学说为异端。12月20日,路德焚毁了教皇敕令。1521年,教皇开除路德教籍,德皇命令限期捉拿路德,但路德毫不畏惧,经过长期的斗争,德国社会接受了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活动四:总结,归纳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过程中的人物及作品,填入表格,采取小组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活动五:发放卡片,评选我最喜爱的人物并说明理由。理由填写完了之后,找几个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再做点评。主要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