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38351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 教学材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设计:肖铁峰 陈玉娥 马少慧 周留琴 李俊乾课程名称: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授课时间:80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上学期)课程目标: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00个生字。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2、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说明性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要点,抓住典型例子

2、了解常见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特点,初步体会其好处。4、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5、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6、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详略得当,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以小见大、叙议结合,修辞方法,对比、映衬、暗示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

3、特殊用法等),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7、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8、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较复杂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课内习作10次,45钟能完成600字习作。会写读书笔记和活动计划、活动总结、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等常见的应用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10、乐于与人交流,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听人说话能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能根据交流的主题、对象和场合,结合自己了解的材料、思考,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意思清楚,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在交际中尊重、理解对方,注意语言美。11、开展综合性学习,能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围绕主题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分工合作,在实践活动中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谢。12、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读懂课文内容、联系生活、搜集资料等方式感悟人生的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感受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人生观的教育。进一步理解科学精神的

5、内涵,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内容与标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人世之爱、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12课时)五

6、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也是以战争为主题。写作训练设置为在了解世界战争的基础上,就该话题写一篇作文。第二单元都是写人世之爱的。(13课时)五篇课文,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这一单元的前边;恰恰是一个写战争的单元,显得十分沉重。因此,这个单元有必要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阿长与山海

7、经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教学重点是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的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着重研读长妈妈这“我”买山海经一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点,做到纲举目张。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

8、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而后面的台阶、老王信客也都是通过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描绘来变现普通人的情感。通过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12课时)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则有“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没有提出对写作的要求。可知,课程标准把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主要放

9、在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年级阶段,把写作说明性文章的要求放在高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在本册教材中设置了两个说明文单元,以期完成课程标准的有关目标。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六篇。(12课时)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

10、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26课时)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做好以下两点: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诗四首;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

11、!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本册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训练有三种呈现方式: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我们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

12、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中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写作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习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如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课后的写作练习等。出现在补白里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则是对本册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的补充。如写作部分,补充了关于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知识和要求,而课后的练习中也有这些方面的练习。如蜡烛一课的练习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老王一课的练习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课后

13、及综合性学习里,而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指导则在补白里。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练习”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大型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二、四、六单元的是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另外,课外名著阅读和课外古诗词也安排了5个课时来让学生自主学习,简单了解。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的开发1、课堂教

14、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其他图书、演讲会、辩论会、广播电视等进行语文学习。2、练习。根据学情自主编写,有针对性的依据教学目标来进行训练与反馈。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范围。(二)实施手段1、围绕专题,重点训练教材继续按人文专题组织单元,但每个单元都有读写训练的重点。下册特别重视将积累和习得的各种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课程实施中,在教学每一个单元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2、敢于放手,凸现自主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

15、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如布置学生课前自学,课堂上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亲历阅读过程,得出结论,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方法的总结。3、重视读书,培养语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以悟促读,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读出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或作者的立场,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读前提出要求,读后交流感受或质疑问难,逐步提高学生默读的速度和质量。4、积累语言,加强练笔继续重视积累,不仅要求学生课堂上多种形式熟读成诵,完成教材规定的读背内容,而且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积累精彩语言。同时,教师要重视由读到写的迁移,可根据教材挖掘读写结合点,进行练笔,如仿写句段、续写课文、写读后感,使学生在练笔中运用积累的词句和表达方法,提高表达水平。课程评价:(一)评价方式重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仅评价学生个体情况,针对学生珍视友情的特点,更注重评价学生对同伴学习的关注、互助的态度。善于利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学习,以此促进资源共享,培养团体意识,增添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注重日常口头评价,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与随机评价。对于更具有实践性的学习领域,如课外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多采用展示性、表现性评价,不仅有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