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38642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莲山中心小学王景丽教材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鲁教课标版第七册第7组中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本组教材通过阅读“成长故事”,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课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先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接着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然后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说,“中华不振”是人物情感发展变化的源点,它贯穿于故事始终。教学时,可以紧扣“中华不振”这一主线,引导学

2、生读书品味,了解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解疑。培养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习积累词语、句子的方法。 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了解比较少,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准备。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生词以及四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3、。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中心事件,深层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3.了解少年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的原因,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重点:在阅读中体会文中“中华不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其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教具准备:课件、微课、视频、网络链接、平板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每天早早起床,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坚持到校读书是为了什么呢?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也树立了自己的读书志向,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课题:认真看老师写课题。)2.释题:“

4、崛起”的意思?(兴起)题意:为了中华的兴起而读书 3.质疑: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周恩来为什么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读书和为中华之崛起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是什么呢?评:这也是我们想知道的,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 4.长诗周恩来改写(播放周恩来图片,配乐英雄的黎明)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深深地被周总理伟岸的形象所感染,此时此刻,老师想赋诗一首。伟大的人,平凡的人,一个将伟大与平凡结合得如此完美的人。祖国的生计在他的心头,他的一生做了太多的事情。所有的事情,一个主题播爱在人间。他就是共和国的总理周恩来 今天我们就带着疑问来深度学习课文,走进伟人

5、周恩来。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诗歌配乐导入,激起学生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人物和文本故事的距离。】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思考主要内容: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师提醒:先读完的同桌互相说一说。2.全班交流(主要内容汇报时先找后进生,这样容易发现问题,好进行讲解。注重全面。)过渡语: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你们的朗朗读书声。生1:16自然段写了: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这是周恩来听说的,我们叫(板书:耳闻)生2:自然段: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一位中国女受到洋人欺侮,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真正含

6、义。这是周恩来看到的?我们叫(板书:目睹)生3:自然段: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把这三部分内容串联在一起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能串联一下吗?(一生说完后)就像他这样,谁能再说一遍主要内容。(第二生说完后,师再引齐说一遍。)4.拓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你们刚才用段意串联法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还有别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吗?六要素法师:大家就像她们这样再练习说一说。(然后再找后进生说)5.引出“中华不振”师: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有如此远大的志向,你能用文中伯父话语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吗?(板书:中华不振)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初步感

7、知文章内容;预习交流立志原因,自然进入课文的品读。】三 品读课文、深化感悟过渡语: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流淌在课文字里行间的“中华不振”,感受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屈辱历史。一)出示学习指导:学习指导:(4分钟)默读课文第18自然段,思考:1.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了中华不振?用“ ”画出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泡泡出示:抓关联词、联系上下文)2.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查阅平板中的相关资料理解。(泡泡出示:微课、电子书、网络链接)3.自学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批画的内容,注意倾听、质疑、补充、纠正。二)微课:那么具体该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呢?请看老师的微课。(自学时师:请同学们在书中空白处,写下你那闪烁

8、着智慧的文字)三)自学完成后,小组交流。四)全班交流过渡语:把你、我的想法碰撞在一起,就能产生思维的火花。让我们跨越时空,回到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预设一】理解第16段:耳闻“中华不振”“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1.汇报:生:联系下文“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小结学法:你能联系下文来理解,证明你认真地学习了老师的微课。那你知道什么是租界吗?生:微课侵略者在中国建立“国中之国”导致中华国土分裂。(板书:国土分裂)小结学法:联系时代背景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2.指导朗读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法律,现在外国人来了却没处说理去了。可见洋人大于旧中国法律;可见

9、在中国的土地上,出了事,不管对错都糟殃。此刻,你的心中涌起了一种怎样的感受?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读出你的愤怒!注意周恩来不解和追问的语气。指名读。3.小结:多么无奈,多么沉重。同学们运用联系下文和时代背景的方法深刻懂得这就是中华不振!中华不振,就是国土分裂。【设计意图:全文朗读后再聚焦重点段落,以小组合作摘录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凸显对比,清晰呈现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深切体会“中华不振”的屈辱和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预设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

10、解,好奇心驱使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在租界,他看到了怎样的画面?1.汇报:我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体会到租界是个繁华的地方,与中国别的地方不一样。(学生操作白板讲解,关键词加点)2.引导:“大不相同”,这里与中国的别处有哪些大不相同呢?旧中国的别处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学生:我从电子书中了解到租界以外的地区贫穷落后,整个中华国力衰弱。(板书:国力衰弱)评:你不仅能抓住关键词,而且能联系时代背景来谈,真是个有思想的孩子!3.指导朗读:(1)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生读(2)(师做端书动作)请接着老师的话读:旧中国的别处一条条街道满目苍凉,而这里(男生读)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旧

11、中国的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衣衫褴褛的中国人,而这里(女生读)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4.小结:多么鲜明的对比,多么强烈的反差,同学们运用抓关键词、联系时代背景的方法深刻懂得这就是“中华不振”!中华不振就是国力衰弱。【预设三】“只见人群中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1.汇报“衣衫褴褛” 的意思是衣服破破烂烂,从这能看出当时的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欺凌。(学生操作白板讲解,关键词加点)(板书:饱受欺凌)评:你能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子,真是会学习的孩子。2.引导衣衫褴褛的妇女为何哭诉?贫困的生活已经让她无

12、法承受,如今连亲人也被轧死了,而肇事者呢?却“得意扬扬”地站在旁边。什么叫“得意扬扬”(十分得意,神气十足)3.指导朗读:(1)人命关天啊,此时你感到怎样?(气愤)带着气愤的语气来读。(2) 中国妇女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有冤难申。生再读4.小结:目睹这一幕好似利剑刺痛着周恩来的心。这时,周恩来才真正懂得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中华不振就是饱受欺凌。【预设四】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他训斥了一通。过渡语:还有哪些令人揪心的语言?1.汇报中国巡警不帮助自己的同胞,可以看出当时政府腐败无能。(板书

13、:腐败无能)强调:惩处的读音2.引导:让我们也挤进人群,听听那位妇女是如何哭诉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先自己在下面想一想,然后同桌两人说一说。3.指导朗读(配乐悲伤的小提琴曲)(1)可恶的中国巡警不但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反而与洋人狼狈为奸,此时此刻,你最想惩处谁?伸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惩”字一撇愤,一撇恨,一竖怒,人间公正何在啊,我们只能把对妇女的同情放在心里。可恶的中国巡警不但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反而在自己的同胞面前耀武扬威。请在田字格中再写两遍这个字。(2)这真是一个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世界啊! 也许这位被轧死的亲人是妇女白发苍苍的母

14、亲,她心如刀绞-原指望(生1) 也许这位亲人是妇女相依为命的丈夫,她心都碎了-原指望(生2) 也许这位亲人是妇女活泼可爱的孩子,她悲痛欲绝-原指望(生齐)评:看着你凝重的神情,听着你动情的朗读,老师的心也被揪了起来。4.小结:目睹着这一幕好似重锤敲击着周恩来的心。这时,周恩来才懂得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中华不振就是政府腐败无能。【预设五】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过渡语:除了可怜的妇女,可恶的巡警,得意扬扬的洋人,你还看到了哪些人?1.汇报引导:同学们,假如你在现场,亲眼目睹这一幕,你最想干什么?围观的中国人为自己的同胞讨回公道了吗

15、?为什么?(在外国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2.指导朗读:(1)师引读: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不敢反抗,因为生读:在外国租界里(2)师引读: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没有能力去反抗,因为齐读:在外国租界里3.中华不振啊,现在你知道什么是中华不振了吗?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国土分裂,人民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四 拓展资料、情感升华(配乐悲伤的小提琴曲) 这就是百年前屈辱的中国!然而这样令人痛心的一幕却每天都在上演“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1868年,帝国主义国家在我们中国的上海建了一个外滩公园。却不准中国人入内。而且还在公园的门口,挂出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可恨的日本人让这个幼小的孩子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只有恐惧和无助的哭泣!被俘虏的中国军人成了日军大刺活人的靶子!日本人扫荡过的地方家园尽毁,横尸遍野!堆积如山的中国人尸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