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生命家园13.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42789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筑生命家园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共筑生命家园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共筑生命家园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共筑生命家园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共筑生命家园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共筑生命家园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筑生命家园13.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6.2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课题 共筑生命家园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敬畏自然,热爱自然,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训练通过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欣赏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

2、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81“运用你的经验”1.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2.蕴含着怎样的意境?观看视频讨论交流代表展示 初中学生喜欢图片音视频的形象思维,通过观看视频,学生知道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意境。讲授新课主题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活动一:文学美景描述读教材,答问题:结合导入视频、P82“阅读教材”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得出: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P81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

3、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活动二: 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82“探究与分享” 1.请你分析灾难的原因。 2.给我们治霾的启示1.原因:那时的伦敦市区布满了各种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工厂和发电设施,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1952年的严寒使得民众用于取暖的燃煤增加,从而导致污染物剧增长时间高压控制下的伦敦形成了无风的环境,使得污染物很难扩散。2.启发: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霾;转变发展现念,推动能源消费结构

4、转型升级;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完善处理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完善民众参与机制,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通过市场机制来规范市场行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视频感悟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P82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不能一味索取,否则会受到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83“相关链接” 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怎样建设生态文明?)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3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P83实现人与自

5、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视频感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P84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主题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活动三:余村的发展道路 看视频,答问题:P84“探究与分享” 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

6、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问题探究 1. 请你比较一下,余村走过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课堂小结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 (2018泰安)2018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有利于依法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为建设美丽中国构筑起一道新的法治屏障 将会大大限制企业生产,不利于经济发展 将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作用 A. B. C. D.2.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出台了补贴、税收、牌照、通行等一系列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我国

7、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 )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 推动绿色消费,低碳出行 彻底扭转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A B. C D 回顾导入视频赏课件,读教材,思考问题代表回答观看课件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看视频读教材找问题标记要点交流讨论展示欣赏图片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展示观看视频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交流讨论代表展示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视频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交流讨论代表展示熟记要点标注要点补充P81“运用你的经验”内容,如将陶渊明的饮酒用视频朗诵、将天星桥美景同时出现在朗读视频中,知识介绍,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开放,增添音视频,吸引学

8、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用形象的音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视频内容比文字更丰富,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教会学生学会归纳调整学习节奏,引出主题:绿色发展道路熟悉教材,抓住知识点用形象图片,展示知识点间的关系,便于学生抓住知识点间的逻辑结构。用音视频吸引学生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过程,增强教学趣味性。学会辩证思考问题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综合素养板书速记强化印象结构式板书,将两个主题知识点内容进行简洁呈现,逻辑清晰,直观明了,让人有一目了然之感,便于学生理解,力争让学生理解记忆。共筑生命家园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课。我通过教学要实现一个目标:增

9、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教学设计具有很好的逻辑性:从感性材料入手,通过对材料和事例的分析,引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然后层层递进,通过对视频反映的问题的小组讨论,发言,明确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感知材料讨论和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和掌握知识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环环相扣,结构紧凑。通过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手段的恰当配合,增强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发言等参与课堂教学,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少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或发表个人的见解、并在讨论中与他人合作

10、和分享,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有互动,小组学习和讨论产生实质性的交流,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在某些环节上教师留给学生的讨论的时间与空间还可以增加,以便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这就涉及到如何提高课堂效益问题了,所以要思考怎样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问题,比如在某些情境的设置上怎样更合理?尽量不重复,做到精选的同时又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可以通过一个材料说明多个问题,就不要用不同材料说明不同问题,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其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使学生在思辨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合作中更快地提高能力。再教设计: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可以把相关的视频删除,然后采用前面的一些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得出结论。适当的增加主题二的学习时间,特别是余村具体做法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发这块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