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41810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农业大学09级植物保护专业生产实习报告专题报告题目 杂交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 地点 安徽六安霍邱 姓名 周浩 学号 09106091 二0一二年九月杂交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安农大植保学院09植保 周浩(09106091)摘要:本文介绍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与当地群众一般栽培技术对纹枯病发病状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能够很好的抑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其病情发生程度明显低于一般栽培技术条件下纹枯病的发生程度。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精确栽培; 影响;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产稻区,我国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面积近1600万公顷,每

2、年损失稻谷近1110万t。随着矮秆品种和杂交水稻的推广种植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尤以高产水稻区受害严重。纹枯病主要引起枯鞘和叶枯,是水稻结实率降低,瘪谷率增加,粒重下降,一般减产5%10%,发生严重时,减产超过30%。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具有高产、省工、节本、精确定量的优点。该技术体系是在根据品种特性、目标产量、栽培方式确定适宜基本苗的基础上,促进有效分蘖。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够苗,通过水肥调节控制无效分蘖,把茎孽成穗率提高到80%90%(粳稻)和70%80%(籼稻),再通过适量施用穗肥,主攻大穗,协调足穗与大穗以及与提高结实率的矛盾,获得高产。通过对比两组的结果,分析其影

3、响。 一,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田位于霍邱霍邱十里井农场,占地五百亩,分配合理,互不影响。阳光,气温,湿度各变量几乎相同;其他农事操作也保持一致,田块菌源数量也无明显差距。1.2栽培方式与田间设计1.21精确栽培技术要点和一般田块栽培技术要点精确栽培技术要点:1、壮秧。减少播种量,每亩大田仅用种1kg,通过旱育秧方式培育带蘖壮秧。秧龄一般为37-40天,叶龄为4叶一心。在生产上的指标为:秧苗期部分个体分蘖开始停止发生,群体总茎蘖数增长滞缓时的叶龄值,作为移栽适期。 2、扩行。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攻取大穗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加大穗肥的施用量,只有扩大行距才能为增施穗肥创造必要的条件,扩行

4、能带来一系列好处,如提高茎蘖成穗率,抑制茎、叶伸长,增加茎杆强度的抗倒能力,降低群体内湿度,减轻病虫害等,行距为8-9寸,株距4寸。 3、浅插。浅插是促进秧苗早生快发,获得足够分蘖的关键。高海拔区要特别注意,因气温偏低,深插后分蘖发生晚,发生少,有效穗不足,将是制约产量的关键因素深插与浅插相比,在分蘖的发生时期,发生数量上有显著的差距。2011年初夏经对沧源县试验示范的300母田进行检查,已经移栽55天的秧苗,深插5厘米以上的,分蘖只有8株;深插3厘米以上的,分蘖只有15株;浅插1.5厘米的,分蘖达到25株。因此,要获得足够的分蘖,必须进行浅插,浅插的标准为入泥一个指节即1.5厘米左右。 4、

5、在N-n-1叶龄期,即群体总茎蘖数达到穗苗数的80%左右开始排水晒田,晒到田块开裂、叶色明显落黄的程度。通过晒田,达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的目的. 5、调肥。总施肥量的确定,要根据设计的产量目标,和100斤稻谷需要吸收的纯N量,计算出总的施N量,然后根据公式施N总量(公斤/亩)=(目标产量的需氮量-土壤供N量)/氮肥的当季利用率,计算出需要施入的总N量,然后确定合理的基蘖肥和追肥的比例。生产中一般使用5.5:4.5或6:4或5:5三种比例,按比例施用基蘖肥后,追肥则根据叶龄施用,分为促花肥和保花二次施用,促花肥在拨期孕穗前一个叶龄施用,即叶龄在N-n-1时期施用,促花肥在N-2叶龄(倒2叶)

6、时施用。两次肥施用量基本相同一般栽培方式技术要点:当地群众采用经验种植方式,对施肥,移栽都采用经验进行劳作,这样的农事操作由农民常年积累而来,已经成为当地劳作的主流形式,在大方向上基本确保水稻安全生育,但是在小细节上存在有待提高之处。1.22田间设计品种一致分成两个区组,在农药的使用,其他变量都保持一致。一个区组a为精确定量栽培:一个区组b采用农民经验栽培方式。1.3调查时间与方法在水稻分蘖期,扬花期,乳熟期进行三次随机抽样,每区组选三个样点,每个样点五丛,进行纹枯病的调查。将数据计入表格如下:表一调查日期 :7月29日田块样点生育期调查丛数总株数病株数病株率病情指数备注精确田块1分蘖期587

7、1821.1%1.632分蘖期5792430.4%1.283分蘖期5842023.8%1.75普通田块1分蘖期5652640.0%4.282分蘖期5673958.2%5.243分蘖期5593762.7%4.79表二调查日期:8月28号田块样点生育期调查丛数总株数病株数病株率病情指数备注精确田块1扬花期5902425.6%2.332扬花期5721622.2%2.143扬花期5832530.1%2.51普通田块1扬花期5601830.0%5.122扬花期5663959.1%5.183扬花期5674770.1%6.51表三调查日期:9月10号田块样点生育期调查丛数总株数病株数病株率病情指数备注精确田

8、块1乳熟期5832530.1%3.932乳熟期5842934.5%4.083乳熟期5863237.2%3.21普通田块1乳熟期5703854.3%6.782乳熟期5603456.7%8.923乳熟期5664568.2%11.40 二,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精确栽培技术能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程度,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都比农民经验随手栽培低得多,下面通过对水稻纹枯病的发病条件与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来分析纹枯病发生程度低的原因。水稻纹枯病发病条件:菌核数量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每667m2有6万粒以上菌核,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流行。高温高湿是发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气温18-34都可发生,以22-28最适。

9、发病相对湿度70%-96%,90%以上最适。菌丝生长温限10-38,菌核在12-40都能形成,菌核形成最适温度28-32。相对湿度95%以上时,菌核就可萌发形成菌丝。6-10天后又可形成新的菌核。日光能抑制菌丝生长促进菌核的形成。水稻纹枯病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和流行。生长前期雨日多、湿度大、气温偏低,病情扩展缓慢,中后期湿度大、气温高,病情迅速扩展,后期高温干燥抑制了病情。气温20以上,相对湿度大于90%,纹枯病开始发生,气温在28-32,遇连续降雨,病害发展迅速。气温降至20以下,田间相对湿度小于85%,发病迟缓或停止发病。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水稻郁闭,徒长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10、 由发病条件可知,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普通栽培技术的其他处理一致的前提下,水稻本身的生育健康程度,与施肥的次数定量有着很明显的联系。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在水稻叶龄模式与作物群体质量调控两大成果的基础上,集成水稻精确诊断与管理关键技术而形成的新技术。该技术通过控制群体前、中期发展的适宜数量,走“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栽培途径,构建抽穗成熟期的高光效群体,从而达到节本增产。该技术根据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各种生长因子的需求,确定水、肥的用量和使用时期,并综合考虑了土、肥、种、苗、水等因素的利用效率,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该技术能动性强,易学易用,是一种“省工、节本、

11、增产、高效”的适用栽培技术。整个生育期中各参数都给出了具体的参数,便于掌握使用。该技术绝不是在一个地方针对某个品种中产生的经验性技术,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广泛适用性的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 尤其是在施氮肥上,氮肥定量,氮肥定时上的细致,将纹枯病的发病情况控制在两性上。所以整体对纹枯病的抗性大于普通栽培的水稻。 由数据分析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病情指数明显低于普通栽培的。而在各个时期上,水稻纹枯病呈上升趋势。所以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要在前期保苗,后期保护。今后应将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推广,通过此技术,水稻的生育和对待病害的抗性都比正常的栽培提高很多,经验栽培方式虽然产量上还算满意,但是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还相距甚远。 三讨论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能够很好的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也是未来水稻栽培的推广方向,不仅能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能抑制其他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但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农民不容易掌握,这也是为什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难以推广开得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