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深圳一模化学题.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42530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深圳一模化学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深圳一模化学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深圳一模化学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深圳一模化学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深圳一模化学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深圳一模化学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深圳一模化学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深一模化学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I 127 Cl 35.5 Al 27 Ca 40 Cu 63.5Fe 56 K 39 Mg 24 Na 23 Zn 65 Li 7 Mn 55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液化石油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B. 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被吸收C. 乙醇和乙酸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C-C共价键数目为5NAB0.1molL-1AlCl3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数为0.3N

2、AH2O12C1molFe在1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3NAD20g重水( )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9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FeO溶于稀硝酸中:FeO 2H+ = Fe2+ H2O B. 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H- CO2 = HCO3- C. 金属钠溶于水中:Na H2O = Na+ OH- H2 D. 过量氨水加入AlCl3溶液中:Al3+ 3OH- = Al(OH)310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AAQXYA非金属性:W ZB原子半径:X

3、Y Z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 YD氢化物稳定性:Q W11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aCl溶液中的Cl2,可加入酒精后分液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入标准浓度的溶液滴定C用排水法收集稀HNO3和Cu反应产生的NO气体D用KSCN溶液和氯水鉴别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1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矾净化水是因为明矾的水解产物有吸附作用 B. FeCl3溶液腐蚀铜电路板的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 氨氧化法制硝酸的过程中有NO2生成 D. 氯碱工业中,NaOH是在阴极室中产生的22从下列实验事实中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结论A将纯铜片和另一种金属M用导线连接

4、,同时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冒出金属活动性:M CuB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红色褪去SO2有漂白性C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酸性:苯酚 碳酸D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23. 25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0molL1的三种溶液:NaCl、NaOH、CH3COONa,其pH大小顺序为:B0.10molL1NaHCO3溶液中:c(CO32-)c(HCO3-)c(H2CO3)=0.10molL1CpH=2的盐酸和pH=12的Na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Kw相同D与体积相同、pH=2的盐酸和醋酸完全反应,需要0.010molL1 NaOH的体积相同Zn苯H2O()C

5、H3Br-CH-COOC2H5()CH3-OCH-CH-COOC2H5CH3OHCHOCH3-O30(16分)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是一个重要环节。如下列反应:OHCH3-CH-COOH用 通过以下路线可合成():浓H2SO4OHCH3-CH-COOH()C3H4O2C5H8O2C2H5OHH+()HBr一定条件下(1)()的分子式为 ;()的结构简式为 。OHCH3-CH-COOH(2)()与足量的热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在生成()时,还能得到另一种副产物C6H8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4)()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还能水解生成不含甲基的芳香化

6、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时间/min31(16分)CH4(g)2NO2(g)N2(g)CO2(g)2H2O(g);H -867 kJmol-1。该反应可用于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在130和180时,分别将0.50 molCH4和a molNO2充入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温度0102040501130n(CH4)/mol0.500.350.250.100.102180n(CH4)/mol0.500.300.180.15(1)开展实验1和实验2的目的是 。(2)180时,反应到40min,体系 (填“是”或“否”)达到平衡状态,理由是 ;CH4的平衡转化率为 。

7、(NO2)(3)已知13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6.4,试计算a的值。(写出计算过程)(4)一定条件下,反应时间t与转化率(NO2)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在图像中画出180时,压强为P2(设压强P2P1)的变化曲线,并做必要的标注。(5)根据已知求算:H2 。CH4(g) 4NO2(g) 4NO(g) CO2(g) 2H2O(g); H1 -574 kJmol-1CH4(g) 4NO(g) 2N2(g) CO2(g) 2H2O(g);H2浸出、过滤稀H2SO4浸出液矿渣草酸铵溶液溶液除铁Na2CO3溶液除钙、镁NaF溶液过滤滤渣水钴矿磨矿操作XCoC2O44H2O沉淀过滤32(16分)水钴矿中除

8、SiO2外,还有9.24% CoO、2.78% Fe2O3、0.96% MgO、0.084 % CaO。从中提取钴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在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中,钴的浸出率随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考虑生产成本和效率,最佳的浸出时间为 小时,最佳的浸出温度为 。(2)请配平下列除铁的化学方程式: Fe2(SO4)3 H2O Na2CO3 Na2Fe6(SO4)4(OH)12 Na2SO4 CO2(3) “除钙、镁”的原理反应为: MgSO42NaFMgF2Na2SO4 ;CaSO42NaFCaF2Na2SO4 已知KSP(CaF2)1.1110-10,KSP(MgF2)7.4010

9、-11,加入过量NaF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则滤液中 。(4)“沉淀”中含杂质离子主要有SO42-、F-、 和 ;“操作X”包括 和 。(5)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是LiCoO2,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充电时,Li还原为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6(C6)中(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LiCoO2 C6 CoO2 LiC6 ,写出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 。CHCH3CH3 O2, 100120稀H2SO4,90液态混合物操作1稀硫酸有机相操作2苯酚丙酮 CH3COCH3 异丙苯33(16分)工业上用异丙苯氧化法合成苯酚,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物质沸点溶解性主要化学性质

10、异丙苯152.4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可被强氧化剂氧化苯酚181.8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和酒精等有机溶剂。易被氧化丙酮56.2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不易被氧化(1)检验有机相中是否含有水的方法是 ;(2)“操作2”的名称是 ;(3)丙酮中常含有苯酚和异丙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有机物杂质,某同学做了如下检验。检验项目实验方案检验丙酮中一定存在有机杂质的方法是 A. 酸性KMnO4溶液,加热B. 乙醇,溶解 C. NaOH溶液(酚酞),加热检验丙酮中一定含有苯酚的方案是:取少许待测液置于试管中,滴加12滴FeCl3溶液。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是 。(4)某同学对该厂废水进行定量分析。取20.00mL废水于

11、锥形瓶中,水浴加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假定只有苯酚与KMnO4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10.00mL。有关反应方程式为:5 -OH + 28KMnO4 + 42H2SO4 = 28MnSO4 + 14K2SO4 + 30CO2+ 57H2O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mgmL-1。(保留二位有效数字)。2013年深圳一模化学题答案一、选择题7、A 8、D 9、B 10、D 11、C 12、B (每题4分);22、AC 23、BC (每题6分)二、填空题30、(16分)说明;所有的化学方程式或结构简式写成一般结构简式或键线式

12、同样得分;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或条件错误扣1分,化学式错误和不配平0分,下同。(1)C8H8O2 (2分);CH2=CH-COOH (3分)CH3Br-CH-COOC2H5+ 2NaOHH2OOHCH3-CH-COONa+ C2H5OH + NaBr(2)CH3Br-CH-COOC2H5+ 2H2ONaOHOHCH3-CH-COOH+ C2H5OH + HBr或 (3分)OHCH3-CH-COOH2浓H2SO4CH3-CHCH-CH3OCOCOO+ 2H2O(3) (3分) CH2OH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2分)(4) (3分)31、(16分)有效数字错误或无单位运算或无作答,总扣1分(1)研究温度对该化学平衡的影响(2分)(2)是(1分);温度升高,反应加快,对比实验1,高温下比低温下更快达到平衡状态。可确定40min时反应已经达平衡状态(2分);70%(2分)(3) CH4(g)+2NO2(g)N2(g)CO2(g)+2H2O(g)C0(mol/L): 0.5 n 0 0 0C(mol/L): 0.40 0.80 0.40 0.4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