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1课 史前人类社会》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39411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1课 史前人类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第1课 史前人类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第1课 史前人类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第1课 史前人类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第1课 史前人类社会》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1课 史前人类社会》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1课 史前人类社会》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第1课 史前人类社会教学设计扬波中学 陈邦莲【内容主旨】二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今天的人们依据考古学、地质学等成果,通过科学、艺术等手段基本还原出史前人类社会的场景,通过这些场景可以基本上认识史前人类社会。【教学目标】知道:石器工具的出现是人类诞生的标志;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前者以打制石器为主,后者以磨制石器为主;原始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时期,父系氏族是原始社会解体向国家过度阶段。了解:史前人类文化的基本内容。理解:现代三大人种的形成与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遗传基因有关;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形成三个农业文

2、明中心。了解农业革命的历史意义。运用:通过考古资料,认识石器工具的制造是人类诞生的标志,但人类诞生后,其体质形态保留了大量的猿的特征,经过二三百万年的演变才进化为现代人类;通过考古资料,讨论了解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适应生存环境变化的结果;网上搜索获取原始文化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史前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就,从而使同学们认识到,文明是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认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它奠定了农业文明社会的基础。增强环境意识,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今天地球村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素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农业革命

3、。难点:史前人类体质形态的进化;农业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环节1:导入教科书p3资料附录1教师活动:1、出示资料附录1,讲述:考古学家在欧洲南部的洞穴发现大量史前人类创作的壁画,在本课导语中提到了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学生活动:1、学生朗读导语。设计意图:利用文字,激发学生兴趣。环节2:一、旧石器时代资料附录2和3教科书p3-4教师活动:1、提问:你知道吗:人是从哪里来的?许多古老的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化传说。请讨论一下,有哪些神化传说呢?2、讲述:人是从哪里来的?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人是由某种古猿进化而来的。3、

4、出示资料附录2。各抒己见: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的关于中国原始社会的知识,能够理解“劳动创造了人”这一结论。)师:二三百万年前,历史上出现了最早的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开始了,石器工具的制造,标志着人类的诞生。4、出示资料附录3,讲述:这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头骨化石。提问:说说这个头骨有哪些特征?判断它/他是人还是猿?说明判断的理由?讲述:这是非洲南方古猿头骨的复原图,书上P3的小字内容中提到的“露茜小姐”属于南方古猿中的一种,南方古猿是“正在形成中的人”,正在形成中人是指从猿到人过度期间的生物,其化石代表主

5、要有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已学会了直立行走,并能使用天然石块和木棍。5、提问:想一想:我们看见的只是一些不会说话的骨骼,不可能看见猿人的动作,考古学家怎么会知道他们是直立行走的呢?(提醒学生比较他们各自上臂骨和大腿骨的长短)讲述:原始人类先学会两腿直立行走,而后头脑才发达起来。这时的人类,在体质形态上还保留了大量猿的特征。在东非的肯尼亚,考古学家发现了最早的打制石器,时间距今约260多万年。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和石器多数出土在非洲,科学家认为,非洲大陆可能是人类最早的起源地。过渡: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原始人类逐步适应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体质形态也得到了进化。距今5万至4万年前,现代人种形成了。

6、5、提问:现代人种主要分为哪三大人种?讲述:他们之间的体貌差异是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现代人种形成之后的化石代表,有中国的“山顶洞人”和欧洲的“克鲁马农人”等,他们在体质形态上与现代人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过渡:提问:史前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活动:1、讨论回答问题:1)中国的神话传说主要有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2)西方的神话传说主要有上帝造人。2、完成各抒己见。3、思考回答问题:猿类的大腿骨和上臂骨的长度基本相同,猿人的上臂骨则明显短于大腿骨,与现代人极为相适,表明猿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4、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出现了耕种、村落,磨小麦的石器,镰刀,饲养家禽

7、,种植蔬菜和水果。过渡: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学会了磨制石器并发明了陶器,开始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与此同时,人类社会逐步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设计意图:联系新旧知识,有利于学生从已知的知识体系中获得新知,也能较好地整合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内容;掌握整理历史线索的方法;过渡到下一目。环节3:二、新石器时代教科书p4-5资料附录4教师活动:1、提问:人类最早的三个原始农业中心分别在哪些地区? 讲述:在西亚的约旦、巴勒斯坦等地,人们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小麦、大麦、小扁豆等农作物遗存。2、提问:中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讲述:中美洲是玉米、南瓜、蚕豆和马铃薯的故乡。3、出示资料附录4,讲述:这

8、幅插图描绘了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生活方式。看图学史:结合课文内容仔细阅读左图,你能读出哪些历史信息?4、提问:想一想: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5、讲述:早期人类以血缘关系组成了比较固定的集体氏族公社。提问:想一想:最先产生的氏族公社是什么氏族公社?为什么父系氏族公社会取代母系氏族公社?这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讲述:最早的氏族公社是母系氏族公社,后来男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男女劳动地位发生了变化,母系氏族公社演变为父系氏族公社。在父系氏族公社晚期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现,表明原始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向阶级社会过渡。过渡:原始人类在创造物质

9、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史前文化。学生活动:1、西亚、中国和中美洲。2、粟和水稻。3、完成看图学史。第一,图的中景是村落,近景有驯养的狗,还有人在磨制石器。这幅画描绘的是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生活图景。第二,湖中有船,可能是在打鱼,有2个人抬着猎物。表明还存在着渔猎经济,应该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第三,中景的村落,使我们了解到新石器时代居民茅屋的样式。第四,近景的一位妇女在刮兽皮,可能用来制作衣服。表明制革业作为最早的一种家庭手工业已经出现了。等等。4、讨论回答。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农业革命。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教师总结农业革命带来的深远影响。)5、思考回

10、答问题。设计意图:学会通过对文字材料的阅读分析,了解农业革命的重要性,从而突破重点;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环节4:三、史前文化教科书p5-6资料附录5教师活动:1、提问:史前文化主要分为哪三种形式?2、讲述: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重要形式。原始宗教除了图腾崇拜,还有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之一。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认为一些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具有生命、意志、灵性和神奇的力量,它们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将其作为崇拜的对象,在众多的自然神崇拜中,比较普遍的有土地神、太阳神、月神和火神等,此外还有山神,水神,风神。祖先崇拜是指原始人类一般是将祖先

11、鬼魂当作能保护子孙后代的善灵来崇拜,所以要定期举行隆重的仪式,向祖先献祭。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这种祖先崇拜的观念一直流传至今。3、出示资料附录5,讲述:洞穴壁画是原始艺术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壁画内容多以动物题材为主,反映原始人狩猎生活的场面。讲述:最初学术界不同意是原始人的作品,至 1902 年才获承认。内容主要是涂有红、黑、紫色的成群野牛,还有野猪、野马和赤鹿等,总数达150多只。这些动物形象描画得细腻生动,栩栩如生。在洞穴前部,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遗物,为确定壁画的年代提供了证据。一般认为,壁画内容可能与原始人祈求狩猎成功的巫术活动有关。欧洲发现的洞穴壁画最多,法国拉科斯洞穴壁画完全可以

12、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想媲美。洞穴壁画在亚洲、美洲和澳洲也有发现。讲述:除绘画外,原始人还创造了雕刻、装饰、文身、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4、各抒己见:考古学家在许多地区发现了数量众多而题材类似的史前人类的洞穴壁画,你认为史前人类创作这些洞穴壁画出于何种目的?讲述:原始人最初使用结绳和刻痕记事,后来发明了图画文字。图画文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以人和自然物为符号,将一整套的图形刻画在树皮、石、骨或皮革上,来表达某个完整的事件或想法。提问:这是印第安人创作的图画文字,你能读懂它们的意思吗?讲述:目前,人类所发现最早的图画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图画文字只能表达简单的意思,不能表达抽象和复杂的概念

13、。图画文字不是真正的文字,但它为人类传递信息创造了条件,它是真正文字的源头之一。5、各抒己见:请你说说现代社会中还存在哪些原始文化的遗风?讲述:祖先崇拜、文身等,近年来在一些农村或山区,出现了兴建土地庙、山神庙等活动。学生活动:1、看书回答问题。原始宗教、艺术和文字。2、思考回答问题。3、观察图片,感受原始人的生活。4、完成各抒己见。5、完成各抒己见。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图片,找出图片内容与原始人类生活的内在联系等,使学生掌握从文字、图片中找寻有效的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并使学生理解除了物质文化之外,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化;理解史前文化是研究史前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史前人类

14、的审美与智慧的结晶。环节5:小结教师活动:二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的足迹,人类跨入了漫长的史前社会。这时的人类以打制石器为主要工具,旧石器时代开始了。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艰苦劳动中,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学会磨制石器,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还发明了农业和畜牧业,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被称为农业革命,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史前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原始宗教、艺术和文字等精神文化。设计意图:总结全课,点明内容主旨,帮助学生把握本课核心。【教学策略】【作业内容与要求】练习部分P23,一、2和3题;,二、1和2题;三、1和2题。【资料附录】1. 阿尔达米拉山洞穴壁画的发现2. 原始人在制造和使用工具3. 头骨化石4. 新石器时代的居民生活复原图5. 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结构板书】 人类从古猿演变而来 旧石器时代 人类诞生于二三百万年前 现代人种形成距今5万至4万年前 农业革命开始于1万年前史前人类社会 新石器时代 人类由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人类社会组织由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 原始宗教 史前文化 原始艺术 原始文字【课后记】八、教学反思:本课涉及的时间跨度大,内容含量多,知识信息量大,因此,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地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