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万吨酶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液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43198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万吨酶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液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年产3万吨酶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液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年产3万吨酶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液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年产3万吨酶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液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年产3万吨酶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液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3万吨酶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液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万吨酶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液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产3万吨酶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液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5年产3万吨酶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液综合开发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主要内容11.3 项目的意义11.4 项目的关键技术及工艺61.5项目的技术来源71.6项目的技术水平、创新点71.7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7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92.1 企业概况92.2 企业创新能力现状92.3 单位职工队伍情况92.4 单位管理情况92.5 单位财务经济状况102.6 项目合作单位概况10第三章产品需求分析和改造的必要性123.1 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123.2 项目扩建改造的必要性18第四章项目

2、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214.1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214.2 项目的主要目标24第五章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 265.1项目总投资265.2 项目投资估算265.3 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29第六章人员培训及技术来源316.1 人员培训316.2技术来源31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27.1 实施进度327.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27.3 项目实施进度表33第八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348.1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348.2 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398.3 不确定性分析40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年产3万吨酶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液综合开发利用项目1.2 项目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为:棉

3、籽饼粕经多菌种发酵、电泳分离得到活性蛋白肽;菌酶联合低酸水解得到食用复合氨基酸液;废水及渣料再循环发酵成生物活菌饲料、有机复合肥。1.3 项目的意义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正在从温饱向小康阶段迈进,这也是人民的消费结构加速变化时期,我国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宏微观环境已经形成并逐渐成熟。加快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对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过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距,进而提高我国农业在WTO环境下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特别关注

4、的头等大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日益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农民增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政策。增加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继续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中共中央2008年1号文件

5、把农村经济工作基本目标确定为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增收的关键之一在粮油问题,依赖于粮油产需和加工矛盾的解决。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工业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十分关心其发展。根据2008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我国将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我国是农副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农业连续数年丰产有余,农副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转为供求总量大体平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农副产品产量的稳定增加,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发展粮油加工

6、业创造了条件。粮油加工业是农副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所占比重最大,因而对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十分巨大,是整个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和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与农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75%,发达国家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量之比是23:1;而我国仅为0.20.4:1。由于加工转化程度低,综合利用比较落后,也造成了我国农副产品资源的极大浪费,综合效益较差,这正是影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受农副产品加工转化观念的影响,我国农副产品供应的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比较突出,农业种植什么,工业就加工什么,农

7、副产品加工转化工业发展滞后。农产品出路少,产品增值低,农副产品缺乏稳定的产业转化基础,没有形成“增产 转化 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也带动对植物油脂需求快速增长。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食用植物油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且养殖业对高植物蛋白饲料消费的需求保持在高水平。植物油商业化消费日益增长,餐饮业零售额快速增长,持续拉动餐饮植物油市场的需求。过去七年,中国年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几乎增长了一倍,从1999年的9.5公斤增至2008年的20公斤,但近年和未来几年内,中国国内植物油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油料进口依存

8、度达到66%。棉花不仅是工业原料作物,而且是人类生活原料作物。棉花全身都是宝,棉花的主副产品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它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还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棉花是集粮、棉、油于一体的优势资源作物,其主副产品加工、转化、生产的产品均是社会大量需求的畅销产品。从国家对棉花的重视和2008年棉花的丰收及棉花种植的收入等几个方面分析,农民对种植棉花的积极性较高,棉花的种植面积将逐年增加。棉籽是棉花作物的种籽。由棉铃中采取的棉花称籽棉,由籽棉上轧下来的棉纤维称皮棉,籽棉除去皮棉后,即可取得棉籽。棉籽外部为坚硬的褐色籽壳,形状大小也因品种而异

9、。籽壳内有胚,是棉籽的主要部分,也称籽仁。籽仁含油量可达35%45%,含蛋白质39%左右,含棉酚0.2%2%。随国内生活水平提高,对肉制品等需求不断增长,刺激养殖业对蛋白豆粕消费需求,从而使植物饲料蛋白豆粕需求增长保持在高水平上。近年,我国市场对油料(主要大豆)和油脂需求刚性增长,而供应不足,造成供需原料和产品严重失衡,为此,只能依赖大量进口。2007年我国共进口3082万吨大豆,同比增长9.2;今后一段时期由于市场需求强劲,供不应求,严重依赖进口局面将持续存在;同时市场中大豆油消费份额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势必对国际大豆、油脂价格波动产生重大影响,由此面临国际化原料风险也显而易见。尽管也一直强调

10、应振兴本国大豆产业,恢复扩大油料种植面积;但粮食与油料争地竞争及需求刚性增长,造成油料大豆、大豆油对进口依赖不可避免、且将呈长期性。近年来,我国蛋白质饼粕的消费量以每年约200万吨的速度增长,蛋白质饼粕消费量稳步增长,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善的必然结果。2004年我国植物油料总产量为6000万吨左右,油料饼粕总量在2800万吨左右,人均消费蛋白质饼粕在21千克左右,低于世界人均蛋白质饼粕的平均消费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我国的人均数不足美国人均消费蛋白质饼粕量的20%。我国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十分迅速,饲料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据专家预测,2010年20

11、20年,我国蛋白质饲料的差额为24004800万吨,饼粕类差额为2560万吨。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以豆粕作为蛋白饲料原料,造成豆粕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定期上涨波动。可见饲料市场需求量巨大。 棉籽粕的营养价值分析表明,棉粕粗蛋白含量高达41%,粗纤维含量在6%左右。棉粕不仅粗蛋白含量较高,而且蛋白质品质也属上乘。10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除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较低外,其他8种均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标准。Arg、Phe含量高,蛋氨酸的含量虽不足,但仍是豆饼的1倍多。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其含量为1.42-1.59%,有效性达到95%-99%;且棉粕还富含磷、铁、镁等矿物元素,营养价值

12、远比谷类饲料高。棉籽饼的氨基酸组成比例在所有饼粕中属较好的一种,必需氨基酸占粗蛋白的比例为41.1%,比豆饼的46.5%略低。此外,棉籽饼也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与豆饼相比,具有更为丰富的族维生素。一般认为,棉粕在鱼配合饲料中的比例可以达到30%-40%。试验表明,用棉籽饼代替50%鱼粉的饲料喂养的尼罗罗非鱼生长与投喂对照饲料的鱼无显著差异;棉籽饼代替率在50%以上,罗非鱼生长变慢;棉籽饼代替率在75%以上,鱼体中的铁、钙、磷浓度降低。充分利用棉籽蛋白饲料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北省乃全国植棉大省,种植棉花收益相对较高,植棉面积大,农民种植积极性相对较高,2009年湖北棉花种植面积740万亩,

13、棉籽产量96万吨。这些棉籽经制油可得到约58万吨棉籽饼粕。本项目旨在对棉籽油加工后的副产品棉籽饼粕进行脱毒和酶解处理提高其利用率。棉籽饼粕经过加水、蒸煮、接菌发酵和菌酶发酵阶段,分离出活性蛋白肽类物质,渣料再和棉籽饼粕混合继续发酵,此发酵后的原料可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剂或活菌饲料使用,也可以通过继续菌酶发酵和低酸水解,生产食用复合氨基酸,其渣料混合碳酸钙和微量元素可当作有机肥且营养更丰富。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精神。有助于潜江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满足市场需求、繁荣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该项目的建设将会有重要意义:(1) 有利于

14、调整农产品结构。(2) 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3) 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消费水平,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5) 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国家和地方对粮食主产区的各项政策表明,只有通过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带动农民和企业增收。该项目的实施,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项目意义深远。1.4 项目的关键技术及工艺项目关键技术和工艺为:棉籽饼粕经过加水、蒸煮、接菌发酵和菌酶发酵阶段,分离出活性蛋白肽类物质,渣料再和棉籽饼粕混合继续发酵,此发酵后的原料可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剂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