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历史第二单元2.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423050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历史第二单元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必修三历史第二单元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必修三历史第二单元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必修三历史第二单元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三历史第二单元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历史第二单元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教案教学目标:1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重点:1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及中国书画的特征2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及特色 3. 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艺术成就难点:1.书法、绘画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一、汉字与书法 1汉字发展历程:甲骨文(商) 金文(商周) 篆书(秦) 隶书(秦) 楷书(三国) 行书(东晋) 草书(唐朝

2、) 起源:新石器时代陶瓷上出现刻画符号. 成熟:商代的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商周时期:金文(青铜器) 西周:籀文 秦统一文字:书同文字的推行,一小篆为基础,后期推广隶书 影响:文字的改革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式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书艺的历程 形成条件:1)单体汉字为艺术再创准备了材料 2)知识群体的形成 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发展历程:1)魏晋:汉字发展成自觉的书法艺术 书圣王羲之的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隋唐: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严真卿注重规范法度 3)宋代: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4)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化的创

3、造.代表人物及其人物朝代书法家作品或者书体特点秦朝李斯泰山石刻,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东晋王羲之兰亭序,行书“飘若浮云,矫若金龙”,飘逸潇洒唐代颜真卿多宝塔碑,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庸容大度柳公权玄秘塔碑,楷书注重法度规范怀素、张旭草书笔势飞动,意绪狂放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为明代祝枝山行书潇洒风流,如斜风疾雨文徵明行书或小楷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3秦朝书同文:背景:1)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数量不断增加,使用也更加广泛和频繁 2)春秋战国时期,汉字交流的功能受到严重削弱,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而且也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3)秦统一六国后,专制主义中

4、央集权制逐步统一.影响: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笔墨丹青1绘画起源:新石器时代,质朴,生动,充满生活气息2文人画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人物)魏晋南北朝: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显现,主张以形写神。 顾恺之女史箴图隋唐时期:唐朝画家们创制法度,题材多样,淋漓尽致。唐代政治统一:“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宋朝时期:北宋文人山水画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着重描写北方壮丽的河山。南宋开始描绘江南风光,追求不对称,墨色恬淡。 (马致远、夏圭) “残山剩水” 元朝时期:通过其抒发自己的郁闷之情。明清时期:继承宋代宫廷画风,沿袭

5、元人山水意趣出现了一些画法奇特的画家(朱耷)3、风俗画:(明清时期)背景:1商品经济的发达2市民阶层的出现3城市大发达特点:以描写市井生活 民间风情为主代表作:北宋 张择端 描写汴京繁荣的市井生活。明清:木刻版画 年画 布贴画 剪纸画 特点:绘画走入民间,生活化,实用化 代表人物:杨柳 4、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在创作风格上的异同和造成不同的原因.1相同点:1)形式:都属于文人画. 2)特点:都注重个人意境追求,而不讲究写实. 3)风格:明清绘画艺术都是对宋元以来的绘画风格的继承与发展.2.不同点:1)明清时期出现一些与传统的艺术风格迥异的新艺术家. 2)明清时期的绘画从文人阶层独有的艺

6、术享受走向了世俗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实用性的特点.3.明清时期绘画风格迥异的原因:1)政治:思想专制加强,明清时期一些汉族的文人有感于明朝政权的丧失和清军入关带来的社会动荡,以绘画的形式反映自己的思想感受成为主要的代表,所以涌现出一批以反映个人情感为主要表现形式,又与传统的艺术风格不同的艺术家. 2)经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生活活跃,市民阶层的文化和艺术生活需求有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式下,绘画艺术也逐渐生活化和实用化.三、诗歌与小说1诗经::时间: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内容:风雅颂地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2楚辞::形成:吸收南方民歌精华代表:屈原特点:自由灵活的句式 带有鲜明楚

7、文化色彩.3汉赋:出现原因:汉朝统一,经济发展特点:铺陈辞藻,文采华丽代表人物:司马相如、班固、张衡。4唐诗: (1)繁荣原因:国家统一繁盛,提供物质条件南北中外,文化交流开明兼容文化政策(2)代表人物、派别、特点时期代表人物初唐王勃 陈子昂盛唐(边塞诗人)高适 岑参 以描写边塞风光,戍守边疆生活为主(山水诗人)孟浩然 王维 描写山水风光(诗仙)李白 浪漫主义(诗圣) 杜甫 现实主义中唐白居易 晚唐李商隐 杜牧 5宋词 :(1)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2)宋词繁荣的原因两宋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社会矛盾的尖锐,词

8、更能表达思想感情(3)派别及代表(特点)婉约派: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 特点:词风婉转 含蓄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 特点:词风豪迈 大气6明清小说的出现v 背景:大批工商业城镇的兴起,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v 成就涌现:四大古典名著、短篇小说集v 效果特点:深受青睐,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明清小说的特色与明清历史的联系特色:通过文学手段重树商人等这些原来受歧视的角色的形象,对现实提出深刻批判。联系:明清时期,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风气,传统的轻

9、商观念开始淡化。这种风气深深浸染了小说的创作,“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四、梨园春秋1、发展的历程:(1)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2)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3)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4)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时间)2、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这种戏曲流行在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所以叫南戏。南戏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3

10、、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1)代表人及其作品:“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王实甫。(2)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重视,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到元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高品位的戏曲作品。使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4、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1)艺术成就:是融和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优秀成果,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而代代流传;形成了一大批题材和表现形式多样的优秀剧目,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剧目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美好品质。(2)特色:形成之初既吸收了许多地方剧种的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形成了一套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