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9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381834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度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9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9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9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9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9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度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9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度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9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卷 2012-9-16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5分,共75分)1“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一定是A.王阳明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2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3“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A君主专

2、制集权 B君臣共理国政 C君权兼并相权 D君臣分工明确4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天人之际,合而为一”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D“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5“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6“中新网”2010年7月2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决定201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

3、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这一指示精神与下列哪一中国古代思想相一致A“礼之胜,和为贵”B“仁人无敌于天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养心莫善于寡欲”7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其中的“师”是B8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

4、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9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 A主旨在于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B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C与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相适应 D反映了对儒学的批判继承10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经世致用思潮形成 A B C D11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

5、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C.危机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12在全部被造物之中,人所愿欲的和他能够支配的一切东西都只能被用作手段;唯有人,以及与他一起,每一个理性的创造物,才是目的本身。”这句话应出自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13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指出:“绝对时间既无时间价值,也无科学价值,没有一个人提出证据说他知道关于绝对时间的任何东西,绝对时间是一种

6、无用的形而上学的概念。”这一观点A验证了伽利略有关运动的观念 B促成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C推动了爱因斯坦物理学的研究 D启发了普朗克量子假说的提出14唐朝一书法家作诗云:“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唤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下列作品反映出的书法形式与他所描述的最相符合的是A15.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16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

7、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A彻底否定孔盂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17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18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天空最深处的秘密被揭示,是最外面的天球旋转的力不再隐

8、藏。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所有这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吵,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19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段材料表明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A在自然科学的直接指导下进行 B受到近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影响C符合自然界存在的永恒定律 D有利于自然科学的确立与发展20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

9、观点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21美国学者罗伯特E勒纳认为“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与这一观点直接相关的是A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文艺复兴的发展C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 D启蒙运动的兴起22“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工厂制组织形式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23战国时期在治

10、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24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从汉末“清议”到宋代“太学生”运动,再到晚明东林党人的“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无不是儒家“君子”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表现。下列解释与该学者的主张最符合的是A.道德修养是儒家“君子”的首要内涵 B.儒家“君子”是维护君权和统治者的保守派C.儒家“君子”是“批判”的政治主体 D.学习知识对儒家“君子”有重要意义25“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

11、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为政以德 B刑、德并用 C小国寡民 D无为而治26.“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B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C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27. 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

12、此言最大的意义是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D根本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28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神论者喜欢将上帝比喻成一个钟表匠,无需不断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为这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这表明启蒙运动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揭示理性受到人们的尊崇 启蒙思想已摆脱宗教的影响A B C D29. “在科学上,没有哪个理论能够得到完全的证明,当它出现时,总是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审视。正是这一不断自我纠错与完善的特性,使科学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

13、定律 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从量子理论到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A B C D30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表明清初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 B.市民阶层文化心理的新需求C.读书入仕不再是文人的人生追求 D.思想文化控制逐步松弛31“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依据该材料,对文艺复兴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不是古典文化的简单再生 B文艺复兴是特定经济、政治状况的反映 C文艺复兴要求结束神权统治,建立世俗政治 D文艺复兴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